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遼寧省超過一千米以上的山你去過幾座?

1、崗山:(41°37′09″N, 125°26′38″E)海拔1347米, 位於新賓縣東40公里處響水河鄉與吉林省通化縣交界處。 屬長白山支系的龍崗支脈, 為龍崗山脈主峰。 其制高點為該山的鷹嘴碰子,

海拔1347米, 是遼寧省最高峰, 素有“遼寧屋脊”之稱。 建有崗山國家森林公園。

2、.花脖山: (41°06′61″N, 125°02′96″E)海拔:1336米,本溪桓仁普樂堡鄉老漫子村與寬甸牛毛塢鄉鐵路子村交界處。 位於寬甸滿族自治縣東北部, 距縣城70公里。 屬長白山系龍崗支脈花脖山山脈的核心和精華部分, 是鴨綠江水系和太子河水系的分水嶺。 建有風景區。

3、老禿頂子: (41°19′22″N, 124°53′82″E)海拔:1325米,本溪桓仁縣八裡甸子鎮境內。 屬長白山脈龍崗支脈向西南延續部分。 峰頂有駐軍雷達站。 一九三五年, 東北著名抗日英雄楊靖宇曾在這裡建立根據地, 遺址尚存。 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牛毛大山: (41°16′12″N, 125°8′06″E)海拔:1320米,本溪桓仁四道河子鄉大甸子村和普樂堡鎮的瓦房村的分界線上。 省內三大水系的支流 均源於此。

以主峰為中心, 在東西近50公里, 南北約30公里的地帶之內, 有1100米以上高峰22座(但都稱不上獨立山峰), 因此所得上省內體量最大的山脈。 植被茂盛, 有遼寧最大的野生東北紅 豆杉, 估計樹齡已達千歲。 該地區一般以針闊混生林為主, 多灌木叢, 為原始森林狀態, 山頂為高山草甸 。 山頂有風力發電廠。

5、摩天嶺:(41°10′17″N, 124°43′17″E)海拔:1299米 , 本溪縣東營房鄉小東溝村與桓仁縣八裡甸子鎮交界, 本溪、寬甸、桓仁三縣交界處。 那裡是原始叢林, ,山高林密, 古木參天, 屬於原始叢林。 溪水淙淙, 具有"奇、特、俊、這裡還是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園。 是戶外穿越的最佳地點。 由於此處山脈具有較強的磁場, 所以想通過指北針來辨別方向是絕對不可能的, 迷路就在所難免了,

出不來溝就因此得名。 戶外登山者所言“我並不在乎登的有多高, 而在乎能看多遠”。 站在“摩天嶺”舉目四望, 遠山雲氣繚繞, 大小山巒或隱或現, 一時間分辨不出似雲動或似山動。 大王溝一出不來溝一大地森林公園三角形、屬於摩天嶺風景區, 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緊鄰羊湖溝和小東溝, 從大王溝翻越過摩天嶺中段, 即到達小東溝。 進入大王溝首先要經過洋湖溝, 洋湖溝是村名, 也是風景區, 被譽為“畫家村”, 是遼寧省楓葉寫生基地, 是非常著名的賞楓風景區。 這裡最大的亮點便是擁有養育本溪人的母親河源頭---本溪太子河水源頭。 建有本溪摩天嶺老北湖景區(大地森林公園)。

6、八面威山:(41°06′12″N, 125°10′22″E)海拔:1289米, 位於寬甸鎮東北53公里,

寬甸青山溝鄉與桓仁普樂堡鎮交界處, 主峰名叫東禿頂子。 其間分佈著七八塊大草甸子, 傳說中的八面威是青山飛瀑---遼寧第一大瀑布的源頭。 白樺樹, 椴樹, 黃鳳梨樹, 曲柳傲然挺立在山間, 植物豐富。 山形渾圓, 突出于群山之上,八面威是丹東地區第二高峰, 遼寧的第6高峰。 因高居群峰之巔, 超然于四方群山, 威風八面, 故名八面威。 建有寬甸楓林穀景區。

