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個直接證據:超大品質黑洞控制恒星形成過程

Credit: 銳景創意

顯然, 黑洞科學家忙得不亦樂乎。 去年年末, 研究人員宣佈, 超大品質黑洞散發出來的超強風力塑造了整個星系。 如今,

又有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觀測證據, 表明超大品質黑洞還控制著恒星的形成過程。

幾乎每個星系中心都存在著一個超大品質黑洞, 其品質是太陽的百萬倍。 然而, 科學家還沒完全弄懂兩個問題:第一, 年輕星系為何充滿了迅速形成的恒星?第二, 在星系演化過程中, 是什麼因素終結了這個過程?

幾十年來, 科學家推測認為, 超大品質黑洞噴湧出來的能量以某種方式終結了這個過程。 如今,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研究人員終於首次發現了直接證據。 此外, 證據還顯示, 黑洞品質決定了星系內的恒星形成過程的停止速度。 換句話說, 超大品質黑洞不僅塑造了星系, 還決定了該星系會形成多少顆恒星。

在以往研究中,

科學家曾根據周圍物體的運動, 測量出某些中心黑洞的品質。 這回, 研究人員主要研究這些中心黑洞品質已知的星系。 他們根據星系光譜, 判斷星系歷史和當前狀態。 他們在對比星系停止形成恒星的時間和中心黑洞的品質時, 發現了驚人的差異。 這種差異無法用其它特性進行解釋, 如星系體積、星系形狀、星系內部動力學。

若兩個星系的恒星品質相同, 但中心黑洞品質不同。 那麼黑洞品質較大的星系會更早、更快停止形成恒星。 也就是說, 中心黑洞品質越小, 恒星形成過程持續得越久。 這意味著, 對星系而言, 中心黑洞的品質會直接影響恒星形成過程的停止速度。

目前, 科學家尚不清楚這種關聯背後的機制。 有人認為,

這和“活躍星系核”有關。 活躍星系核可形成於黑洞附近, 是呈盤狀的塵埃碎片。 在黑洞吞沒物質時, 活躍星系核會噴射出驚人的能量。 其中, 能量最強的是類星體。 有論文稱, 類星體風會吹進並塑造(形成恒星的)分子氣體。 最終, 它會通過驅散氣體而終止恒星的形成。 當然, 這僅僅是一個假說。 科學家需要進行更多研究, 探索出真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