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山東僅七家,這裡獨佔其二,解鎖泰山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成功密碼

編者按:在不久前2017年度評選出的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名單中, 山東共有七家當選, 其中泰安市泰山區就佔據兩席。 這正是對於近年來泰山區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思路,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基礎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創新社區衛生服務模式, 最終讓百姓受益的最大褒獎。

據瞭解, 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從2016年開始啟動了遴選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目的是通過活動的開展, 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衡發展的良好氛圍, 推動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

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今日記者就帶您進入泰前、財源兩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從中探尋並解鎖泰山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成功密碼。

醫生做線上鄰居 看病積分可換健康

“我說老爸, 您又在抱著手機刷存在感呢?”

“你懂什麼, 我是在和咱們社區醫生聊天哩!”

泰山區財源街道社區的張廣利(化名)得意地搖晃著手中的手機, 對女兒說道。

“您真逗!醫生這麼忙, 會有時間跟您在這裡聊微信?”女兒奪過父親的手機, 臉上寫滿了不信。

但是當看到父親的聊天記錄時, 張廣利的女兒可是愣住了, 原來在聊天資訊裡, 財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真的正在給父親講解降壓藥使用相關事宜呢。

怪不得好一陣子聽不到母親在父親耳邊嘮叨個沒完, 提醒他按時吃降壓藥了。 不過女兒心裡還是好奇, 刨根問底想知道個究竟。

這一問才知道, 原來是財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家庭醫生簽約過程中與百姓簽了服務卡,

並加上了微信等聯繫方式。 像張廣利這樣隨時隨地可以收到醫生指導的人還大有人在。

據瞭解, 這裡的居民在每次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時, 還可獲得相應積分, 不同的積分分值, 可兌換不同的免費檢查項目。 如此以來, 大大提高了居民參與家庭醫生簽約的熱情。

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採取動態監測模式, 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 對需住院的慢性病患者, 由家庭醫生聯繫泰醫附院社區辦, 社區辦及時與相關科室聯繫, 為社區居民建立最快捷的住院路徑。 與此同時, 服務中心又會及時回饋患者住院情況, 從而使使家庭醫生全面掌握患者病情,

更好地做好出院後的康復與規範管理。

師醫長技以自強, 雙引擎催動新發展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像一隻足球隊, 既要培養本土優質人員, 也要引進高水準的“外援”, 只有兩者結合, 水準才能提得快, 老百姓才會更信賴。

財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外援”就是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

心內科、內分泌科、呼吸科、神經內科、皮膚科五科專家, 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派來的“導師團”可謂陣容強大。

財源之所以選擇這五個科室, 這其中當然有著仔細地考量, 一來是罹患這五類疾病的人群不在少數, 二來也是因為這幾個都是基層最渴望得到技術支援的科室。

以前看病是離得近的不放心, 放心的又離得遠。 隨著財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聯姻”, 這一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了。

“在社區門診輸液,竟然還有三甲醫院的老專家來查房,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在社區正在進行靜脈輸液的李大爺笑著說。

據瞭解,財源的這種醫聯體合作模式不僅僅局限於線下,線上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此服務中心成立微醫遠端診療工作站。一是醫生端:面向轄區2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與醫療聯合體專家聯繫問診,滿足服務站患者的專家服務需求,全面提升全街道的醫療服務水準。二是用戶端:面向病情複雜的患者,與國內20多萬的專家資源連線,實現足不出戶看名醫。

在這種“雙核”模式的帶動下,受益的不僅僅是患者,就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的技術水準,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財源中心作為全國首批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基層醫務工作者,讓更多醫護學生瞭解基層衛生,關注基層衛生,傳遞基層衛生的春風。

“來到社區我才瞭解到真正地基層衛生工作,雖然工作平凡,但為社區居民建立起了一座堅實的健康防護牆,今後不管在什麼崗位上,我都會告訴我的患者朋友們,社區有你的健康守門人”。一位在社區實習的護理專業本科生說。

要制度更要溫度 規則之外彰顯人性

老候是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後勤保潔人員,平日裡沉默寡言的他談起服務中心,卻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家裡一直就不寬裕,前些年老伴兒又得了病,這病死不來人,但是能拖垮人,本來我們都想著不吃藥,能挨一天算一天了,沒想到中心竟然給我們申請了救助資金,現在老伴兒的病情都穩定了。”說起這些事來,老侯忍不住用他那粗糙厚重的手掌抹了一把眼淚。

