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2)

在上一篇 Lightroom 後期基礎的文章裡面我說到了白平衡, 今天本來想順著編輯欄往下說一說色調調整, 但是關於色調又不得不說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同時也是攝影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 長條圖。

關於長條圖只要是用過後期軟體的朋友就不會不知道, 甚至數碼相機在拍攝的時候都會顯示長條圖來告訴你這張照片的一些情況, 可以說長條圖對於後期的作用尤為重要, 它就像是一個指示器, 告訴我們整個圖像中的亮度分佈, 以引導我們更好的在後期中去調整我們的圖像。

長條圖很重要, 但是不懂的人看著它就像是看天書一樣, 懂了的話就覺得不過爾爾。

今天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長條圖的閱讀, 關於長條圖的應用我會在說色調和曲線的時候重點解說。

由於長條圖的理解可能會比較抽象, 我儘量寫的通俗一些, 多配幾張圖讓大家容易懂一些,

我的教程都是寫給像我這樣的初學者看的, 大師們看了別嫌我囉嗦也別覺得我粗淺。

Lesson 2:長條圖(Histogram)

簡單來說, 長條圖就是表示照片中亮度分佈的圖像, 在這張圖裡標繪了每個亮度值的圖元數。

長條圖的橫坐標表示圖像的亮度分佈, 左側為較暗的區域,

右側為較亮的區域;長條圖的縱坐標則表示在這個亮度區域內的圖元分佈, 長條圖中波峰的高度就代表了有多少個圖元集中在這個亮度區域。

說的通俗一點, 長條圖可以直白的表達圖片的色調。

如果波峰多集中在左側, 則這張照片屬於暗調照片,

整體色調就會偏暗, 像這張圖:

如果波峰多集中在右側, 則這張照片屬於高調照片, 整體色調就會偏亮, 像這張圖:

如果波峰集中於中間區域, 則這張照片屬於中間調照片, 整體色調就會適中, 既不會偏亮也不會偏暗, 像這張圖:

這樣一看是不是簡單明瞭了許多。

那麼長條圖在攝影中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它能夠幫助我們判斷在這張照片中是否存在過曝或者欠曝。

我們知道,長條圖的橫坐標代表亮度,那麼最左邊就是 0,0,0 的純黑區域,最右邊就是 255,255,255 的純白區域,如果一張照片有圖元值停留在最左邊,那麼這些圖元一定是以純黑記錄在照片中,就是毫無細節的一片死黑;同樣的,如果有圖元值停留在最右邊,那麼這些圖元一定是以純白記錄在照片中,也是毫無細節的死白。

在 Lightroom 中,長條圖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別有一個按鈕,分別是陰影剪切和高光剪切,當我們按下這個按鈕的話,就能直觀在圖像中看到死白或者死黑圖元在照片中的分佈。

像在這張圖上,我們就能看到最右側有明顯的圖元分佈,而按下高光剪切按鈕之後,圖中部分會被紅色覆蓋,這個區域就是過度曝光的死白區域。

在下面這張圖上,我們能看到最左側有明顯的圖元分佈,按下陰影剪切按鈕之後,圖中部分會被藍色覆蓋,這個區域就是曝光不足的死黑區域。

當圖像中出現死白或死黑區域時,則表示這個區域完全過曝或欠曝,失去全部的細節。

其次,它能夠説明我們判斷圖像的色調。

當長條圖內的圖元平均分配在各處的時候,對應的畫面就會色調豐富;

當長條圖內的圖元集中在兩端時,對應的畫面就會給人感覺反差強烈;

當長條圖中的圖元集中在中間部分的時候,所對應的畫面反差就會很小,照片給人的感覺就會比較灰;

當長條圖中的圖元集中在左側,則對應的畫面屬於暗調照片,如果你並非主觀上想要拍出暗調,那就說明這張照片欠曝了;

當長條圖中的圖元集中在右側,則對應的畫面屬於高調照片,如果你並非主觀上想要拍出亮調,那就說明這張照片過曝了;