7、響水溝山:(41°03′57″N, 124°56′35″E), 海拔:1273米, 位於寬甸牛毛塢鄉內, 建有百瀑峽景區。

8、四方頂:(40°54′57″N, 124°45′56″E), 海拔:1270米,丹東寬甸大川頭鄉頭道溝村。 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石砬子主峰, 又名天罡山。 距丹東市區130公里, 寬甸縣北部, 方圓近百里, 遠望雙峰並秀, 怪石嵯峨, 懸崖絕壁, 峭拔險峻, 石壁映日, 猶如積雪, 因此得名白石砬子。

該保護區屬長白山脈餘脈千山山脈, 以主峰四方頂子為中心向四方輔射延伸, 最高峰四方頂子高1270.5米,最低處高程400米,有較大溝穀11條,懸崖絕壁深達200—600米,主峰東南聳立,四座山峰為南股河,北股河,蒲石河,牛毛牾河發源地,主峰峰頂偏西有噴泉四射,高達數尺。 建有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草帽頂子:(41°16′15″N, 124°45′11″E)海拔:1260米, 本溪桓仁縣八裡甸子鎮、本溪縣東營坊鄉與撫順新賓大四平鎮交界(三縣交界)。 建有本溪蒼龍山景區, 本桓公路大凹嶺隧道北。

10、紅石砬子:(40°47′12″N, 118°55′35″E), 海拔1256米, 位於遼寧淩源大河北鄉南劉杖子村, 為努魯兒虎山脈主峰, 為遼西最高峰。 建有紅石穀景區, 俗稱大河北原始森林, 因山石多呈暗紅色故名紅石穀。 那裡天然石階, 彎彎曲曲,路之兩側長滿參天古樹,樹於空中糾纏在一起,遮天蔽日,一篇現代版的“桃花源記”盡收眼底。紅石穀景區有東、西兩條旅遊線路,進入景區,蜿蜒的小路自然分成兩股,呈八字形。向西盤旋二裡許,即可到達朝陽最高山峰紅石砬子山下,重山密林中有六七戶人家它居其 。遊人既可在此小憩,又可在農家品純正的山野風味。酒足飯飽後,沿羊腸小路穿林而上。可倚紅偎碧,聽鳥鳴山澗,興趣昂然。紅石砬子頂是為六仙女峰,六座挺拔秀麗的山峰在低緩的丘陵上突兀而起,如劍穿空,似赤馬昴首,實為紅石谷第一勝景。

11、韭菜頂子:(41°09′02″N, 124°21′15″E),海拔1254米,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鄉,是遼寧少有的幾座海撥1200米以上的山峰。山頂常有大型動物——熊出沒,常有山民被熊傷害的事發生。山路崎嶇陡峭,荊棘密佈,山澗淙淙,懸崖深達數丈,險峻異常、夏季澗水淙淙,峰巒錯落,冬季積雪沒膝,粉妝玉成。登上頂峰,四望群山,千峰萬壑,盡在腳下,宛如一幅瑰麗的畫卷。位於關門山景區以東。

12、和尚帽子:(41°06′08″N, 124°16′48″E),海拔1234米,位於本溪縣湯溝風景區與鳳城縣蒲石河風景區交界處,海拔1234.4米,上世紀90年代以前這裡曾是一個軍事禁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5%,現有木本植物264種,草本植物641種,以及多種蕨類、真菌類、苔蘚類、地衣類等植物。這一自然資源為多種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山上擁有陸地脊椎動物136種,有森林昆蟲1749種。和尚帽子山屬典型的中高山地貌。和尚帽子山也是太子河水系與鴨綠江水系的分水嶺。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13、大青山:(41°06′08″N, 124°16′48″E),海拔1224米,屬燕山餘脈,松嶺山脈,坐落在葫蘆島市建昌縣城南39.5公里處的和尚房子鄉與賀杖子鄉、新開嶺鄉交界處,南北延伸3.5公里,方圓6平方公里,素有“遼西屋脊”之稱。整個山體被天然森林覆蓋,擁有楓樹、樺樹、榛樹和杜鵑、芍藥、百合等上百種樹木和野花。大青山上有老道洞、十八鋪炕、蛇盤山、蛤蟆石、倒立石、貓鷹石、海窟等數十處奇特景觀。在青山之巔可看渤海日出,在星空夜晚可摸月亮。古老的傳說,更為大青山增添了神秘色彩。距離龍潭大峽谷景區較近。

