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基礎教育排名亞洲第一,竟然是靠“玩”出來的?

想要孩子享受最頂級的教育, 同時擁有快樂的兒童時代!

新加坡——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

來看看中國VS新加坡幼稚園的大PK吧!

新加坡在近幾年成為亞洲教育國家之首,

學生的年齡也朝著低齡化趨勢發展, 許多中國家長送孩子到新加坡讀幼稚園。

幼兒時期是培養一個人創造力和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 新加坡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 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強調塑造孩子的社會意識, 其教學方式也與歐美接軌。 新加坡幼稚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

下面把中國幼稚園與新加坡幼稚園做了一下對比, 具體情況如下:

新加坡幼稚園的常識教育採用全國統一的教材,三個年齡班都配有教師用書和幼兒學習用書。

它們的主要特點是:

①內容廣泛,包括自然和社會多方面的內容,且從幼兒自身及身邊事物出發,再擴展到周圍環境,具有較強的可接受性。

②注重幼兒智力和能力的發展,教學形式靈活多樣,並與其他學科互相聯繫、互相滲透,讓幼兒獲得完整的、綜合的知識。

③具有較強的地方性。 比如,新加坡種族較多,各種族的風俗、節日、食物等各不相同;新加坡地處熱帶,常年高溫多雨,沒有四季之分,植物品種繁多,等等。

中國幼稚教育與新加坡幼稚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中國, 孩子進入幼稚園是學習知識的, 甚至將與幼兒身心發展不相匹配的小學課程提前至幼稚園學習。

而在新加坡幼稚園的孩子是來“玩”的, 是真正意義的“寓教於樂”教學理念。 以“玩”為媒介, 通過模仿老師所做的示範, 使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逐漸獲得知識和技能, 並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新加坡社區幼稚園因其面積較小, 為滿足實際使用要求, 採用“角落式”分佈, 即老師精心將每個教室劃分為錯落有致的各種活動角落, 如益智角、操縱角、手工藝術角、建設角等。 藝術角的活動主要以動手繪畫為主, 根據一個主題, 孩子自由發揮想像力, 繪製出自己心中的圖畫。 同時每個角落的用途和使用均根據孩子年齡進行設計。 如剛入園的幼兒, 在所適合的角落裡人數不能超過5人, 由此便於老師的照顧和引導。 另外在各個角落裡, 老師為孩子們準備各種各樣的生活情境, 按照日程表進行相關活動。 由此看出, 小朋友在幼稚園學習的並不是系統性的知識, 而是老師根據實際需要有選擇性的利用教材,

選擇適當的學習素材。 另外幼稚園桌面玩具較多, 也有高檔的像蒙太梭利玩具, 可見新加坡的幼稚教育更注重的是豐富多彩的幼兒興趣的培養和情感體驗等非智力因素開發而非系統性的知識學習。

新加坡政府規定了幼稚園每個學期必須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

並且還有孩子的回饋報告, 成績評估。 大多不僅僅在室內進行教育活動, 還有大量的室外活動, 使小朋友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 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雖然社區幼稚園面積較小, 但在社區附近為小朋友提供可進行種植的菜園或地方, 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可在裡面種植蔬菜、花卉等。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有著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新加坡幼稚園一般教學兩種語言,英語和母語,母語包括華語、馬來語等。在師資的配備上,因華人佔有大部分,幼稚園一般都會有華語教師,同時要求說英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說英語;說華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說華語。由於師資力量的教室牆面的佈置上,也貼有不少圖,均是英語、華語同步的內容。幼兒進入小學學習前,就有了一定的雙語基礎。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有著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新加坡幼稚園一般教學兩種語言,英語和母語,母語包括華語、馬來語等。在師資的配備上,因華人佔有大部分,幼稚園一般都會有華語教師,同時要求說英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說英語;說華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說華語。由於師資力量的教室牆面的佈置上,也貼有不少圖,均是英語、華語同步的內容。幼兒進入小學學習前,就有了一定的雙語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