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窮不是原罪,請別再隨意給窮人貼標籤

1

最近我的生活, 真的已經不能用“忙成狗”三個字來形容了。

加班早已經是家常便飯, 有時晚上我回到家已是八點, 扒拉幾口米飯,

就陪孩子去學琴、練琴。

某天回家以後, 把孩子扔在一邊, 開始幫我媽擺弄新手機, 然後手把手教她使用微信付款和手機的其他娛樂功能。 教了一晚上, 教得我口乾舌燥。

一看時間已是晚上十一點, 趕緊幫孩子洗漱完畢, 哄她睡覺。

十二點鐘開始坐到電腦前準備寫幾個字, 碼字之前去老爸的臥室裡給他加了床棉被。 我知道, 廣州這幾日非常冷, 老爸中風後遺症加重, 腿腳僵直、脹痛, 行走困難。

睡前, 我又去檢查了老爸需要長期服用的藥, 看看還能吃多少天, 然後在微信上給他留言, 告知他哪些需要減劑量。

坐回到電腦前, 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換做工薪階層的父母, 估計不需要這麼費勁地教吧?

我想到這一點, 真沒有嫌棄父母的意思。

我甚至覺得, 拉扯著父母登上時代快車, 帶他們享受最新的科技成果, 不讓他們與時代脫節得太厲害, 也是子女表達孝心的一種方式。

但我所想到的, 也是客觀事實。

小時候, 在農村, 他們是我的主心骨和保護傘;現在, 在城市裡, 我是他們的守護神和頂樑柱。

每回看到同齡人的父母背個包就可以獨自去全世界旅遊, 甚至可以幫子女拍美美的照片, 我還真是有點羡慕, 因為我爸媽去趟機場、火車站, 都需要我一路護送著他們去, 甚至我得提前畫好圖, 指引他們一步步怎麼做、怎麼走。

至於像獨自搭地鐵、去大醫院看病這種事兒, 我父母就更不敢挑戰了。

每每此時, 我都會想到“寒門貴子”這個詞。

我從來不嫌棄我的父母,

也不痛恨自己的出身, 但不得不承認, “寒門貴子”的辛苦, 就在於他們是背負著整個寒門朝著羅馬在前行, 比不得那些本身就出身在羅馬的, 做什麼都可以輕裝上陣, 整個家庭都可以是他們的助力而不是負累。

別人找爹媽打個招呼就能辦成的事兒, 你可能要使出吃奶的勁兒。 別人的爸媽抬著相機在滿世界旅遊的時候, 你的爸媽看到菜市場某個攤販賣的菜比別人貴了兩毛就會轉而去別家;別人的爸媽去醫院看病開藥不用錢, 你爸媽生場病都會擔心你會因此而變窮。

啥叫“我奮鬥了十八年終於可以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啊?很多寒門子弟奮鬥18年, 也不能跟富二代們坐在一起喝咖啡。

奮鬥到36年的時候, 發現咖啡根本喝不起了,

因為父母開始生病了, 家庭抗風險能力整個變差了。 人家能喝咖啡, 你只能吃土啊。

老早以前,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講我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從一個連150元的高考報名費都交不起的農家女奮鬥到今天的。

這篇文章被某自媒體平臺轉載後, 有讀者留言:“她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啊, 不過就是過上了比普通人好一點點的生活而已。 這麼點成績就這麼嘚瑟, 典型的窮人思維。 ”

講述自己的經歷就被定性為“嘚瑟”, 這我不同意, 但她說的“沒什麼了不起”倒也是實話。

如今的我, 和很多跟我出身很不一樣的人在同一個平臺上工作, 和他們聚會、吃飯、聊天、逛街、談論房價、育兒和出境游, 可在我內心深處, 我知道我和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還是不同的。

這種不同, 倒不是源於自卑, 而是我明白一種客觀現實:我們可能領著同樣的薪水, 他們花在自己身上的可以是全部, 而我, 能花在自己身上的可能十分之一不到, 因為十分之九我要拿去養家。

那個留言說我“沒什麼了不起”的讀者, 一定沒去過中國最貧困的鄉村, 沒有過過那種半個月才能吃上一頓肉、小時候想買把小雨傘都是遙不可及的奢望的日子。

她也未曾體味過, 從中國社會最底層一步步爬上來有多艱難, 需要比別人付出多少的努力, 需要多少次機會的垂青和命運的眷顧。

我不是最勵志的, 但我一定是相對來說比較幸運的。

如果說, 原生家庭是一個圓, 很多人只能按照這個圓的軌跡度過自己的一生, 那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圓上的一條切線。

我不想過我爸媽那樣的生活,所以拼命跑,使勁跑,甩開膀子跑,跑到飛快,跑到超越我的父母,跑到他們再也無法掌控我,快到一定速度,我就成功掙脫了那個圓,騰飛出去,成為了一條切線。

