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貨|手機如何拍大片?萬一北京下雪技巧馬上用起來~

還記得2009-2010年那個多雪的冬天嗎?從11月到3月, 那時的北京城整整下了10場雪。

當時暴雪中的故宮是這樣的 ↓↓↓

全國多地降雪, 相信北京的雪快到了。

希望近期水汽和冷空氣早早滴相遇, 美美地下一場雪~

上周日

獨立手機攝影講師 村兒

做客《1039慧旅行》

就【如何用手機拍雪景】

給您支招兒~

喜歡在朋友圈秀雪景朋友

看過來~

↓↓↓

手機也能拍雪天大片

村兒

手機攝影師 | 手機攝影培訓師

專注簡單粗暴, 但絕對實用的手機攝影乾貨

善以視覺圖像、文字和語言做分享

有位元當代詩人說過一句話:“一下雪, 北京就成了北平;我們去後海看雪, 就回到明清”。

雪一下讓整個世界都慢下來, 人們開車的少了, 走的路多了, 停下來看看雪, 欣賞難得的雪景, 我們的心境也慢下來了。 雪把過多的雜亂顏色和現代氣息都過濾掉了。

我曾拍過一張照片, 是前年在【東皇城根北街原中法大學】門口拍的。 它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築, 灰牆灰瓦, 紅色油漆門窗, 本身色彩和建築風格就很有年代感。 我拍下這張照片之後就有一種錯覺,

這個地方可能幾十年前的冬天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好像回到了過去。

其實北京的很多地方都能拍出這種老時光的味道, 比如我們可以到後海附近去【拍拍胡同】, 還可以進入到一些對公眾開放的四合院, 比如像位於護國寺大街的【梅蘭芳故居】,

去拍一拍雪中的老北京民居的樣子。

除了民居建築, 北京還有皇宮。 皇家宮殿和園林在下雪的時候最能展現北京作為古都的風韻。

故宮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一下雪, 故宮就變成了紫禁城。

【故宮角樓】, 是故宮很經典的機位。 這個機位不同時間能拍出不同的味道, 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晴空萬里或雲卷雲舒。

前年11月份下了一場雪,很多黃色的柳葉紛紛落下,有些漂浮在護城河上,有些落在護城河圍欄的積雪上。這種有季節屬性的場景特別難得,一年可能就能拍到一次,甚至兩三年一次。所以拍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落葉積雪作為前景拍下來,後面是蓋著一層薄雪的故宮角樓,非常美。

下雪之後的故宮角樓會更美。想像一下,護城河面純白的雪,灰白天空、中間灰色的故宮城牆和若隱若現的角樓,別有古畫的味道。

【午門與太和門之間的廣場】也是一個拍攝的熱點。很多人覺得那人特別多,實際上廣場非常大,我們不一定非得站在中軸線上拍,儘量避開人流,找一些相對空曠的地方。

【金水河的兩側】也是不錯的選擇,金水河彎彎曲曲將我們的視線引到紅色宮牆的午門。這樣雪既能幫我們遮罩掉很多視線中的雜亂,還能突出視覺焦點。

其實如果想拍皇家宮殿的感覺,又想人少,大家也可以到隔壁的【太廟】去拍。

總之,為了拍好照片,要不走尋常路。

Tips: 拍這些相對大場景,大家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比如:手機外接廣角附加鏡頭。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有視覺衝擊力。

除了拍大場景之外,下雪的時候一定要拍些小景,也非常有趣。

比如背景是紅色的宮牆,主體是滿是積雪的古樹樹枝。

比如拍一些落了雪的黃色、綠色的琉璃瓦,或者是漢白玉的石雕局部特寫。

另外,拍故宮還有一個好玩的拍法,就是買近這兩年很火的文創產品,比如把娘娘和皇上的布偶放在場景裡拍攝,製造一些情節。

我們不一定像專業攝影師一樣拍的多美,但我們可以結合後期app玩創意。

頤和園

中國的山水畫,用不同粗細的筆觸勾勒出山水和亭臺樓閣,畫面其餘的部分常做留白處理,寥寥幾筆,意境無限。

下雪之後拍頤和園,我也喜歡做留白處理。

頤和園本身皇家園林,有亭臺樓閣也有小橋流水。當下雪的時候,天空是灰白色的,湖面覆蓋了白雪,這是大自然給我們做的留白。

如果您有雅興,還可以配兩句詩,再蓋上一個屬於自己的印章。這些手機上的後期app都可以實現,比如像黃油相機,mix等等。

西山晴雪

北京周邊的山區下雪之後也特別美,比如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我們可以到香山公園、西山森林公園、八大處賞雪。

西山晴雪這種說法最早起源于金,最早叫做西山積雪,距今已經有900多年。我們到西山賞雪,也能多少感受一下故人賞雪的情趣。

這裡介紹兩個不落俗套的創意拍法。

【第一招】情侶一起爬山的時候,蜿蜒向上,兩邊的樹和地面都是白色積雪,這時男生走在後面拍女生的背影,鏡中的她就像進入了一個冰雪奇緣的世界~仙仙的還有大長腿哦~

【第二招】利用手機對焦功能製造虛化效果。比如以一些積滿雪的樹枝作為前景,手機靠近樹枝,人物稍微遠離一些,手指點螢幕,讓對焦點對到人物身上,這樣的照片很有層次感。

你還想知道的小技巧

1. 如何拍孩子?

