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億歐智庫丨分析師推薦:書籍《智能時代》

圖片來自“123rf.com.cn”

《智慧時代》作者是吳軍博士, 他于2002年加入穀歌公司, 2010年加盟騰訊公司, 出任負責搜索和搜索廣告的副總裁。 2012-2014年回到谷歌,

領導電腦自動問答專案。 正是多年的大資料和機器智慧的一線實踐經驗, 使得吳軍能對大資料帶來的改革具有前瞻性。

書中作者以技術和思維方式是兩條主線, 深入淺出的講解了人工智慧和大資料, 這兩線看似獨立, 其實相輔相成顯示出作者的觀點——技術的進步會帶來思維的轉變, 而思維的轉變會推動技術的進步。 筆者梳理的核心觀點如下: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資料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

本書並沒有將重點著力於技術的深入講解, 而是以歷史思維的發展帶出技術的發展趨勢, 以產業為依託解釋了人工智慧的作用。 作者首先講述了什麼是資料, 從而引入大資料。 把資料問題轉變為智慧問題, 最早的人工智慧是“飛鳥派”,

它們以類比人腦的思維方式讓電腦獲得人工智慧, 而多年來的發展發現這種思維方式進展緩慢, 繼而由通信學家賈裡尼克教授帶來了改變——變人工智慧問題為資料問題, 人工智慧之所以發展至今, 正是由於資料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 既然大資料那麼重要, 那麼究竟什麼是大資料?是不是大量的資料就是大資料呢?書中給了我們答案, 只有大量、多維度、及時的資料才是大資料。

用強相關關係替代因果關係

大資料時代的到來, 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從牛頓時期微積分的發明到工業革命帶來的機械思維, 這些思維都顯示著因果關係的重要性, 那麼, 假如我們不確定因果關係呢?資料所包含的資訊可以為我們消除不確定性,

人們不再通過預設結果推出原因這種方式得出結論, 不再追溯其中的因果關係, 而是通過對資料與資料之間的強相關關係直接得出結論, 這種由強相關關係替代因果關係的思維方式使得人們在遇到不確定性時資料為我們提供解決方法。

重新認識窮舉法

筆者認為, 另一種思維方式的改變是對窮舉法的重新認識, 從牛頓到笛卡爾, 他們無一不在尋找一種普遍的規律, 然而普遍規律總會出現意外, 而大資料的完備性, 使得窮舉法能覆蓋全集, 方便對特殊事件進行特殊處理, 這是機械思維做不到的。

本書的最後, 作者循著“現有產業+新技術=新產業”的理論, 得出人工智慧在社會各產業都將產生影響,

大資料和智慧時代已經來臨, 它們正在全面的改革人類社會。 這些對未來的展望, 都使筆者感覺到:面對這場智慧革命, 個人、企業甚至國家都面臨著選擇:或者成為2%的人, 或者被改革的浪潮淘汰出局。

35

5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