當這條切線回首看那個圓時,她無奈地發現:父母只能一直在那個圓裡奔跑,而且沒有再跑出那個圈圈的可能。所不同的是,因為生活境況的改善,那個圓圈的半徑變大了一些。

現在,你只能有心無力地、內心悲涼地,看他們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因為你再怎麼努力,可能也沒法把他們拉出既定思維的框框。

這種悲涼,不一定跟物質有關,有時候跟家人的思維有關。他們把窮人思維用在家庭人際關係上,也會給你帶來非常大的困擾。而這些,也是每一個好不容易突圍出來的寒門貴子,需要背負的一部分。

2

近日,一張男孩站在教室中頭髮眉毛結出"冰花"的照片走紅。

男孩是雲南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學生,家距離學校4.5公里。

當天是期末考試第一天,他在零下九度的氣溫中,走了一個多小時到學校,臉蛋凍得通紅,頭髮眉毛沾滿冰霜。

網友說,那麼冷的天,他穿得那麼單薄,這手看著心疼得想哭。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副情形離自己很遙遠,自己活一輩子都沒機會見過,但在我小時候,我身邊很多小夥伴真的就是這樣子的。

他們沒有厚衣服穿,沒有地方去洗澡,沒錢買牙刷牙膏,鉛筆用禿了換上個筆套繼續用.....

物質上的貧乏還是其次的,一般窮的家庭總會有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問題侵蝕你的心靈。比如,越是窮的家庭,越有可能內耗,家人可能越不開明、越不好相處,甚至,心理有問題、疾病。

也正是因為我知道,到今天中國依然有大量這樣的孩子存在,而且他們想要實現逆襲比我二十多年前更加艱難,所以發誓一定要把我們小範圍內組織進行的草根助學活動進行下去,進行到我實在動不了的那一天。

在中國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的確有一段靠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的黃金年代,但是這段黃金年代即將成為歷史,落後地區和大城市在基礎教育上的差距是在不斷拉大的。

最貧困地區的孩子,想要實現逆襲,越來越難。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記錄了對790個孩子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

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窮者的後代依然貧窮,富者的子女仍舊富足。只有33位出身於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實現了底層逆襲,在二十多歲時步入了高收入群體。而那些家庭本來就比較富裕的孩子,只有19位在成年後掉入了貧困階層。

也就是說,階層逆襲或者沉淪的比例僅為6.5%。

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現在的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辦公室的白領們自以為自己的表現優於自己的父母,其實這不過是經濟結構轉型造成的誤會而已。那些在公司的格子間裡面哼哧哼哧做PPT的那些人,和當年踩著縫紉機的女工們,其實沒有本質區別。”

這麼一想,真是讓人感到更絕望。

可是,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

我想分享一段《女王的教室》臺詞。

學生問:“既然你說讀書成績好,以後進入多好的公司、賺多少錢一點意義都沒有,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

女教師回答: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做的事,今後你會碰到很多很多你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也會碰到很多你覺得很美好很開心的或很不可思議的事,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人,自然的想瞭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畜生都不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瞭解還能做什麼呢?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你們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這麼一想,頓時覺得每一個埋頭苦讀的窮孩子,都值得被鼓勵。不管是曾經的你我,還是雲南魯甸那個穿著單薄、冒著大雪去上學的冰花男孩。

3

有段時間,“鳳凰男”成為人們討伐的對象,甚至有人喊出了“寧死不嫁鳳凰男”的口號。

很多都市女性去相親,若對方是從農村突圍到城市來的男性,就傾向於先給他們打上“雞賊鳳凰男”的標籤,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家裡窮、底子薄,家庭關係複雜,反哺家庭的壓力大,思想上重男輕女…….儼然他們是一種瘟疫,是女性擇偶時首先要避開的雷區。

郭曉冬和劉若英曾經演過一部講述“鳳凰男”和“孔雀女”結婚過日子的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講述了鳳凰男遇到的婚姻問題。

很多女性看完以後,說農村和城市之間就是有一道鴻溝,不信你看看電視劇裡面男主角何建國和城市女顧小西的婚姻,就能想到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嫁給了那個人,就等於嫁給了他家的社會關係的總和,要一輩子煩惱。

郭曉冬本人也是個出身農村的鳳凰男,考上了北電之後,高額的學費令他在打電話告訴哥哥這個好消息時,說的竟然是“事情不好了,考上了”。

郭曉冬回憶說:“我哥說你必須去考大學,家裡的所有事情,包括後來我讀大學的時候,家裡所有的事情你不要管,一切有我來頂著。學費確實非常困難,第一年的學費就一萬塊錢,家裡的存摺總共是4000塊錢,全取出來了,剩下的我也不知道我哥在哪兒給我搞到的,我就拿著這些錢去了。讀大學時經濟上依然非常困難,每個週末都回去我哥哥那邊吃頓飯,他也沒有什麼錢,但都會給我一百塊兩百塊。我能夠有今天跟我哥的支持是絕對分不開的。”