14、果子嶺:(41°08′12″N, 124°50′20″E),海拔1206米,位於桓仁縣八裡甸子鎮與寬甸縣八河川鄉馬鹿溝村交界,距寬甸鎮北45公里,東連桓仁縣境內的老埂山大嶺,西連馬鹿嶺,嶺頂岩石裸露,嵯峨陡峭,曾名大鍋嶺。因遠望嶺頂似覆鍋形,後演變為果子。

15、棺材山:(41°03′03″N, 118°55′52″E)海拔1201米,位於淩源市三十家子鎮與河北省交界。

16、老鹿圈子北山:(41°16′57″N, 125°13′52″E),海拔1185米,桓仁縣城西側。牛毛大正東側。

17、大黑山:(40°52′17″N, 123°32′36″E),海拔1181米,位於遼陽市東部山區,遼陽縣甜水鄉境內,在是遼寧省內唯一四縣交界的遼陽境內的最高山,它與岫岩縣(鞍山市)、本溪縣(本溪市)、鳳城市(丹東市的一個縣級市)相連。是長白山餘脈——千山山脈的主峰。大黑山(當地人叫天橋溝)山高溝深,原始林木茂盛,有野雞、野兔、麅子等野生動物出沒。山頂900米處有通天洞,洞內有蝙蝠。山上還有一片草原。當地人登山來去需要8個小時路程。大黑山人煙稀少,尚未開發,是我們旅遊探險的一絕佳去處

18、東大崗:(41°07′16″N, 124°05′10″E),海拔1181米,位於本溪縣關門山水庫風景區西側海拔高。山內植被保存完好、水量充沛,登頂後關門山水庫一覽無餘,整個關門山生態園區盡收眼底。

19、五頂山:(41°04′17″N, 123°56′20″E)海拔1178米,座落在本溪市東南郊35公里的南芬區思山嶺鄉境內,距沈丹高速公路橋頭出口20公里。此山山體高大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登上頂峰,近望西側是五頂山的石林和石岩上婀娜多姿的杜鵑花;東側雙龍峰、天女峰……奇峰林立,北側可見本溪的平頂山;遠眺則是瀋陽和鳳城周邊地區,清晨能見到遼陽白塔。每當夏秋之際,俯瞰山下,雲海翻騰,氣象萬千,每逢旭日東昇,白雲托日,浮空掠紅,分外妖嬈,這裡是看日出的好去處。建有大冰溝景區。

20、大南山:(41°49′09″N, 119°55′51″E),海拔1154米,位於建平縣喀喇沁鎮與青松嶺鄉交界,老虎洞山東南,東接內蒙,屬努魯兒虎山脈。

21、大青山:(41°43′38″N, 120°08′42″E)海拔1153米,朝陽縣西五家子鄉與大廟子鄉交界,屬努魯兒虎山脈。

22、老虎洞山:(41°50′41″N, 119°55′51″E),海拔1151米,位於建平縣楊樹嶺鎮與青松嶺鄉交界,大南山西北,屬努魯兒虎山脈。

23、西大頂子:(41°11′33″N, 124°12′18″E),海拔1146米,位本溪滿山城子鎮東街村東南5公里處,關門山景區北側。

24、大前石嶺:(41°10′9″N, 125°01′28″E),海拔1142米,位於桓仁縣普樂堡鎮,在大雅河南流方向右岸。花脖山正北方向5公里處。與大頂子隔河相望。靠近老漫子大雅河漂流景區。