給孩子帶一些適於拍攝的小道具,比如亮色的羽絨服和可愛的帽子。比如虎頭帽,小熊帽,非常上鏡。

儘量抓拍鏡頭,孩子在雪地或樂園玩瘋的表情是極具感染力的。連拍也是不錯的選擇,或者直接上小視頻。

另外要注意的是,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順光或者是側順光的位置玩耍,這樣保證自然光的照射。

2. 嘗試擺拍小道具?

對於“不會拍照星”人來說,可以準備一些小道具緩解渾身不自在的僵直狀態。

比如女生可以帶一個大披肩,雙手環抱做一個圍披肩的姿勢,超自然;或者拿一杯冒著熱氣的熱飲,跟冰雪的寒冷做一個對比;如果實在沒有道具,雪就是我們最好的道具,我們可以堆一個小雪人,跟小雪人對視,製造情景感。

也可以用手揚起雪花拍攝。這時候既可以拍連拍,也可以拍慢動作視頻。像慢動作視頻這個功能通常會被大家忽視,但是拍出來效果特別好,想像一下雪花漫天飛舞的效果,後期再配上音樂做一個小視頻,會特別有感覺。

3. 雪不夠白?

有時候我們用手機拍雪景,拍出來會覺得雪不夠白有點灰灰的感覺,不夠冰清玉潔。這時候有兩種解決辦法,一種是在拍的時候增加一點曝光(隱藏功能:點擊螢幕會出現一個框,旁邊有個小太陽,按住小太陽往上調是增加曝光,往下是降低曝光)。另外一種是在後期的時候增加一點亮度。

4.嚴寒天氣自動關機?

手機拍雪景,一定要隨身帶一塊充電寶,以防沒電。

迅速進階拍照達人

1. 打開輔助線

輔助線可以説明畫面保持水準。

大部分的輔助線都是以井字格的形式出現,有些是直接在拍照功能裡能找到,有些像水果手機,就要在設置——相機,打開網格功能。既能幫助我們拍水準的照片,還能幫助我們進行構圖。就是把最重要的主體放在井字的四個交點上。

2. 善用濾鏡,嘗試好玩的app。

現在很多很有意思的濾鏡,不僅僅能調色,還能增加效果。比如前兩天我就發現有個app上(黃油相機)增加了一個叫“初雪”的濾鏡,加上這個效果之後,即使沒有下雪,也可以為照片增加雪花效果,而且還會把畫面的顏色調整成下雪天的感覺,特別逼真,非常有意思。

3. 視頻拍攝小技巧

1) 橫過來拍,同樣注意保持水準。這樣既方便做視訊短片,也方便輸出到其他設備上觀看。

2) 儘量保持手機穩定,減少拍攝者的移動,移動鏡頭也要慢一些。比如拍小朋友的時候,儘量讓他的活動範圍在鏡頭中,哪怕離遠一些,而不是他跑到哪,手機鏡頭就追到哪,不然看視頻的時候會暈。

3) 可以嘗試後期app編輯視頻,比如vue,特別推薦,非常簡單易學,效果很有電影感。

大家學的怎麼樣?

其實任何規則都是相對的

小編在這裡等待

各位不拘一格的雪天大片啦~

不過首先是要下雪啊!!!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村兒,文字整理自節目)

點擊閱讀原文,回聽雪天拍照節目

前年11月份下了一場雪,很多黃色的柳葉紛紛落下,有些漂浮在護城河上,有些落在護城河圍欄的積雪上。這種有季節屬性的場景特別難得,一年可能就能拍到一次,甚至兩三年一次。所以拍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落葉積雪作為前景拍下來,後面是蓋著一層薄雪的故宮角樓,非常美。

下雪之後的故宮角樓會更美。想像一下,護城河面純白的雪,灰白天空、中間灰色的故宮城牆和若隱若現的角樓,別有古畫的味道。

【午門與太和門之間的廣場】也是一個拍攝的熱點。很多人覺得那人特別多,實際上廣場非常大,我們不一定非得站在中軸線上拍,儘量避開人流,找一些相對空曠的地方。

【金水河的兩側】也是不錯的選擇,金水河彎彎曲曲將我們的視線引到紅色宮牆的午門。這樣雪既能幫我們遮罩掉很多視線中的雜亂,還能突出視覺焦點。

其實如果想拍皇家宮殿的感覺,又想人少,大家也可以到隔壁的【太廟】去拍。

總之,為了拍好照片,要不走尋常路。

Tips: 拍這些相對大場景,大家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比如:手機外接廣角附加鏡頭。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有視覺衝擊力。

