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求職季謹防“花式”招聘騙局

熱點背景:

幾天前, 北京外國語大學漢語教學專業研三的學生林吉, 收到了一封標注來自“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的招聘回復郵件。 除了通知她“材料已通過初步審核”, 還附帶了一個供微信支付的二維碼, 請她提前支付100元的“考務組織費”。 實際上這是一個招聘騙局。 隨著一年一度的招聘季到來, 找工作又現“花式騙局”。

分析:

冒用正規單位名稱、鑽協力廠商平臺的空子、動輒發起高額貸款等等, 這些層出不窮的花式招聘騙局, 一則讓初入社會的大學學子防不勝防;二則一旦落入招聘騙局, 輕則洩露個人資訊,

重則損失一筆錢財, 而不慎落入傳銷招聘陷阱, 更會有性命之憂;三則花式招聘騙局的存在, 也擾亂著正常的招聘市場, 從而導致求職季的陷阱重重。

可以說, “花式”招聘騙局是每年求職季的特有現象, 難打難絕的背後, 一是因為剛入社會的求職者, 法律意識和防騙意識差, 依法維權能力不足;二是因為一些騙子太狡猾, 騙局精妙, 抽身也快, 比如, 有的將用人單位發佈的正式招聘資訊中的聯繫方式替換後散發, 引人中招;三是因為對於一些招聘騙局打擊力度疲軟所致。

如何應對:

基於上述之因, 讓“花式”招聘騙局消弭甚至是絕跡, 就須打好組合拳。 其一, 應整頓規範招聘環境。 比如, 各地人社部門應積極組織開展正規的招聘會,

或者網路招聘會, 為供需雙方搭好平臺;還如, 採取措施, 規範勞務仲介行為, 嚴厲打擊勞務“黑仲介”和仲介違規經營行為, 使無證經營、非法招工、使用霸王條款的仲介無立足之地。

其二, 對“花式”招聘騙局形成嚴打態勢。 比如, 對打著“創業、就業”的幌子, 以“招聘”“介紹工作”為名, 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 須堅決剷除;而對於一些打著招聘名號, 以培訓結束保證工作的承諾“忽悠”學生加入貸款培訓的公司, 也須嚴厲打擊;尤其是, 對網路招聘騙局也不能小覷, 嚴打嚴管同樣重要。

其三, 學校和家長不妨做好學子們的求職嚮導。 比如, 學校在學生走出校園前, 也應做好就業輔導, 即便是在走出校園後, 不妨也給予些關注和幫扶,

讓畢業學子順利踏入職場;家長作為過來人, 也需要幫助孩子們做好求職參謀, 尤其是孩子去外地應聘, 更應在生活和求職方面給予更多關愛, 並保持通訊暢通, 以規避招聘騙局帶來的傷害。

當然, 對於求職者而言, 面對海量的招聘資訊, 應摒棄急躁心理, 應該把核實工作做在前面, 比如, 通過各種管道核查企業的基本資訊, 確定是否存在、是否有招聘、是否有正式的官網等等;同時, 面對門檻極低、高薪承諾的招聘資訊, 更須慎之又慎;一旦誤入招聘陷阱, 應想方設法進行依法維權, 切莫一忍了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