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學就會,靈活掌握艾灸方法

艾灸是一種體驗治療, 我們不要把它神秘化, 更不要把它複雜化。 如果感覺艾灸的效果不好, 可以同時選擇其他的治療方法協助艾灸。

初次艾灸的人一般都會問, 艾灸多長時間合適。 對於艾灸的時間問題, 我認為是要靈活掌握的。

艾灸是一個慢功夫, 針對慢性疾病的治療有著其他治療方式不可比擬的效果。 其循序漸進式的綠色療法可以將治療中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艾灸貴在堅持, 剛開始治療時最好每天施灸, 十多天后可以根據自身的效果決定是繼續每天施灸, 還是隔幾日艾灸一次。 至於取穴, 可以多穴位同時進行, 也可以單獨灸一個穴位, 但要保證每個穴位都灸得足、灸得透, 這樣才能有好的療效。

病有緩急, 施治的方法也要隨之調整。 急性病與炎症的治療, 則需要增加單位時間內艾灸的次數。 如一天艾灸1——2次, 或者延長每次艾灸的時間。

這都是依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調整的。 有人會在大力度艾灸過後上火, 可以在飲食方面加以配合, 如多喝水, 多吃蔬菜瓜果, 也可以採用拔罐、刮痧等方式瀉火。

養生灸則隨意得多, 不必每天進行, 只需要隔三岔五施灸就能提高正氣, 補足氣血。 艾灸時不用選擇太多的穴位, 以免給身體造成負擔。 比如中脘、神闕、關元、命門、足三裡、大椎這些都是養生灸首選的保健穴位, 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兩三個就足夠了, 艾灸的時間不宜過長, 一小時內即可。

再者, 艾灸的物件不同, 艾灸的時間也不同。 比如說剛出生的寶寶有臍疝, 我們直接對準神闕進行艾灸, 時間也就是五六分鐘。 假如寶寶已經一兩歲了, 艾灸五六分鐘就不夠, 要加長時間。

還有一個經常擔心的問題, 就是人們擔心自己做艾灸, 穴位找不准怎麼辦?

我們做艾灸有這樣一句話, 叫“不求捆穴, 但求方寸”。 穴位可以找的不是特別準確, 可是你一定要知道你的發病位置。 針灸是點, 艾灸是片, 假如你覺得宮寒, 你就對準子宮, 艾灸小腹和後腰, 這樣即可驅寒。

艾灸更主要的是一種體驗式治療, 你剛開始艾灸的時候, 一定要記得循序漸進, 從一兩個穴位開始, 逐漸適應了再加其他穴位, 然後加大火力、加大力度。

在艾灸的過程中如果感覺艾灸過度就縮短時間, 減少艾灸的穴位。 每次灸完可以拍拍頭, 拍拍手臂, 再拍拍腿, 讓艾的氣體能傳動一下, 不然氣體都集中在人體中間或是腿下就會感覺有點悶氣。

最好艾灸完了, 能再做些舒展筋絡的慢動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