除了拍大場景之外,下雪的時候一定要拍些小景,也非常有趣。

比如背景是紅色的宮牆,主體是滿是積雪的古樹樹枝。

比如拍一些落了雪的黃色、綠色的琉璃瓦,或者是漢白玉的石雕局部特寫。

另外,拍故宮還有一個好玩的拍法,就是買近這兩年很火的文創產品,比如把娘娘和皇上的布偶放在場景裡拍攝,製造一些情節。

我們不一定像專業攝影師一樣拍的多美,但我們可以結合後期app玩創意。

頤和園

中國的山水畫,用不同粗細的筆觸勾勒出山水和亭臺樓閣,畫面其餘的部分常做留白處理,寥寥幾筆,意境無限。

下雪之後拍頤和園,我也喜歡做留白處理。

頤和園本身皇家園林,有亭臺樓閣也有小橋流水。當下雪的時候,天空是灰白色的,湖面覆蓋了白雪,這是大自然給我們做的留白。

如果您有雅興,還可以配兩句詩,再蓋上一個屬於自己的印章。這些手機上的後期app都可以實現,比如像黃油相機,mix等等。

西山晴雪

北京周邊的山區下雪之後也特別美,比如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我們可以到香山公園、西山森林公園、八大處賞雪。

西山晴雪這種說法最早起源于金,最早叫做西山積雪,距今已經有900多年。我們到西山賞雪,也能多少感受一下故人賞雪的情趣。

這裡介紹兩個不落俗套的創意拍法。

【第一招】情侶一起爬山的時候,蜿蜒向上,兩邊的樹和地面都是白色積雪,這時男生走在後面拍女生的背影,鏡中的她就像進入了一個冰雪奇緣的世界~仙仙的還有大長腿哦~

【第二招】利用手機對焦功能製造虛化效果。比如以一些積滿雪的樹枝作為前景,手機靠近樹枝,人物稍微遠離一些,手指點螢幕,讓對焦點對到人物身上,這樣的照片很有層次感。

你還想知道的小技巧

1. 如何拍孩子?

給孩子帶一些適於拍攝的小道具,比如亮色的羽絨服和可愛的帽子。比如虎頭帽,小熊帽,非常上鏡。

儘量抓拍鏡頭,孩子在雪地或樂園玩瘋的表情是極具感染力的。連拍也是不錯的選擇,或者直接上小視頻。

另外要注意的是,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順光或者是側順光的位置玩耍,這樣保證自然光的照射。

2. 嘗試擺拍小道具?

對於“不會拍照星”人來說,可以準備一些小道具緩解渾身不自在的僵直狀態。

比如女生可以帶一個大披肩,雙手環抱做一個圍披肩的姿勢,超自然;或者拿一杯冒著熱氣的熱飲,跟冰雪的寒冷做一個對比;如果實在沒有道具,雪就是我們最好的道具,我們可以堆一個小雪人,跟小雪人對視,製造情景感。

也可以用手揚起雪花拍攝。這時候既可以拍連拍,也可以拍慢動作視頻。像慢動作視頻這個功能通常會被大家忽視,但是拍出來效果特別好,想像一下雪花漫天飛舞的效果,後期再配上音樂做一個小視頻,會特別有感覺。

3. 雪不夠白?

有時候我們用手機拍雪景,拍出來會覺得雪不夠白有點灰灰的感覺,不夠冰清玉潔。這時候有兩種解決辦法,一種是在拍的時候增加一點曝光(隱藏功能:點擊螢幕會出現一個框,旁邊有個小太陽,按住小太陽往上調是增加曝光,往下是降低曝光)。另外一種是在後期的時候增加一點亮度。

4.嚴寒天氣自動關機?

手機拍雪景,一定要隨身帶一塊充電寶,以防沒電。

迅速進階拍照達人

1. 打開輔助線

輔助線可以説明畫面保持水準。

大部分的輔助線都是以井字格的形式出現,有些是直接在拍照功能裡能找到,有些像水果手機,就要在設置——相機,打開網格功能。既能幫助我們拍水準的照片,還能幫助我們進行構圖。就是把最重要的主體放在井字的四個交點上。

2. 善用濾鏡,嘗試好玩的app。

現在很多很有意思的濾鏡,不僅僅能調色,還能增加效果。比如前兩天我就發現有個app上(黃油相機)增加了一個叫“初雪”的濾鏡,加上這個效果之後,即使沒有下雪,也可以為照片增加雪花效果,而且還會把畫面的顏色調整成下雪天的感覺,特別逼真,非常有意思。

3. 視頻拍攝小技巧

1) 橫過來拍,同樣注意保持水準。這樣既方便做視訊短片,也方便輸出到其他設備上觀看。

2) 儘量保持手機穩定,減少拍攝者的移動,移動鏡頭也要慢一些。比如拍小朋友的時候,儘量讓他的活動範圍在鏡頭中,哪怕離遠一些,而不是他跑到哪,手機鏡頭就追到哪,不然看視頻的時候會暈。

3) 可以嘗試後期app編輯視頻,比如vue,特別推薦,非常簡單易學,效果很有電影感。

大家學的怎麼樣?

其實任何規則都是相對的

小編在這裡等待

各位不拘一格的雪天大片啦~

不過首先是要下雪啊!!!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村兒,文字整理自節目)

點擊閱讀原文,回聽雪天拍照節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