25、帽盔山:(40°32′37″N, 123°44′01″E),海拔1143米,位於鳳城市西北部的雞冠山鎮,西北同岫岩縣湯溝鎮接壤。距丹東市98公里。其山脈屬長白山千山餘脈,是典型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景區內以的帽盔山為中心分佈四大景區。岫岩縣建有清涼山風景區,位於景區東側。

26、白狼山(黑山):(40°47′42″N, 119°57′27″E)海拔1140米,位於葫蘆島建昌縣城東5公里,建興高速(建昌出口)西2公里,總面積93平方公里,森林資源豐富,它的雄偉、秀麗、富饒,被譽為鑲嵌在遼西大地上的一顆綠色明珠,現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7、石棚子:(41°40′15″N, 124°24′49″E),海拔1131米,別名四花頂子,位於撫順市東南部,撫順縣境內,東與新賓縣木奇鎮接壤。建有三塊石森林公園景區。

28、步雲山:(40°05′08″N, 122°43′25″E),海拔1130米,位於莊河市步雲山鄉高峰村,屬於千山山脈餘脈,因為峰頂常有雲霧彌漫,被稱之為“步霧山”,後來人們將“霧”衍化成“雲”,步雲山由此而來。步雲山為東北-西南走向,為莊河、岫岩、蓋州的界山。 號稱遼南第一峰的步雲山。建有步雲山溫泉景區。

29、大頂子(桓仁):(41°09′20″N, 124°58′38″E)海拔1128米,位於桓仁縣普樂堡鎮,在大雅河南流方向左岸。花脖山西北方向6公里處。大雅河與小雅河之間。

30、老鹿圈子:(41°14′21″N, 125°15′9″E)海拔1126米,桓仁縣城西側。牛毛大山東南側。

31、平頂山(朝陽):(41°54′21″N, 120°13′50″E),海拔1123米,朝陽縣古山子、與北票市龍潭鄉及內蒙交界,屬努魯兒虎山脈。

32、大頂子(寬甸):(40°54′27″N, 124°56′52″E),海拔1122米,位於寬甸鎮東北24公里。是縣東北大川頭.夾皮溝.牛毛塢和太平哨四個鄉鎮交界山。平均海拔700米,主蜂海拔1122.2米。系白石砬子山脈東麓延伸部分。山勢陡竣,山坡多大淌石流,系鳳化岩山地.因主蜂獨立突出而得。

33、平頂山(建平):(42°15′24″N, 119°31′24″E),海拔1121米,位於建平縣燒鍋營子鄉與哈拉道口鄉交界,靠近內蒙,屬努魯兒虎山脈。

彎彎曲曲,路之兩側長滿參天古樹,樹於空中糾纏在一起,遮天蔽日,一篇現代版的“桃花源記”盡收眼底。紅石穀景區有東、西兩條旅遊線路,進入景區,蜿蜒的小路自然分成兩股,呈八字形。向西盤旋二裡許,即可到達朝陽最高山峰紅石砬子山下,重山密林中有六七戶人家它居其 。遊人既可在此小憩,又可在農家品純正的山野風味。酒足飯飽後,沿羊腸小路穿林而上。可倚紅偎碧,聽鳥鳴山澗,興趣昂然。紅石砬子頂是為六仙女峰,六座挺拔秀麗的山峰在低緩的丘陵上突兀而起,如劍穿空,似赤馬昴首,實為紅石谷第一勝景。

