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程炳皓:中專生借互聯網“逆襲”

不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創業者, 在歷史的洪流裡, 大多都逃不過大浪淘沙的命運, 不是被沖刷殆盡就是被逐漸淡忘。

受進軍區塊鏈資訊的影響,

沉寂已久的人人網得以“復活”, 創始人陳一舟也順勢重回大眾視野, 此時此刻不禁讓人想起他昔日的老對手程炳皓。

真假開心網的“恩怨”

程炳皓與陳一舟的“恩怨”始于開心網功能變數名稱的“搶注”。 2007年底, 程炳皓從新浪辭職, 拿著自己的全部家當300萬元, 帶著6個人的技術團隊成立了開心網。

“開心網”這個名字在他離開新浪前就已經想好了, 創辦的初衷也很簡單, 就是那段時間他過得有點鬱鬱不得志, 希望做一個這樣的網站讓大家在交流中真的能夠得到開心。

“我覺得人不應該把自己的快樂寄託在一個目標的實現上。 生活中充滿了抱怨、壓力、猜疑, 搞得很不愉快, 人儘量讓自己是開心的。 ”他說。

這20萬美元對於開心網這家初創公司來說是一筆鉅款,

相當於他創業資金的一半, 那300萬元人民幣可是他在新浪工作9年的血汗錢, 無論如何不捨得這樣砸錢。

技術出身的他始終認為, 300萬元人民幣花錢買伺服器沒什麼可說的, 但用在買功能變數名稱上就不划算。 更何況那時候開心網不做市場推廣和宣傳, 主要靠用戶去發展用戶。

不管他們怎麼還價都沒有用, 對方始終不肯讓步。 於是, 程炳皓立刻決定不買, 自己回頭註冊了一個功能變數名稱叫開心001(kaixin001.com)。 2008年3月份開心網推出, 沒多久用戶數激增, 一下子發展到400萬註冊用戶。

隨著用戶數的增長, 那300萬元分分兩次買了100台的伺服器, 到買第200台伺服器的時候, 程炳皓還一度把自己家的房產證押上。

俗話說“樹大招風”, 剛冒出頭的開心網這時引起財大氣粗的陳一舟注意, 他自然毫不吝惜地砸下20萬美元買下開心網的功能變數名稱。 對於陳一舟的這個舉動, 起初程炳皓也沒有太在意, 一度以為是小公司買下的。

後來人人網對開心網進行了一系列狙擊, 最高峰時造成開心網流失3000萬用戶。 在2009年真假開心網爭鬥得最激烈, 程炳皓對陳一舟的行為勃然大怒, 曾經向媒體表示陳一舟就是一個投機分子, 忙於炒股做空而不是產品。

隨後他決定起訴陳一舟的千橡互動, 在準備起訴前出於道義, 他跑到陳一舟的辦公室意圖進行最後一次談判。 程炳皓當場表示只要千橡互動馬上停止使用‘開心網’這一名字, 那麼雙方一笑泯恩仇,

做和平競爭的夥伴。

然而, 陳一舟明確, “這不可能。 ”就此雙方沒有談攏, 走司法程式解決。 後來法院判決千橡集團停止使用“開心網”名稱並向開心網賠40萬。

耐人尋味的是, 就在判決出來的當天, 陳一舟在其博客上撰寫和程炳皓的故事, 稱在探索SNS路途上對方是其欽佩的競爭對手, 並表示“相逢一笑泯恩仇”。

中專生打拼的日子

開心網當初是以“黑馬”的姿態跑出來的, 然而從2010年開始SNS光環散去, 幾乎所有的SNS類網站都開始走向下坡路, 開心網自然也不能倖免。

僅僅一年的時間, 開心網全球排名由第107位下跌到235位。 2013年程炳皓被評選為年度最差的CEO, 雖然名號不太光彩, 但總算還有人關注。

然而到了2014年, 這個榜單上不再有他的名字了。

對此, 他不無苦澀地笑言, “公司一路下滑, 人們變得不再關注你, 你慢慢淡出了別人的視野。 ”

為了突出重圍, 他開始押寶在自己不愛的手游上, 其實他本人能玩上手的頂多是俄羅斯方塊一樣的小遊戲。 所幸的是, 開心網憑藉手遊終於開始賺錢, 到了2015年, 其遊戲業務獲得了比較多的利潤。

出乎意料的是程炳皓選擇了在這個時候離開公司。 2016年7月, 程炳皓宣佈離開開心網, 同時連續發表兩篇文章《再見, 開心網和開心人》以及《八年開心》, 對自己創辦開心網的八年心路歷程做了一次總結。