除了像老侯這樣的人,中心的女員工也非常多,她們大多守護在醫護一線,是中心最忙碌的風景線。

但是不少女員工在懷孕之後,身心俱疲,產生了辭職回家看孩子的念頭,不僅讓醫院的工作運轉捉禁見肘,也讓這些家庭承受了更大的經濟負擔。

“員工才是服務中心真正的財富,如果因為這些事情而讓她們離開了,我認為是中心的損失,更是領導的失職。”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馬靜華院長告訴記者。

於是在讓科室領導撫慰鼓勵的同時,中心本著為職工著想的目的,積極協調科室排班,儘量安排這樣的女員工不再值夜班,這樣一來能更好的兼顧家庭和工作,讓她們更安心的在工作。

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是本著這樣的原則,寬嚴並濟,既確保制度的嚴肅性,又體現了其中的人性化與溫情。他們在中心內成立考核小組,按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及提升社區衛生服務品質的要求,制定詳細的考核細則,依據各崗位的服務專案其工作時間、工作難度、技術含量和工作風險係數,進行當量值量化考核,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要求及服務環境、服務設施等納入考核,定期對中心各項工作及各站、所進行督導、考核。每季度根據考核結果在例會上進行通報,並根據考核結果兌現基本公共衛生資金和相應的獎懲。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保障基本公共衛生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

讓多勞者多得,讓有困難的員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員工的心安了,患者的心也就安了。

用亮點照耀盲點 健康小屋作用不小

提起泰前的自助查體小屋和糖尿病教育基地,這裡的居民都特別熟悉。在一站式自主查體小屋中,居民可以進行8個項目的自助體檢。健康小屋每年承擔轄區內3000余人的查體及2000餘人的慢病隨訪工作,逐漸成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的平臺。

春去秋來,小屋中那些溫暖的故事也不勝枚舉。醫務人員回憶說,去年他們正在忙著給患者們查體,突然發現一位大爺在沙發上靜靜地坐著,面色發黃,問他哪裡不舒服,大爺哆嗦著回答說心慌、出汗,醫生憑藉多年的臨床經驗考慮大爺出現了低血糖,急忙給予含糖食物的補充,同時給大爺進行了血糖監測,結果顯示血糖值為3.2mmol/L,確實屬於低血糖。

幾分鐘後,大爺的症狀慢慢得到了緩解,因為處理及時,避免出現低血糖休克等更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大爺是糖尿病患者,平時很注意血糖,那天外出時卻偏巧忘記攜帶含糖食物,再加上沒有按時進食,出現了低血糖情況。

查體看似是小事,但對於每一位患者來說,卻都是關乎他們健康的大事,將“健康小屋“的事情做好,小屋的作用就不會小。

除了一站式查體中心,更讓社區百姓熟悉的就要數糖尿病健康教育基地了。這也是山東省首批健康教育基地。

在320平米的空間內,他們運用掛圖、展板、實物和全息影像、多媒體等多種現代化傳媒手段,全方位展示了糖尿病的發生、分類、監測、運動、飲食、治療和治療前景等內容,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教育、學習、參觀、體驗的理想平臺,也成為社區慢性病規範管理的有效載體。生動有趣的講解不再枯燥,而是讓觀看者久久駐足。

就在這裡,截至目前每年都會吸引3000人來這裡學習參觀。以前不瞭解,甚至是誤解的糖尿病盲點,在這裡全部得到了解答。那些對糖尿病固有觀念形成的“死角”,一次性被“清掃”到位。

有的放矢築根基 社區衛生服務未來可期

財源與泰前兩個社區衛生中心之所以能夠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不僅僅是泰安市,而是乃至整個山東省僅有的兩家獲得全國百強稱號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些成就與近年來泰山區深耕社區衛生服務,牢築基層健康守門人職責是密不可分的。

據瞭解,泰山區一直本著有的放矢,突出重點的原則,首先就是創新服務模式,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案完善的基礎上,組建由二級以上醫院臨床醫師、基層醫療機構醫師、基層衛生站所全科醫生、社區工作者等組成的家庭醫生團隊,以老年人、慢病患者、婦幼等為重點人群,簽定服務協定,提供健康諮詢、上門巡診、就診聯絡、轉診綠色通道等服務,通過宣傳發動、組織查體、回饋結果、健康培訓等方式,增強居民獲得感。

