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連雲港這個七旬老母想給“傻兒子”添個豆漿機

中國江蘇網1月16日訊 聽見門外響起熟悉的腳步聲, 正低頭削著雪糕棒的王井波, 趕緊放下小刀和沒削完的雪糕棒, 從桌子底下拿出臉盆和純淨水瓶子, 憨憨地來到門後, 等待給母親開門。

見老母親武宜蘭進了屋, 王井波“咿呀”著, 迎著母親來到廚房。 待兒子放好臉盆, 武宜蘭自然地伸出手, 王井波一點一點捏著瓶身, 讓清水從紮了小孔的瓶蓋中流出。 待母親洗完手, 王井波將洗臉盆的水倒進衛生間的大桶裡, 這些水累積起來, 可以用來沖馬桶。

武宜蘭70歲, 王井波42歲, 娘兒倆經常這樣互相擠著瓶子給對方洗手,

這樣的洗手方式, 是武宜蘭和王井波的日常, 與其說是節約用水, 不如說是他們母子之間的親密互動。

因為3歲時的一次持續高燒, 王井波的智商永遠滯留在了六七歲孩子的水準, 而他的語言功能也在那次高燒後喪失, 說起話來咿咿呀呀、結結巴巴, 只有他的母親連蒙帶猜, 才能勉強理會他的意思。

在王井波十來歲的時候, 武宜蘭和丈夫離了婚, 因為捨不得自己的傻兒子, 她把孩子帶著和自己一起住, 從1996年開始, 一直居住在新龍新村社區。

9號樓601室, 有60來個平方, 沒有任何的裝修, 清一色的水泥地, 只是把牆壁簡單地刷了白。 家中的電器沒幾樣, 武宜蘭告訴我們, 空調、洗衣機都是別人給的, 唯一自己置辦的, 是一台14寸的熊貓牌老式電視機。

環視四周, 家裡沒什麼像樣的傢俱。 王井波的臥室要小一些, 房間裡是最簡單的樣式, 一張單人床緊挨著牆壁, 床尾又緊挨放著一個寫字臺, 桌面上擺放著王井波自己製作或是收藏的一些小玩意兒, 床邊留出的空當, 只夠一人進出陽臺。

武宜蘭的臥室要稍微大一些, 靠東邊牆放著一張床, 床頭是一個大衣櫥和一張寫字臺, 上面放著老式的電視機。 這邊的牆角還有一張很舊的寫字臺, 牆角放著用布遮掩著的洗衣機。

年輕時, 武宜蘭靠打零工掙錢維持兩人生活。 後來, 社區幫他們辦了低保, 一個月能有幾百元的補助。 “社區考慮我們家情況特殊, 特別照顧我, 讓我在社區裡做保潔員, 每個月還能有個千把元的收入。

”今年已經70歲的武宜蘭, 身體狀況還不錯, 每天在社區內負責幾個宿舍區域的衛生保潔工作。

王井波因為無法自控, 經常沖著母親發脾氣, 每次武宜蘭都是默默地忍著。 “我可憐, 但他比我更可憐, 生病變成這個樣子, 我得好好照顧他。 ”武宜蘭告訴我們, 王井波喜歡吃麵條, 她有空的時候就會自己和麵, 給兒子做手擀面吃。

雖然, 命運待這對母子太過不公, 但是武宜蘭一直堅強面對, 採訪的時間裡, 她一直樂呵呵說著兒子的種種趣事, 一句一個“傻兒子”, 沒有一句抱怨, 對孩子的疼愛溢於言表。

隨著年齡的增長, 武宜蘭越來越放心不下自己的傻兒子。 “他不會用電飯煲、煤氣灶, 我教過很多次, 他都不敢用, 一日三餐都得靠我。

”武宜蘭告訴我們, 和兒子生活在一起的這些年, 她從沒出過遠門, 一天都沒離開過。

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 武宜蘭最迫切的心願就是想要個操作方便的豆漿機, “這樣早上可以給‘傻兒子’做點豆漿喝”。 武宜蘭說, 家裡缺的物件太多了, 但人不能貪心, 要知足, 她只想讓兒子多喝點豆漿補充營養, 也許, 將來還能教會兒子使用。 武宜蘭希望, 自己能夠健健康康, 可以多陪兒子幾年, 多教會他一些必需的生存技能。

如果您願意幫他們實現這個小小的心願, 請與我們聯繫, 電話1526131678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