11、韭菜頂子:(41°09′02″N, 124°21′15″E),海拔1254米,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鄉,是遼寧少有的幾座海撥1200米以上的山峰。山頂常有大型動物——熊出沒,常有山民被熊傷害的事發生。山路崎嶇陡峭,荊棘密佈,山澗淙淙,懸崖深達數丈,險峻異常、夏季澗水淙淙,峰巒錯落,冬季積雪沒膝,粉妝玉成。登上頂峰,四望群山,千峰萬壑,盡在腳下,宛如一幅瑰麗的畫卷。位於關門山景區以東。

12、和尚帽子:(41°06′08″N, 124°16′48″E),海拔1234米,位於本溪縣湯溝風景區與鳳城縣蒲石河風景區交界處,海拔1234.4米,上世紀90年代以前這裡曾是一個軍事禁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5%,現有木本植物264種,草本植物641種,以及多種蕨類、真菌類、苔蘚類、地衣類等植物。這一自然資源為多種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山上擁有陸地脊椎動物136種,有森林昆蟲1749種。和尚帽子山屬典型的中高山地貌。和尚帽子山也是太子河水系與鴨綠江水系的分水嶺。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13、大青山:(41°06′08″N, 124°16′48″E),海拔1224米,屬燕山餘脈,松嶺山脈,坐落在葫蘆島市建昌縣城南39.5公里處的和尚房子鄉與賀杖子鄉、新開嶺鄉交界處,南北延伸3.5公里,方圓6平方公里,素有“遼西屋脊”之稱。整個山體被天然森林覆蓋,擁有楓樹、樺樹、榛樹和杜鵑、芍藥、百合等上百種樹木和野花。大青山上有老道洞、十八鋪炕、蛇盤山、蛤蟆石、倒立石、貓鷹石、海窟等數十處奇特景觀。在青山之巔可看渤海日出,在星空夜晚可摸月亮。古老的傳說,更為大青山增添了神秘色彩。距離龍潭大峽谷景區較近。

14、果子嶺:(41°08′12″N, 124°50′20″E),海拔1206米,位於桓仁縣八裡甸子鎮與寬甸縣八河川鄉馬鹿溝村交界,距寬甸鎮北45公里,東連桓仁縣境內的老埂山大嶺,西連馬鹿嶺,嶺頂岩石裸露,嵯峨陡峭,曾名大鍋嶺。因遠望嶺頂似覆鍋形,後演變為果子。

15、棺材山:(41°03′03″N, 118°55′52″E)海拔1201米,位於淩源市三十家子鎮與河北省交界。

16、老鹿圈子北山:(41°16′57″N, 125°13′52″E),海拔1185米,桓仁縣城西側。牛毛大正東側。

17、大黑山:(40°52′17″N, 123°32′36″E),海拔1181米,位於遼陽市東部山區,遼陽縣甜水鄉境內,在是遼寧省內唯一四縣交界的遼陽境內的最高山,它與岫岩縣(鞍山市)、本溪縣(本溪市)、鳳城市(丹東市的一個縣級市)相連。是長白山餘脈——千山山脈的主峰。大黑山(當地人叫天橋溝)山高溝深,原始林木茂盛,有野雞、野兔、麅子等野生動物出沒。山頂900米處有通天洞,洞內有蝙蝠。山上還有一片草原。當地人登山來去需要8個小時路程。大黑山人煙稀少,尚未開發,是我們旅遊探險的一絕佳去處

18、東大崗:(41°07′16″N, 124°05′10″E),海拔1181米,位於本溪縣關門山水庫風景區西側海拔高。山內植被保存完好、水量充沛,登頂後關門山水庫一覽無餘,整個關門山生態園區盡收眼底。

19、五頂山:(41°04′17″N, 123°56′20″E)海拔1178米,座落在本溪市東南郊35公里的南芬區思山嶺鄉境內,距沈丹高速公路橋頭出口20公里。此山山體高大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登上頂峰,近望西側是五頂山的石林和石岩上婀娜多姿的杜鵑花;東側雙龍峰、天女峰……奇峰林立,北側可見本溪的平頂山;遠眺則是瀋陽和鳳城周邊地區,清晨能見到遼陽白塔。每當夏秋之際,俯瞰山下,雲海翻騰,氣象萬千,每逢旭日東昇,白雲托日,浮空掠紅,分外妖嬈,這裡是看日出的好去處。建有大冰溝景區。

