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小龍約戰“跳一跳”,其實是給小程式打廣告

文/巴九靈 (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最近大夥都在玩“跳一跳”, 沒想到張小龍才是高級玩家啊, 竟然玩到了6000分。 小巴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說“張小龍昨天淩晨3點還在玩‘跳一跳’”, 也真是夠拼的。

在昨天的2018年微信公開課上, 他悄悄地打了個廣告“這個遊戲我覺得挺好玩”, 順便傲嬌地發出“約戰”。

當然, 人稱“微信之父”的張小龍, 正經事當然是發佈微信的現在與未來。 他說, 微信的目標是要做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 尊重使用者和個人, (有些產品)説明你回顧過去一年的生活來感動你……故意去感動一個人也是對人不尊重的表現。

接下去微信的幾個變化是:公眾號App馬上要發佈了;iOS系統的公眾號讚賞功能馬上就要恢復了;微信訂閱號肯定不會做資訊流;微信下一步的重要計畫是探索線下生活等等。

當然, 小程式依舊是微信的一大重點, 且公開課上也公佈了小程式誕生一年的資料:小程式總使用者數 1.7 億,

已上線小程式數量達 58 萬個, 開發者:企業+個人 100 萬+, 協力廠商平臺數:2300 家。

那麼, 這屆公開課現場到底發佈了哪些重中之重?對於使用者和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的運營者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小巴採訪了幾位大頭, 讓他們來劃一劃重點。

吳欣

巴九靈新媒體運營總裁

“最好的流量就在你手裡”最醍醐灌頂

核心不是挖掘流量而是用最好的產品服務使用者

張小龍演講中的每一點都非常重要, 作為一個平臺的運營者, 平臺的運營規則應該時刻關注。 每年的微信Pro大會之後, 都會伴隨著重大的升級和調整, 這是所有人的機會, 也是所有人的挑戰。

關於資訊流, 張小龍說不做資訊流, 但是說會提升訂閱號的閱讀效率。 怎樣才算提升效率, 這才是關鍵的。 張小龍在大會上說了外掛和公平相關的內容, 又提及到給作者打賞的功能。 當前的流量被頭部玩家壟斷, 也許未來訂閱號會去改變這樣的狀態, 讓更多好文章被人看到。

關於小程式,

是以技術開放為前提的, 本來就沒有專門為誰準備的一說。 關鍵在於怎麼充分利用微信的開放介面去實現自己的業務。 微信作為一個社交工具, 從來都不是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

所有的流量都需要運營者自己去爭取, 微信的最大優勢是在社群流量。

我們頻道的“美好”的定位是“社群新零售”, 2018年“美好”會利用更多微信小程式的社交紅利去做自己的業務。

小程式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線下線上工具, 比App更輕, 比H5體驗更好。 吳曉波頻道在全國81個城市都有線下的活動社群, 全年能開展3000場的活動。 2018年, 我們也會利用小程式給這些參加我們活動的粉絲提供更好的體驗。

另外, 大會全程有一句話最醍醐灌頂:“最好的流量就在你手裡”。 所以核心不是挖掘流量, 而是用最好的產品服務使用者, 使手裡的流量提供利用度。 以及“關注‘作者’群體”, 這對運營者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份理解。 張小龍提到的微信尊重個人理念, 對我們的啟發也非常大。

魏武揮

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夥人

科技專欄作者

小程式和線下場景是微信未來的使命

從這次張小龍的演講中,可以判斷接下去最重要的還是小程式,以及線下場景。這些依然將是微信未來的使命。

關於線下場景,其實張小龍本人就超級喜歡線下,比如他從一個對高爾夫完全不懂的人,成了一個業餘選手裡的頂尖者,可見他是熱愛生活之人。

關於資訊流,張小龍否認了,也算是靴子落地了,靴子落地本身就是一個影響。所以大家也不用再猜測變化和揣摩該如何改變了。

關於公眾號App,我已經使用內測版1年多了,體驗是非常非常好用。

(魏武揮提供的內測版截圖)

張小龍的演講中,頻頻提到尊重用戶,其實這件事應該從兩個角度理解:第一個角度是運營方的自覺,張小龍的確就是這樣的人;第二個角度是從平臺生態角度去理解,水大才能魚大,尊重用戶得到用戶支援,才是一個平臺生態的根本。

從張小龍個人來說,我對他的評價一直都很高,從容、大氣,而且蠻實在的,所以微信這個產品也一直都有他個人的烙印。

我好多年前就說過一句話,至今不變,那就是:在智慧手機依然是我們生活中的中心硬體這個前提下,微信這個現象級產品的地位不會被動搖。

張書樂

TMT行業時評人

微信變“無聊”了

這才是張小龍年度公開課的隱藏內容

從今年的微信公開課,看出以下4個有趣的資訊點:

① 當年大家用微信,是社交。當然,現在沒什麼人這樣幹了,除非是想推銷點什麼。

② 現在大家用微信,變“無聊”了。隨著微信好友的增多,用戶其實進入了一個疲軟階段,在微信中聊天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少,反而很多人的微信變成了又一個工作QQ。