▲郭曉冬的哥哥郭曉峰也很帥的

郭曉冬後來還是在演藝圈拼殺出來了一條路。

不可否認,的確有一些從農村突圍出來的男人,會缺乏界限感,會有比較嚴重的男權思想,會把伴侶推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可這只能代表他個人,不能代表整個群體。

我認識的很多鳳凰男和鳳凰女,在處理婚姻和家庭關係時非常得體,能給伴侶帶來非常幸福的生活。

一個人能從底層奮鬥起來的概率並不是很高,他們能走到這一步,大多數是因為夠有悟性,活得比較拎得清,也是更懂得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並不是所有的鳳凰男(女)都會把家庭關係搞得一團糟,相反,他們的奮鬥和擔當,令人感動。

那些從小養尊處優的人,也有把家庭關係處理成一團漿糊的。

什麼事都不該一概而論。

說到底,人們對鳳凰男(女)產生刻板印象,給他們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不過是出於對窮的恐懼吧?

富二代殺妻案發生時,也不見幾個人呼籲女孩子不要嫁給富二代,甚至大家都認為那只是個案,依然要爭先恐後往豪門裡鑽。兩相對比,暴露出來的,不過就是我們不願意承認的嫌貧愛富心理。

窮,或者窮過,在我們的社會都會成為一種原罪。人們會同情窮孩子的遭遇,但也會對他們保持警惕。

可我覺得,真正該警惕的,不是窮,而是懶,是人品不行、素質低劣。

每個人都應該要自律、自省、自尊、自愛,不管自己身處哪種階層,不管有沒有逆襲的可能,都要拿出做人的自尊和責任感,讓自己活成大寫的人。

給一個群體貼標籤,放到哪個時代、哪個地域都不大科學。標籤是屬於個體的,不該屬於群體的。

窮孩子已經很難,窮過的孩子也不容易,只希望我們這個社會對他們的歧視、成見能少一些,關愛、幫扶能多一些吧。

那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圓上的一條切線。

我不想過我爸媽那樣的生活,所以拼命跑,使勁跑,甩開膀子跑,跑到飛快,跑到超越我的父母,跑到他們再也無法掌控我,快到一定速度,我就成功掙脫了那個圓,騰飛出去,成為了一條切線。

當這條切線回首看那個圓時,她無奈地發現:父母只能一直在那個圓裡奔跑,而且沒有再跑出那個圈圈的可能。所不同的是,因為生活境況的改善,那個圓圈的半徑變大了一些。

現在,你只能有心無力地、內心悲涼地,看他們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因為你再怎麼努力,可能也沒法把他們拉出既定思維的框框。

這種悲涼,不一定跟物質有關,有時候跟家人的思維有關。他們把窮人思維用在家庭人際關係上,也會給你帶來非常大的困擾。而這些,也是每一個好不容易突圍出來的寒門貴子,需要背負的一部分。

2

近日,一張男孩站在教室中頭髮眉毛結出"冰花"的照片走紅。

男孩是雲南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學生,家距離學校4.5公里。

當天是期末考試第一天,他在零下九度的氣溫中,走了一個多小時到學校,臉蛋凍得通紅,頭髮眉毛沾滿冰霜。

網友說,那麼冷的天,他穿得那麼單薄,這手看著心疼得想哭。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副情形離自己很遙遠,自己活一輩子都沒機會見過,但在我小時候,我身邊很多小夥伴真的就是這樣子的。

他們沒有厚衣服穿,沒有地方去洗澡,沒錢買牙刷牙膏,鉛筆用禿了換上個筆套繼續用.....

物質上的貧乏還是其次的,一般窮的家庭總會有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問題侵蝕你的心靈。比如,越是窮的家庭,越有可能內耗,家人可能越不開明、越不好相處,甚至,心理有問題、疾病。

也正是因為我知道,到今天中國依然有大量這樣的孩子存在,而且他們想要實現逆襲比我二十多年前更加艱難,所以發誓一定要把我們小範圍內組織進行的草根助學活動進行下去,進行到我實在動不了的那一天。

在中國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的確有一段靠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的黃金年代,但是這段黃金年代即將成為歷史,落後地區和大城市在基礎教育上的差距是在不斷拉大的。

最貧困地區的孩子,想要實現逆襲,越來越難。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記錄了對790個孩子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

