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炊攝影:廢棄的石窩

一個深秋的閒暇, 我偶遇到龍山湖邊, 這份獨有的寧靜。 獨自一人, 小憩在靜謐的廢墟中, 什麼都可以想, 什麼都可以不想。

我不知道,

這些廢棄的石窩開採在什麼時間, 但我知道這些石窩的廢棄, 也就是在兩年前。 為什麼要廢棄呢?大概是與環保有關?

總有一些偏見, 把農民的生活、生產, 捆綁在環保上。 不採石了, 不焚燒秸稈了, 就環保了嗎?

我們離不開土地, 也離不開石頭。 從舊石器時代, 到新石器時代, 再到現在, 採石, 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呢?我們的祖祖輩輩不是一直在地球上這樣開墾麼?萬里長城, 修了那麼長的時間, 用了那麼多的石頭, 那麼長的歷史裡, 環保嗎?

地球博大浩瀚, 對於人類的施捨是我們無法想像和探測的。 土地, 石頭, 水, 永遠是我們取之不盡, 用之不絕的資源。

我最早記憶中的石窩, 是在我們村子裡的後山上, 石窩不大, 不到二十平方。 村民採石的主要用途是建房時作為基石。 那時的房子都是土坯牆, 基石的作用很重要。 採石是一項繁重的體力勞動, 鐵錘, 鋼釺是主要的工具, 似乎還完全處於原始勞動的狀態。

農業學大寨時期, 開始普遍的採石了。 挖山造田, 截河修庫。 我參加採石勞動時, 是在十四歲上中學時, 學校有分配的學大寨的任務, 除了挖田以外, 還有排字的任務。 就是在五個山頭上, 每個山頭上排一個大字, 即:農業學大寨。 每個字的面積大概和籃球場那麼大。 先在石山上挖槽, 然後填滿石頭, 再在石頭上撒滿石灰水。 高山上的這項勞動是十分艱巨的。

山頭上的大字,遠遠望去,很有氣勢。那個時候所追求的就是氣勢,上面讓下面看的是氣勢,下面給上面看的也是氣勢。“戰天鬥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大幹苦幹拼命幹”……都是在你哄我,我哄你地彰顯著氣勢。

大概也是在那時,採石開始用上的炸藥。農民對於炸藥缺乏科學的認識和使用方法,往往也出現一些傷亡事故。

上世紀七十年代,大概是人工採石的高潮。除了學大寨,修水利,開管道外,還有集體工業的出現,燒石灰,燒水泥,這些原料,都需要石頭。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行了改革開放,石頭又有了新的用途,建築,修路用的石子。這時,電開始在農村使用,機械化採石、打石開始形成。

機械化勞動,把人力的繁重勞動解脫出來。也大大地提高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效益。

石頭,作為一種材料,廣泛地用於城市鄉村,用於各種建設之中,同時也成為一些農民工脫貧、生存的支柱。更是國家或地方的一條稅源。

如今,這些廢棄的石窩裡,滲著清澈的積水,這應該是山泉之水,要不怎麼會這麼碧綠,這麼寧靜?我突然想起古老的道家學說中的“五行”,石頭屬金,金生水……這些相生相剋的古老學說,應該就是世上萬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的道理吧!

這裡,會不會成為又一類風景?又一類的金窩?銀窩?石窩裡能不能飛出金鳳凰?能!肯定能!因為這是中國的智慧之鄉。

人們常常讚美偉大的萬里長城,讚美偉大的萬里長城就是讚美我們偉大的祖國。

我很想讚美故鄉裡這廢棄的石窩。讚美這廢棄的石窩,不就是在讚美偉大的萬里長城嗎?不就是在讚美偉大的祖國嗎?

山頭上的大字,遠遠望去,很有氣勢。那個時候所追求的就是氣勢,上面讓下面看的是氣勢,下面給上面看的也是氣勢。“戰天鬥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大幹苦幹拼命幹”……都是在你哄我,我哄你地彰顯著氣勢。

大概也是在那時,採石開始用上的炸藥。農民對於炸藥缺乏科學的認識和使用方法,往往也出現一些傷亡事故。

上世紀七十年代,大概是人工採石的高潮。除了學大寨,修水利,開管道外,還有集體工業的出現,燒石灰,燒水泥,這些原料,都需要石頭。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行了改革開放,石頭又有了新的用途,建築,修路用的石子。這時,電開始在農村使用,機械化採石、打石開始形成。

機械化勞動,把人力的繁重勞動解脫出來。也大大地提高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效益。

石頭,作為一種材料,廣泛地用於城市鄉村,用於各種建設之中,同時也成為一些農民工脫貧、生存的支柱。更是國家或地方的一條稅源。

如今,這些廢棄的石窩裡,滲著清澈的積水,這應該是山泉之水,要不怎麼會這麼碧綠,這麼寧靜?我突然想起古老的道家學說中的“五行”,石頭屬金,金生水……這些相生相剋的古老學說,應該就是世上萬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的道理吧!

這裡,會不會成為又一類風景?又一類的金窩?銀窩?石窩裡能不能飛出金鳳凰?能!肯定能!因為這是中國的智慧之鄉。

人們常常讚美偉大的萬里長城,讚美偉大的萬里長城就是讚美我們偉大的祖國。

我很想讚美故鄉裡這廢棄的石窩。讚美這廢棄的石窩,不就是在讚美偉大的萬里長城嗎?不就是在讚美偉大的祖國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