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國考面試熱點:電視劇洩露真實個人資訊緣何氾濫成災

現象概述:

假戲竟成真!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獵場》25集中, 竟然出現了一位深圳市民的電話號碼, 而且知名演員胡歌在劇中還親自撥打該電話, 這下好了, 這位元深圳市民的電話近日被打爆, 騷擾短信接二連三, 連正常的生意都受到嚴重影響, 一怒之下, 這位深圳市民向該電視劇的投資方、製作方、發行方以及播出方等8家單位發了律師函。

熱點解析:

熱播電視劇《獵場》, 不經意間洩露了深圳市民趙先生的手機號碼, 導致其手機號碼一夜之間成為“網紅手機號碼”, 不僅手機被網友打爆, 而且騷擾短信接踵而來,

對其工作和生活均造成了不利影響。 可見說, 《獵場》已經侵犯了趙先生的隱私權, 趙先生向《獵場》的投資方、製作方、發行方以及播出方等8家單位發了律師函, 要求各方儘快停止侵權, 賠償損失, 並公開道歉, 並保留起訴的權利, 是在依法維權。

首先必須承認, 熱播劇《獵場》, 不該“獵取”市民手機號碼。 劇中人物打電話, 大可不必使用真實手機號碼, 完全可以用虛擬手機號碼代替。 究其原因, 緣于製片方等法律意識淡薄, 根本不知道“獵取”市民手機號碼, 會洩露當事人的個人資訊, 損害了其隱私權, 並會對其工作和生活均造成不利影響。 毫無疑問, 事涉單位均應承擔侵權責任。 然而, 對於趙先生維權, 結果可能並不樂觀。

這是因為,

在我國, 由於《個人資訊保護法》遲遲不能付諸實施, 而其他涉及個人資訊保護的法律規定又過於繁雜和籠統, 且只限於規範侵犯個人資訊造成後果的行為, 震懾、打擊力度不大, 造成個人資訊被洩露和非法利用現象氾濫成災。 特別是, 針對個人資訊洩露事件, 過去鮮見有侵權人受查處的案例。 就本案而言, 《獵場》僅洩露了趙先生的手機號碼, 儘管造成了不利影響, 但並沒有引發嚴重後果, 這既不是社會治安案件, 也不是刑事案件, 公安機關無法受理;作為民事侵權案件, 訴諸法院後, 也只能賠錢了事。

可見, 熱播劇《獵場》, “獵取”市民手機號碼, 緣於事涉單位法律意識淡薄, 更緣於我國個人資訊保護立法滯後。 首先, 我國應加快建立健全統一的公民個人資訊安全保護法,

通過建立個人資訊的合理使用制度、侵害補償和懲罰機制, 設置監督機構等方式, 為個人資訊上一道“保險栓”。 再者, 應對公民個人資訊的採集、使用和保密等問題制定詳細規定。 在資訊採集的源頭方面, 對採集主體設定門檻, 規定必須在事先履行核准和登記程式等。 同時, 實行群防群治, 完善舉報機制, 強化懲戒措施, 提高違法成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