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窮者的後代依然貧窮,富者的子女仍舊富足。只有33位出身於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實現了底層逆襲,在二十多歲時步入了高收入群體。而那些家庭本來就比較富裕的孩子,只有19位在成年後掉入了貧困階層。

也就是說,階層逆襲或者沉淪的比例僅為6.5%。

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現在的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辦公室的白領們自以為自己的表現優於自己的父母,其實這不過是經濟結構轉型造成的誤會而已。那些在公司的格子間裡面哼哧哼哧做PPT的那些人,和當年踩著縫紉機的女工們,其實沒有本質區別。”

這麼一想,真是讓人感到更絕望。

可是,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

我想分享一段《女王的教室》臺詞。

學生問:“既然你說讀書成績好,以後進入多好的公司、賺多少錢一點意義都沒有,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

女教師回答: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做的事,今後你會碰到很多很多你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也會碰到很多你覺得很美好很開心的或很不可思議的事,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人,自然的想瞭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畜生都不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瞭解還能做什麼呢?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你們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這麼一想,頓時覺得每一個埋頭苦讀的窮孩子,都值得被鼓勵。不管是曾經的你我,還是雲南魯甸那個穿著單薄、冒著大雪去上學的冰花男孩。

3

有段時間,“鳳凰男”成為人們討伐的對象,甚至有人喊出了“寧死不嫁鳳凰男”的口號。

很多都市女性去相親,若對方是從農村突圍到城市來的男性,就傾向於先給他們打上“雞賊鳳凰男”的標籤,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家裡窮、底子薄,家庭關係複雜,反哺家庭的壓力大,思想上重男輕女…….儼然他們是一種瘟疫,是女性擇偶時首先要避開的雷區。

郭曉冬和劉若英曾經演過一部講述“鳳凰男”和“孔雀女”結婚過日子的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講述了鳳凰男遇到的婚姻問題。

很多女性看完以後,說農村和城市之間就是有一道鴻溝,不信你看看電視劇裡面男主角何建國和城市女顧小西的婚姻,就能想到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嫁給了那個人,就等於嫁給了他家的社會關係的總和,要一輩子煩惱。

郭曉冬本人也是個出身農村的鳳凰男,考上了北電之後,高額的學費令他在打電話告訴哥哥這個好消息時,說的竟然是“事情不好了,考上了”。

郭曉冬回憶說:“我哥說你必須去考大學,家裡的所有事情,包括後來我讀大學的時候,家裡所有的事情你不要管,一切有我來頂著。學費確實非常困難,第一年的學費就一萬塊錢,家裡的存摺總共是4000塊錢,全取出來了,剩下的我也不知道我哥在哪兒給我搞到的,我就拿著這些錢去了。讀大學時經濟上依然非常困難,每個週末都回去我哥哥那邊吃頓飯,他也沒有什麼錢,但都會給我一百塊兩百塊。我能夠有今天跟我哥的支持是絕對分不開的。”

▲郭曉冬的哥哥郭曉峰也很帥的

郭曉冬後來還是在演藝圈拼殺出來了一條路。

不可否認,的確有一些從農村突圍出來的男人,會缺乏界限感,會有比較嚴重的男權思想,會把伴侶推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可這只能代表他個人,不能代表整個群體。

我認識的很多鳳凰男和鳳凰女,在處理婚姻和家庭關係時非常得體,能給伴侶帶來非常幸福的生活。

一個人能從底層奮鬥起來的概率並不是很高,他們能走到這一步,大多數是因為夠有悟性,活得比較拎得清,也是更懂得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並不是所有的鳳凰男(女)都會把家庭關係搞得一團糟,相反,他們的奮鬥和擔當,令人感動。

那些從小養尊處優的人,也有把家庭關係處理成一團漿糊的。

什麼事都不該一概而論。

說到底,人們對鳳凰男(女)產生刻板印象,給他們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不過是出於對窮的恐懼吧?

富二代殺妻案發生時,也不見幾個人呼籲女孩子不要嫁給富二代,甚至大家都認為那只是個案,依然要爭先恐後往豪門裡鑽。兩相對比,暴露出來的,不過就是我們不願意承認的嫌貧愛富心理。

窮,或者窮過,在我們的社會都會成為一種原罪。人們會同情窮孩子的遭遇,但也會對他們保持警惕。

可我覺得,真正該警惕的,不是窮,而是懶,是人品不行、素質低劣。

每個人都應該要自律、自省、自尊、自愛,不管自己身處哪種階層,不管有沒有逆襲的可能,都要拿出做人的自尊和責任感,讓自己活成大寫的人。

給一個群體貼標籤,放到哪個時代、哪個地域都不大科學。標籤是屬於個體的,不該屬於群體的。

窮孩子已經很難,窮過的孩子也不容易,只希望我們這個社會對他們的歧視、成見能少一些,關愛、幫扶能多一些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