20、大南山:(41°49′09″N, 119°55′51″E),海拔1154米,位於建平縣喀喇沁鎮與青松嶺鄉交界,老虎洞山東南,東接內蒙,屬努魯兒虎山脈。

21、大青山:(41°43′38″N, 120°08′42″E)海拔1153米,朝陽縣西五家子鄉與大廟子鄉交界,屬努魯兒虎山脈。

22、老虎洞山:(41°50′41″N, 119°55′51″E),海拔1151米,位於建平縣楊樹嶺鎮與青松嶺鄉交界,大南山西北,屬努魯兒虎山脈。

23、西大頂子:(41°11′33″N, 124°12′18″E),海拔1146米,位本溪滿山城子鎮東街村東南5公里處,關門山景區北側。

24、大前石嶺:(41°10′9″N, 125°01′28″E),海拔1142米,位於桓仁縣普樂堡鎮,在大雅河南流方向右岸。花脖山正北方向5公里處。與大頂子隔河相望。靠近老漫子大雅河漂流景區。

25、帽盔山:(40°32′37″N, 123°44′01″E),海拔1143米,位於鳳城市西北部的雞冠山鎮,西北同岫岩縣湯溝鎮接壤。距丹東市98公里。其山脈屬長白山千山餘脈,是典型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景區內以的帽盔山為中心分佈四大景區。岫岩縣建有清涼山風景區,位於景區東側。

26、白狼山(黑山):(40°47′42″N, 119°57′27″E)海拔1140米,位於葫蘆島建昌縣城東5公里,建興高速(建昌出口)西2公里,總面積93平方公里,森林資源豐富,它的雄偉、秀麗、富饒,被譽為鑲嵌在遼西大地上的一顆綠色明珠,現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7、石棚子:(41°40′15″N, 124°24′49″E),海拔1131米,別名四花頂子,位於撫順市東南部,撫順縣境內,東與新賓縣木奇鎮接壤。建有三塊石森林公園景區。

28、步雲山:(40°05′08″N, 122°43′25″E),海拔1130米,位於莊河市步雲山鄉高峰村,屬於千山山脈餘脈,因為峰頂常有雲霧彌漫,被稱之為“步霧山”,後來人們將“霧”衍化成“雲”,步雲山由此而來。步雲山為東北-西南走向,為莊河、岫岩、蓋州的界山。 號稱遼南第一峰的步雲山。建有步雲山溫泉景區。

29、大頂子(桓仁):(41°09′20″N, 124°58′38″E)海拔1128米,位於桓仁縣普樂堡鎮,在大雅河南流方向左岸。花脖山西北方向6公里處。大雅河與小雅河之間。

30、老鹿圈子:(41°14′21″N, 125°15′9″E)海拔1126米,桓仁縣城西側。牛毛大山東南側。

31、平頂山(朝陽):(41°54′21″N, 120°13′50″E),海拔1123米,朝陽縣古山子、與北票市龍潭鄉及內蒙交界,屬努魯兒虎山脈。

32、大頂子(寬甸):(40°54′27″N, 124°56′52″E),海拔1122米,位於寬甸鎮東北24公里。是縣東北大川頭.夾皮溝.牛毛塢和太平哨四個鄉鎮交界山。平均海拔700米,主蜂海拔1122.2米。系白石砬子山脈東麓延伸部分。山勢陡竣,山坡多大淌石流,系鳳化岩山地.因主蜂獨立突出而得。

33、平頂山(建平):(42°15′24″N, 119°31′24″E),海拔1121米,位於建平縣燒鍋營子鄉與哈拉道口鄉交界,靠近內蒙,屬努魯兒虎山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