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暖冬行動 “愛心家長”情暖留守孩子

13日, 國網自貢供電公司團委的機關團支部和調控、客服中心、信通等四個基層團支部的青年職工走進榮縣河口鎮小學校部分留守兒童的家裡,

開展了以“‘小桔燈’暖冬行、‘愛心家長’”照亮成長”為主題的志願活動, 為三名“川電留守學生之家”的孩子送去了電力職工的關愛。

“愛心家長”小手套 溫暖孩子心田

六年級學生楊秋霞, 家住家住萬家村7組。 秋霞學習成績優秀, 作文數次獲獎, 行為習慣表現好, 是品學兼優“三好學生”。 小秋霞父母外出打工, 她與爺爺奶奶生活, 但爺爺奶奶都有病, 無法從事繁重的的農活, 讀大學的姐姐需要用錢, 家裡生活艱難, 是全家是精准扶貧的對象。 秋霞每天早晨5點過準時起床, 匆匆吃完早飯後就要趕往學校, 從家到學校需要走1個多小時崎嶇的山路,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六年間秋霞從不遲到。

來到秋霞家, “愛心家長”、機關團支部書記代雨珊看到小秋霞的雙手被凍得烏紫,

心痛不已, 輕柔的為小秋霞戴上了贈送的小手套。 小秋霞告訴代雨珊, 一定也好好好學習, 不負哥哥姐姐們的關心和老師、父母的期盼。 青年志願者常建磊專門到書店為小秋霞挑購了一套《中國上下歷史五千年》書籍, 以便小秋霞通過閱讀書籍,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孩子逐夢宇宙 “愛心家長”倍鼓勵

家住楊坳山村的六年級留守兒童塗丹, 不但成績優異, 而且關心集體、團結同學、樂於助人, 還熱心為同學講解難題。 塗丹的家距離學校比較遠, 而且都是長滿了茅草的羊腸小徑。 “愛心家長”饒俊星與志願者們乘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後才達到丹丹破舊的家。 看到“愛心媽媽”和志願者來, 丹丹頂著寒冷的晨風, 在家門口迎接。

在與丹丹的交流中, 志願者們瞭解到, 丹丹僅靠母親在成都打工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 舅媽負責照顧丹丹。 當大家問塗丹有什麼夢想時, 乖巧的丹丹眼神堅定的回答“想當一名名宇航員”。 “愛心家長”饒俊星告訴丹丹:“要想成為一名宇航員,

不但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更要學好文化知識”。 饒俊星對丹丹說, 有什麼心裡話或遇到什麼困難, 給他打電話, 一定全力幫助。 臨別前, 志願者們對丹丹說, 認真學習, 才是對媽媽的最好回報。

“家長”溫馨擁抱 孩子燦爛微笑

羅家沖村留守兒童陳泯諭, 正在讀二年級。 品學兼優的小泯諭兩歲多的時候, 父親去世了, 全家重擔壓在了母親肩上。 為供小泯諭和他的姐姐上學, 母親即種莊稼又種柑橘, 但每年的收入也僅有區區的幾千塊錢。 當看到可愛又堅強的小泯諭時, “愛心家長”莫雁宇跑了過去, 一把將孩子摟在了懷裡, 心痛不已。

當莫雁宇把裝有文具的粉色書包送給小泯諭時, 孩子開心異常, 迫不及待的背在了肩上。 小泯諭的母親告訴志願者們, 孩子雖小, 但很有獨立性, 從小學一年級起就是自己坐車上下學, 回家後還要幫媽媽做家務活。 看到小泯諭稚嫩的笑容, 志願者們欣慰不已。

【新聞延伸】——

榮縣河口鎮學校是公司團委在全市各區縣中小學校設立的“川電留守學生之家”之一, 團委本部聯合團支部作為志願服務支部,近10年來先後組織30多名青年志願者20多次走進河口小學,通過開展“朗讀者”、“趣味乒乓賽”等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為留守學生帶去關心、問候和歡樂。這次,團支部創新志願服務活動方式,設立“小桔燈”青年志願服務者“愛心家長”,點面結合,讓每一位愛心志願者成為留守學生的“家長”,目的在與真正走進留守兒童內心,帶去正能量,讓留守兒童更堅強、更勇敢。

團委本部聯合團支部作為志願服務支部,近10年來先後組織30多名青年志願者20多次走進河口小學,通過開展“朗讀者”、“趣味乒乓賽”等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為留守學生帶去關心、問候和歡樂。這次,團支部創新志願服務活動方式,設立“小桔燈”青年志願服務者“愛心家長”,點面結合,讓每一位愛心志願者成為留守學生的“家長”,目的在與真正走進留守兒童內心,帶去正能量,讓留守兒童更堅強、更勇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