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他們是清理腸道垃圾三件寶

“清腸”, 從字面上理解是清理腸道的意思。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所謂腸道要“ 清”, 指的是大腸排泄功能順暢進行。

清理腸道垃圾三件寶

《黃帝內經》雲:“ 大腸者, 傳道(道, 通導)之官, 變化出焉”。 這是對大腸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飲食殘渣中的水分和排泄糟粕。 大腸傳導功能正常, 人體氣機調暢, 升清降濁, 排泄正常;反之, 則表現為大便秘結乾燥, 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體外, 或可伴有口臭、頭暈、口咽乾燥, 嚴重者腹部發硬、脹滿、疼痛拒按。 常食肥甘厚味或老年人陰血虧虛, 都容易引起腸道排泄不暢。

市場上有不少清腸類保健品, 很多都是用大量苦寒性質的中藥, 甚至止瀉成分做成的。 中醫學有“苦寒礙胃”的說法, 即苦寒性質的中藥如果過量使用或運用不當, 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 導致排泄異常, 多見腹痛、腹瀉等症。 其次, 久服此類保健品會擾亂腸道正常排泄的節律,

使得腸道處於激惹狀態, 引發便質和便次的異常, 長此以往必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中醫裡的清腸方法大致分為運動清腸法、按摩清腸法和飲食清腸法。 運動清腸法是在全身運動的基礎上, 重點加強腰腹部的拉伸和扭轉, 例如彎腰深俯、走貓步等。

按摩清腸法, 即摩腹法, 具體可採用坐位或仰臥位, 自然呼吸, 雙手疊掌置於臍腹部;以肚臍為中心, 順時針方向摩動50圈, 然後起身散步片刻。 同時, 配合按摩天樞穴(肚臍左右兩邊旁開三橫指處)效果更好。 可用食指和中指按摩該穴, 呼氣時按壓, 吸氣時放鬆, 10 次左右為一組, 可做兩三組。

飲食清腸法可以分別選用淡鹽水、紅小豆或醋泡黑豆等。 按照中醫學子午流注理論,

早晨5 點~7 點, 手陽明大腸經氣血最為旺盛, 在這個時段溫服淡鹽水(200 毫升左右)最有清腸效果。 紅小豆的功能是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現代研究發現, 紅小豆含有大量緩解便秘的纖維及利尿的鉀元素, 因此具有解毒的效果。 大家平時可以用紅小豆煮水或者熬粥。 醋泡黑豆自古就被視為一種清腸養生法。 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記載:“黑豆煮醋, 滋胃腎, 小便癃閉。 ”具體做法是:選取適量黑豆放入炒鍋中, 用中火幹炒, 待豆皮爆開後, 改小火再炒五分鐘, 盛出後在通風處晾涼, 然後倒入足以沒過豆子的陳醋, 待黑豆把醋全部吸收了, 加上蜂蜜, 拌勻即可, 每天吃3~6 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