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上海檢察好故事:群眾的事情沒有小事情

奉檢控申科副科長王春燕, 初看上去就像一個領家大姐, 也許正是這份普通的外貌, 抑或是十幾年控申崗位工作的經歷, 她說起話來總是和顏悅色, 沒有什麼檢察官的架子, 讓人不禁生出一種親近的感覺。 當聽到要給她寫個好故事時, 她靦腆地說:“我哪有什麼好寫的, 這麼普通的一個人, 做的也一直是本職工作, 去寫別人吧!”

問起她辦過的案子時, 她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 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多年前的案件當時的情形、當事人的情況、她做了哪些工作她都能活靈活現地講出來, 仿佛案子還在她眼前。

這些案件中, 有許多被評為區裡、市里、甚至是全國的優秀案事例。

聽著她如數家珍般講著案子, 我忍不住打斷了她:“聽說你還獲得過好幾次立功嘉獎的榮譽, 你所在的科室也連續四屆被授予‘全國文明接待室’的榮譽是不是?”

“是的。 ”

“那這一點也不普通啊。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當談到去年年底時候辦的一起13人不服法院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判決的刑事申訴案時, 她告訴我:“這個案子的申訴人中, 有的妻兒都在這個廠工作, 被惡意欠薪7個月, 有的家有殘障的丈夫和女兒, 全家經濟收入僅靠其一人打工維持, 有的失業在家時, 因摔跤造成左手手腕骨折, 無力支付住院費用, 來院時骨折仍未痊癒, 可以說經濟狀況都非常窘迫。 ”

“當時我們經過全面審查, 認為這個案子的判決並無不當, 而且區法院也沒有發現欠薪者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經過公開聽證會我們將這個審查結果對申訴人進行釋法說理後, 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那種失望的情緒。 ”

“他們是帶著信任和希望來到檢察院的,

我們又怎麼能讓他們失望而歸呢。 我和申訴人們始終保持著聯繫, 安撫他們的情緒, 以防他們做出過激的行為來, 另一方面, 開始積極尋求緩解困境的途徑和方法。 我們聯繫了人保局等單位, 但是他們對此都沒有救助途徑, 那時候年關將近, 申訴人們迫切返鄉過節的心情牽動著我們的心。 不得已, 我們上報了分管領導。 ”

“最後天無絕人之路, 我們瞭解到區法院執行局有救助途徑, 馬上通知了申訴人, 幫助他們補齊申請材料。 節前, 區法院執行局向申訴人發放了一筆救助款, 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後來十三名申訴人終於能安穩地回家過個年了。 ”

我有些奇怪:“所以其實這個案子本來可以很快結案的,

但是你又為申訴人們到處奔走忙活了好一陣, 為什麼要為申訴人做到這種程度呢?”

“因為群眾的事情沒有小事啊。 在每一個來訪、每一封來信後面, 都可能是一顆焦急如焚的心、一雙急需援助的手、一束望眼欲穿的目光。 對於傾訴委屈、冤屈的上訪群眾, 我們要把他們的訴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你覺得你喜歡控申這個崗位嗎?”我本想問出這個問題, 但在看到她在翻看申訴人們送來的感謝信時臉上所洋溢的那種笑容, 就沒有問出口。 那是一種如同孩童般沒有辦法作偽的幸福的笑容, 無需言語來傳達, 她對這份事業的熱愛早就明明白白地寫在了她的臉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