這樣就能夠幫助我們有效的通過長條圖來判斷一張照片所對應的曝光效果了。

需要注意的是,長條圖始終是針對照片本身的,因此每張照片都會有每張照片的不同的圖元分佈,也會有其固有的長條圖形式,不是說長條圖固定在某某形式就一定是最好的,要根據照片的內容來確定。

就像我上面所說的五種形式,各有各的特點,但並不會說哪種最好,我們在後期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照片的主題來確定畫面的影調,而不是刻意的將長條圖拉到某種形式。

瞭解了長條圖的概念,下一次我將會來說一所如何利用長條圖調整畫面的色調。

總結:

1、長條圖是表現照片中亮度分佈的圖像;

2、長條圖中的橫坐標代表亮度,由左至右為由暗至亮;縱坐標代表圖元數,由下至上為由少至多;

3、長條圖可以反映照片是否過曝或欠曝;

4、Lightroom 中長條圖左上角及右上角的按鈕可以説明我們查看照片中欠曝或過曝的區域;

5、長條圖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這張照片的影調。

延伸閱讀:

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1)

這樣一看是不是簡單明瞭了許多。

那麼長條圖在攝影中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它能夠幫助我們判斷在這張照片中是否存在過曝或者欠曝。

我們知道,長條圖的橫坐標代表亮度,那麼最左邊就是 0,0,0 的純黑區域,最右邊就是 255,255,255 的純白區域,如果一張照片有圖元值停留在最左邊,那麼這些圖元一定是以純黑記錄在照片中,就是毫無細節的一片死黑;同樣的,如果有圖元值停留在最右邊,那麼這些圖元一定是以純白記錄在照片中,也是毫無細節的死白。

在 Lightroom 中,長條圖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別有一個按鈕,分別是陰影剪切和高光剪切,當我們按下這個按鈕的話,就能直觀在圖像中看到死白或者死黑圖元在照片中的分佈。

像在這張圖上,我們就能看到最右側有明顯的圖元分佈,而按下高光剪切按鈕之後,圖中部分會被紅色覆蓋,這個區域就是過度曝光的死白區域。

在下面這張圖上,我們能看到最左側有明顯的圖元分佈,按下陰影剪切按鈕之後,圖中部分會被藍色覆蓋,這個區域就是曝光不足的死黑區域。

當圖像中出現死白或死黑區域時,則表示這個區域完全過曝或欠曝,失去全部的細節。

其次,它能夠説明我們判斷圖像的色調。

當長條圖內的圖元平均分配在各處的時候,對應的畫面就會色調豐富;

當長條圖內的圖元集中在兩端時,對應的畫面就會給人感覺反差強烈;

當長條圖中的圖元集中在中間部分的時候,所對應的畫面反差就會很小,照片給人的感覺就會比較灰;

當長條圖中的圖元集中在左側,則對應的畫面屬於暗調照片,如果你並非主觀上想要拍出暗調,那就說明這張照片欠曝了;

當長條圖中的圖元集中在右側,則對應的畫面屬於高調照片,如果你並非主觀上想要拍出亮調,那就說明這張照片過曝了;

這樣就能夠幫助我們有效的通過長條圖來判斷一張照片所對應的曝光效果了。

需要注意的是,長條圖始終是針對照片本身的,因此每張照片都會有每張照片的不同的圖元分佈,也會有其固有的長條圖形式,不是說長條圖固定在某某形式就一定是最好的,要根據照片的內容來確定。

就像我上面所說的五種形式,各有各的特點,但並不會說哪種最好,我們在後期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照片的主題來確定畫面的影調,而不是刻意的將長條圖拉到某種形式。

瞭解了長條圖的概念,下一次我將會來說一所如何利用長條圖調整畫面的色調。

總結:

1、長條圖是表現照片中亮度分佈的圖像;

2、長條圖中的橫坐標代表亮度,由左至右為由暗至亮;縱坐標代表圖元數,由下至上為由少至多;

3、長條圖可以反映照片是否過曝或欠曝;

4、Lightroom 中長條圖左上角及右上角的按鈕可以説明我們查看照片中欠曝或過曝的區域;

5、長條圖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這張照片的影調。

延伸閱讀:

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