他坦言自己“無法熱愛網遊, 無法像很多人那樣真心享受平行世界的樂趣, 也自然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遊戲設計師。 ”

其實他並不是第一次做出這種“急流勇退”的選擇, 當年他在新浪做到代理CTO(首席技術官)一職時,也還是選擇了離開。

要知道在IT圈裡新浪那時候可是個香餑餑,圍繞四周的都是碩士、博士,而他只能算是草根。出生在北京門頭溝的一戶普通人家,父親是工人,母親是農民。既沒有亮眼的學歷,也沒有顯赫的背景,只是一個中專畢業的普通人。

當年為了滿足父母“擺脫農村戶口,成為一名城裡人”的願望,他放棄讀高中考大學,去了一所中專學校攻讀核化學。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中專最後一年,他無意中選修了一門新課程——BASIC語言,突然感覺如魚得水,立志要成為一個頂尖的程式師。單純的他認為,“程式師是非常單純的人,寫程式不複雜,複雜的是這個世界。”哪裡會想到若干年後自己會捲入無窮盡的風波。

畢業後,他前前後後換過好幾家公司,終於在1998年幸運地進入新浪,成為一名小程式師。在新浪的那九年,可以用“捨命搏殺”來形容。

也因為這種忘我的狠勁,他的晉升之路極度順暢,從一個中專畢業的小程式師到搜尋引擎製作總監只用了一年時間。隨後擔任過產品部總監、無線技術部副總經理、企業服務副總經理等職,離開時已經一躍成為新浪網的技術掌舵者。

在2003年新浪決定在搜尋引擎市場東山再起時,程炳皓全程投入,為此還罹患了嚴重的乾眼症,眼睛一度看不清字,一進辦公室心跳就會加速不止。

然而,2006年底新浪高層決定終止由程炳皓帶領開發的搜尋引擎“愛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他日後離職的導火線,“我已經做到自己的極致了,是公司從戰略上考慮終止了這個項目,這讓我體會到了在一個大公司裡創新的困難。這條路被堵死了,那我只好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實際上,這已經是新浪第二次終止搜尋引擎業務,當時也是由他負責。如此接二連三的“不自由”,讓他對大公司產生了厭倦感,去意已生,自然不會多做停留。

人生的路看似偶然,其實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潛藏著一定的必然性,程炳皓的人生如此,你我亦然。

作者:唧唧

當年他在新浪做到代理CTO(首席技術官)一職時,也還是選擇了離開。

要知道在IT圈裡新浪那時候可是個香餑餑,圍繞四周的都是碩士、博士,而他只能算是草根。出生在北京門頭溝的一戶普通人家,父親是工人,母親是農民。既沒有亮眼的學歷,也沒有顯赫的背景,只是一個中專畢業的普通人。

當年為了滿足父母“擺脫農村戶口,成為一名城裡人”的願望,他放棄讀高中考大學,去了一所中專學校攻讀核化學。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中專最後一年,他無意中選修了一門新課程——BASIC語言,突然感覺如魚得水,立志要成為一個頂尖的程式師。單純的他認為,“程式師是非常單純的人,寫程式不複雜,複雜的是這個世界。”哪裡會想到若干年後自己會捲入無窮盡的風波。

畢業後,他前前後後換過好幾家公司,終於在1998年幸運地進入新浪,成為一名小程式師。在新浪的那九年,可以用“捨命搏殺”來形容。

也因為這種忘我的狠勁,他的晉升之路極度順暢,從一個中專畢業的小程式師到搜尋引擎製作總監只用了一年時間。隨後擔任過產品部總監、無線技術部副總經理、企業服務副總經理等職,離開時已經一躍成為新浪網的技術掌舵者。

在2003年新浪決定在搜尋引擎市場東山再起時,程炳皓全程投入,為此還罹患了嚴重的乾眼症,眼睛一度看不清字,一進辦公室心跳就會加速不止。

然而,2006年底新浪高層決定終止由程炳皓帶領開發的搜尋引擎“愛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他日後離職的導火線,“我已經做到自己的極致了,是公司從戰略上考慮終止了這個項目,這讓我體會到了在一個大公司裡創新的困難。這條路被堵死了,那我只好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實際上,這已經是新浪第二次終止搜尋引擎業務,當時也是由他負責。如此接二連三的“不自由”,讓他對大公司產生了厭倦感,去意已生,自然不會多做停留。

人生的路看似偶然,其實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潛藏著一定的必然性,程炳皓的人生如此,你我亦然。

作者:唧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