沒錯,當傳檔、小程式以及各種工作場景功能的實現,微信越來越重,社交越來越輕,而“無聊”卻線上掛機的人越來越多。

從朋友圈越來越多人設置“三天可見”就能證明,越來越大的朋友圈,脫離了社交的定義,變成了一種雜質特別豐厚的地方,所以,越來越不想“好友”們看到自己的生活了。

③ 如果不能從遊戲中“跳一跳”出來,小程式依然沒活路。

一年前,微信小程式來勢洶洶時,張小龍對遊戲是拒絕的。曾有人提問:小程式能開發小遊戲嗎?張小龍在發佈會上直接否定:“現在不能!”作為一個程式師,張小龍有著自己的王者榮耀。

但一年後,當人們看見小程式捲土重來時,“跳一跳”成為了小程式科普的第一力量。張小龍面對了現實,沒有了娛樂化的小程式來孵化市場、教育市場,就談不上小程式的春天。

昔日他拒絕遊戲,一個核心的原因就是不希望小程式走偏,翻開以往的定義,他或許更希望小程式是一個快捷工具箱,一個從泛娛樂化的微信進入應用工具的入口。但顯然,2018年,張小龍的任務,就是讓“跳一跳”作為小程式的跳板,變得無關緊要。否則,小程式依然只是一個笑一笑的小天地,沒有什麼機會。

④ 張小龍的下一步,其實是用小程式做內容分發(程式也是內容)。依然是從小程式開始,讓程式變成內容、讓公眾號變成內容、讓商品資訊也變成內容,用完即走。

不妨大膽預測,微信下一步——一切和聊天無關的“內容”,都會變成小程式。畢竟微信已經開始變得“無聊”起來,必須要把雞蛋分在不同的籃子裡了。

魏武揮

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夥人

科技專欄作者

小程式和線下場景是微信未來的使命

從這次張小龍的演講中,可以判斷接下去最重要的還是小程式,以及線下場景。這些依然將是微信未來的使命。

關於線下場景,其實張小龍本人就超級喜歡線下,比如他從一個對高爾夫完全不懂的人,成了一個業餘選手裡的頂尖者,可見他是熱愛生活之人。

關於資訊流,張小龍否認了,也算是靴子落地了,靴子落地本身就是一個影響。所以大家也不用再猜測變化和揣摩該如何改變了。

關於公眾號App,我已經使用內測版1年多了,體驗是非常非常好用。

(魏武揮提供的內測版截圖)

張小龍的演講中,頻頻提到尊重用戶,其實這件事應該從兩個角度理解:第一個角度是運營方的自覺,張小龍的確就是這樣的人;第二個角度是從平臺生態角度去理解,水大才能魚大,尊重用戶得到用戶支援,才是一個平臺生態的根本。

從張小龍個人來說,我對他的評價一直都很高,從容、大氣,而且蠻實在的,所以微信這個產品也一直都有他個人的烙印。

我好多年前就說過一句話,至今不變,那就是:在智慧手機依然是我們生活中的中心硬體這個前提下,微信這個現象級產品的地位不會被動搖。

張書樂

TMT行業時評人

微信變“無聊”了

這才是張小龍年度公開課的隱藏內容

從今年的微信公開課,看出以下4個有趣的資訊點:

① 當年大家用微信,是社交。當然,現在沒什麼人這樣幹了,除非是想推銷點什麼。

② 現在大家用微信,變“無聊”了。隨著微信好友的增多,用戶其實進入了一個疲軟階段,在微信中聊天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少,反而很多人的微信變成了又一個工作QQ。

沒錯,當傳檔、小程式以及各種工作場景功能的實現,微信越來越重,社交越來越輕,而“無聊”卻線上掛機的人越來越多。

從朋友圈越來越多人設置“三天可見”就能證明,越來越大的朋友圈,脫離了社交的定義,變成了一種雜質特別豐厚的地方,所以,越來越不想“好友”們看到自己的生活了。

③ 如果不能從遊戲中“跳一跳”出來,小程式依然沒活路。

一年前,微信小程式來勢洶洶時,張小龍對遊戲是拒絕的。曾有人提問:小程式能開發小遊戲嗎?張小龍在發佈會上直接否定:“現在不能!”作為一個程式師,張小龍有著自己的王者榮耀。

但一年後,當人們看見小程式捲土重來時,“跳一跳”成為了小程式科普的第一力量。張小龍面對了現實,沒有了娛樂化的小程式來孵化市場、教育市場,就談不上小程式的春天。

昔日他拒絕遊戲,一個核心的原因就是不希望小程式走偏,翻開以往的定義,他或許更希望小程式是一個快捷工具箱,一個從泛娛樂化的微信進入應用工具的入口。但顯然,2018年,張小龍的任務,就是讓“跳一跳”作為小程式的跳板,變得無關緊要。否則,小程式依然只是一個笑一笑的小天地,沒有什麼機會。

④ 張小龍的下一步,其實是用小程式做內容分發(程式也是內容)。依然是從小程式開始,讓程式變成內容、讓公眾號變成內容、讓商品資訊也變成內容,用完即走。

不妨大膽預測,微信下一步——一切和聊天無關的“內容”,都會變成小程式。畢竟微信已經開始變得“無聊”起來,必須要把雞蛋分在不同的籃子裡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