同時,泰山區探索開展組合式簽約,讓簽約更靈活、更有效。例如前面提到的財源中心現與附屬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模式,與中醫二院合作成立的國醫堂門診。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制定簽約的基礎服務包及服務補充包,根據居民的不同健康情況簽訂不同內容的服務協定,充分體現出簽約與不簽約的區別,同時利用平板電腦,當場生成簽約協議,運用指紋錄入、電子簽章簽訂服務協定,讓居民感受到簽約的儀式感。

其次是加強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專家團巡講行”活動。組織居民參加健康知識競賽、健康家庭評選等,打造健康教育一條街、健康文化廣場、健康教育示範社區、健康教育主題公園等多元化平臺,提高居民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健康行為的形成率。

最後是發揮特色優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推進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綜合診療服務區,全區基層“國醫堂”等建設讓中醫成為了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角之一。他們還定期舉辦經方知識競賽,積極推行艾灸、針刺、貼敷等傳統療法,強化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加大對中醫藥人才隊伍的培養,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積極推進“中醫藥+”特色服務,發揮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的特色優勢,大力發展中醫康復、健康旅遊、養生保健等健康產業。

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榮譽是對泰山區多年來工作的肯定和褒獎,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裹足不前,在未來的時間內,泰山區將繼續發揮好獲獎社區的引領帶頭作用,用“傳幫帶”的模式,讓更多的社區服務水準提高起來,從而使老百姓真正收穫健康與幸福。

這一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了。

“在社區門診輸液,竟然還有三甲醫院的老專家來查房,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在社區正在進行靜脈輸液的李大爺笑著說。

據瞭解,財源的這種醫聯體合作模式不僅僅局限於線下,線上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此服務中心成立微醫遠端診療工作站。一是醫生端:面向轄區2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與醫療聯合體專家聯繫問診,滿足服務站患者的專家服務需求,全面提升全街道的醫療服務水準。二是用戶端:面向病情複雜的患者,與國內20多萬的專家資源連線,實現足不出戶看名醫。

在這種“雙核”模式的帶動下,受益的不僅僅是患者,就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的技術水準,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財源中心作為全國首批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基層醫務工作者,讓更多醫護學生瞭解基層衛生,關注基層衛生,傳遞基層衛生的春風。

“來到社區我才瞭解到真正地基層衛生工作,雖然工作平凡,但為社區居民建立起了一座堅實的健康防護牆,今後不管在什麼崗位上,我都會告訴我的患者朋友們,社區有你的健康守門人”。一位在社區實習的護理專業本科生說。

要制度更要溫度 規則之外彰顯人性

老候是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後勤保潔人員,平日裡沉默寡言的他談起服務中心,卻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家裡一直就不寬裕,前些年老伴兒又得了病,這病死不來人,但是能拖垮人,本來我們都想著不吃藥,能挨一天算一天了,沒想到中心竟然給我們申請了救助資金,現在老伴兒的病情都穩定了。”說起這些事來,老侯忍不住用他那粗糙厚重的手掌抹了一把眼淚。

除了像老侯這樣的人,中心的女員工也非常多,她們大多守護在醫護一線,是中心最忙碌的風景線。

但是不少女員工在懷孕之後,身心俱疲,產生了辭職回家看孩子的念頭,不僅讓醫院的工作運轉捉禁見肘,也讓這些家庭承受了更大的經濟負擔。

“員工才是服務中心真正的財富,如果因為這些事情而讓她們離開了,我認為是中心的損失,更是領導的失職。”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馬靜華院長告訴記者。

於是在讓科室領導撫慰鼓勵的同時,中心本著為職工著想的目的,積極協調科室排班,儘量安排這樣的女員工不再值夜班,這樣一來能更好的兼顧家庭和工作,讓她們更安心的在工作。

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是本著這樣的原則,寬嚴並濟,既確保制度的嚴肅性,又體現了其中的人性化與溫情。他們在中心內成立考核小組,按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及提升社區衛生服務品質的要求,制定詳細的考核細則,依據各崗位的服務專案其工作時間、工作難度、技術含量和工作風險係數,進行當量值量化考核,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要求及服務環境、服務設施等納入考核,定期對中心各項工作及各站、所進行督導、考核。每季度根據考核結果在例會上進行通報,並根據考核結果兌現基本公共衛生資金和相應的獎懲。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保障基本公共衛生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

讓多勞者多得,讓有困難的員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員工的心安了,患者的心也就安了。

