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秘書長李新軍一行訪問我校 深入推進雙方合作

1月10日上午, 亞太空間組織(APSCO)秘書長李新軍一行4人訪問我校, 校黨委書記張煒在國際會議中心參加了會見。

張煒書記對APSCO代表團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 他表示, 西北工業大學和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 雙方在人才培訓、培養、航太技術研發和應用, 以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具有相通的發展志向, 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近年來, 在雙方積極推動下, 不斷尋求更多合作契機, 開展實質性合作。 同時, 西北工業大學作為“一帶一路”航太創新聯盟(BRAIA)的常設秘書處單位,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通過與APSCO的合作, 促進聯盟資源分享, 提升雙方的國際影響力。

APSCO秘書長李新軍闡述了此行的主要目的, 一是深入磋商我校協助策劃及承辦“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立十周年慶典和航天局長論壇”活動的相關事宜;二是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開展國際學生學位教育專案的進程。

張煒書記對雙方開展上述合作專案的重要性十分認同, 並指出加強與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合作, 將有益於學校“雙一流”建設。

會談中, 張衛紅副校長表示, 學校受工業和資訊化部委託, 將積極協調資源, 認真策劃和承辦好“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立十周年慶典和航天局長論壇”活動, 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合作開展國際學生學位教育專案的步伐。

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張富利向APSCO代表團彙報了合作專案的進展情況。 雙方對下一階段的合作計畫展開了深入討論。 會後, 在航太學院教授、陝西省微小衛星工程實驗室主任周軍的陪同下, 李新軍秘書長一行參觀了微小衛星實驗室, 並對我校在微小衛星領域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李新軍秘書長肯定了我校在策劃和落實合作專案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今後, 雙方將不斷拓展合作領域, 搭建更多合作平臺, 完善合作機制, 使雙方合作更具成效, 長遠發展。

西北工業大學通過與APSCO合作, 將有助於學校和BRAIA提升與重要國際組織合作的能力, 增強國際影響力, 進一步推動航太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合作, 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

參加會見的還有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行政與財務部部長孫青、外事與法律部部長納西爾˙莫哈默德、外事與法律部高曄, 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張衛紅,

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張富利、苟興旺, 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孫武斌、航太學院副院長劉佩進、航太學院周軍教授等。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簡介: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sia-Pacific Spa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是由亞太地區聯合國成員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總部設於中國北京。 該組織的宗旨是通過推動成員國之間空間科學、技術及其應用多邊合作, 並通過技術研發、應用、人才培訓等事務在成員國之間開展互助, 提高成員國空間能力, 促進人類和平利用外太空。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由中國、泰國、巴基斯坦於1992年共同提出倡議, 2001年正式開展籌建工作, 其前身為“亞太空間技術應用多邊合作會議”。 2005年10月28日在北京舉行了《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簽字儀式。 現有8個成員國(孟加拉、中國、蒙古、伊朗、巴基斯坦、秘魯、泰國、土耳其),3個簽約國及觀察員國家(印尼、墨西哥、埃及)。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合作領域包括空間技術及其應用項目,如對地觀測、災害管理、環境保護、衛星通信和衛星導航定位,以及空間科學研究、空間科學技術教育、培訓等。亞太各國在空間領域的合作有助於國家間加強相互瞭解和信任,通過將空間科技應用于資源探測、災害管理、通信導航等領域,有助於解決各國面臨的許多實際問題,促進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審稿:苟興旺)

現有8個成員國(孟加拉、中國、蒙古、伊朗、巴基斯坦、秘魯、泰國、土耳其),3個簽約國及觀察員國家(印尼、墨西哥、埃及)。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合作領域包括空間技術及其應用項目,如對地觀測、災害管理、環境保護、衛星通信和衛星導航定位,以及空間科學研究、空間科學技術教育、培訓等。亞太各國在空間領域的合作有助於國家間加強相互瞭解和信任,通過將空間科技應用于資源探測、災害管理、通信導航等領域,有助於解決各國面臨的許多實際問題,促進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審稿:苟興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