用亮點照耀盲點 健康小屋作用不小

提起泰前的自助查體小屋和糖尿病教育基地,這裡的居民都特別熟悉。在一站式自主查體小屋中,居民可以進行8個項目的自助體檢。健康小屋每年承擔轄區內3000余人的查體及2000餘人的慢病隨訪工作,逐漸成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的平臺。

春去秋來,小屋中那些溫暖的故事也不勝枚舉。醫務人員回憶說,去年他們正在忙著給患者們查體,突然發現一位大爺在沙發上靜靜地坐著,面色發黃,問他哪裡不舒服,大爺哆嗦著回答說心慌、出汗,醫生憑藉多年的臨床經驗考慮大爺出現了低血糖,急忙給予含糖食物的補充,同時給大爺進行了血糖監測,結果顯示血糖值為3.2mmol/L,確實屬於低血糖。

幾分鐘後,大爺的症狀慢慢得到了緩解,因為處理及時,避免出現低血糖休克等更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大爺是糖尿病患者,平時很注意血糖,那天外出時卻偏巧忘記攜帶含糖食物,再加上沒有按時進食,出現了低血糖情況。

查體看似是小事,但對於每一位患者來說,卻都是關乎他們健康的大事,將“健康小屋“的事情做好,小屋的作用就不會小。

除了一站式查體中心,更讓社區百姓熟悉的就要數糖尿病健康教育基地了。這也是山東省首批健康教育基地。

在320平米的空間內,他們運用掛圖、展板、實物和全息影像、多媒體等多種現代化傳媒手段,全方位展示了糖尿病的發生、分類、監測、運動、飲食、治療和治療前景等內容,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教育、學習、參觀、體驗的理想平臺,也成為社區慢性病規範管理的有效載體。生動有趣的講解不再枯燥,而是讓觀看者久久駐足。

就在這裡,截至目前每年都會吸引3000人來這裡學習參觀。以前不瞭解,甚至是誤解的糖尿病盲點,在這裡全部得到了解答。那些對糖尿病固有觀念形成的“死角”,一次性被“清掃”到位。

有的放矢築根基 社區衛生服務未來可期

財源與泰前兩個社區衛生中心之所以能夠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不僅僅是泰安市,而是乃至整個山東省僅有的兩家獲得全國百強稱號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些成就與近年來泰山區深耕社區衛生服務,牢築基層健康守門人職責是密不可分的。

據瞭解,泰山區一直本著有的放矢,突出重點的原則,首先就是創新服務模式,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案完善的基礎上,組建由二級以上醫院臨床醫師、基層醫療機構醫師、基層衛生站所全科醫生、社區工作者等組成的家庭醫生團隊,以老年人、慢病患者、婦幼等為重點人群,簽定服務協定,提供健康諮詢、上門巡診、就診聯絡、轉診綠色通道等服務,通過宣傳發動、組織查體、回饋結果、健康培訓等方式,增強居民獲得感。

同時,泰山區探索開展組合式簽約,讓簽約更靈活、更有效。例如前面提到的財源中心現與附屬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模式,與中醫二院合作成立的國醫堂門診。泰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制定簽約的基礎服務包及服務補充包,根據居民的不同健康情況簽訂不同內容的服務協定,充分體現出簽約與不簽約的區別,同時利用平板電腦,當場生成簽約協議,運用指紋錄入、電子簽章簽訂服務協定,讓居民感受到簽約的儀式感。

其次是加強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專家團巡講行”活動。組織居民參加健康知識競賽、健康家庭評選等,打造健康教育一條街、健康文化廣場、健康教育示範社區、健康教育主題公園等多元化平臺,提高居民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健康行為的形成率。

最後是發揮特色優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推進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綜合診療服務區,全區基層“國醫堂”等建設讓中醫成為了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角之一。他們還定期舉辦經方知識競賽,積極推行艾灸、針刺、貼敷等傳統療法,強化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加大對中醫藥人才隊伍的培養,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積極推進“中醫藥+”特色服務,發揮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的特色優勢,大力發展中醫康復、健康旅遊、養生保健等健康產業。

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榮譽是對泰山區多年來工作的肯定和褒獎,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裹足不前,在未來的時間內,泰山區將繼續發揮好獲獎社區的引領帶頭作用,用“傳幫帶”的模式,讓更多的社區服務水準提高起來,從而使老百姓真正收穫健康與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