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別人造機器人,這些矽谷大佬忙著研究腦機介面,他們在害怕什麼?

人工智慧時代, 大部分科學家和公司都在忙著“讓機器更加智慧”, 然後興奮得在公開場合分享著自己的進展。 因此, 我們看到了機器人的一步步進化:

機器人變得越來越智慧, 越來越像人類, 開始具備語言表達以及面部識別能力, 學會了與人類對話, 聽從人類的指令工作, 或者獨立進行工作。 機器越是智慧, 人工智慧威脅論的宣導者們越是恐慌, 越是科技發達的地方, 恐懼就會越多, 相比國內, 美國對人工智慧的恐懼程度會更高一些, 矽谷就聚集著這樣一群人工智慧威脅論堅持者!

最早的也是最出名的當屬人稱矽谷“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

還有被譽為當今最強大腦之一的霍金, 對人工智慧未來不確定而隱隱擔憂的比爾·蓋茨.......

可能是出於對人工智慧的反擊, 這些科技大佬最近紛紛醉心於研究腦機介面。

腦機介面的字面意思是人類大腦具備電腦介面, 實際上也確實是將電腦接入人腦。 方法是使用神經織網技術(neural lace)——在人類大腦中植入微型電極, 或者通過頭戴式腦電波測量裝置。

這個概念並不新鮮, 但過去很少被提起。 因為, 過去這種方式主要應用在醫療行業, 這是一種對神經損傷方面疾病的治療方法, 比如, 如果把這種晶片植入抑鬱症患者的腦中, 當患者出現情緒低落的狀況時, 大腦會發出一種特定的神經信號,

這些信號一旦被晶片捕捉到, 晶片便會立即發送治療性電脈衝, 讓患者振作起來。

頭戴式

現在, 馬斯克這群人想做的事情是將晶片植入人腦, 進而提升人類的智慧和記憶力, 相當於在人類大腦中安了一個“微型電腦”, 甚至可以讀取人腦思維。

這件事情遠沒有說起來這麼簡單, 很多大佬的公司都在嘗試。

初創公司Kernel正在開發腦部植入物, Facebook也有一個神秘的部門正在招募神經網路方向的科學家,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腦機科學-神經工程實驗室(BCI-NE Lab)也正在研究一種可以窺探人類做決定時的潛意識的腦機介面, 國內在這方面做的比較成功的是科大訊飛。

訊飛超腦

今年11月份, 科大訊飛發佈了“訊飛超腦計畫”的最新進展。 現場演示了如何通過腦電波來控制電器。 這是目前可捕捉到的腦機介面方面最成功的範例, 但要想達到馬斯克的期望, 還需要很久。

在腦機介面的訓練中, 機器事先知道所有答案, 而人類並不能完全確定所有答案, 當遇到人類無法決定的問題時, 腦機介面讓人們在不清楚答案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並將決定告知機器。

腦機介面如果被好好利用, 不僅在醫學領域, 在其他領域也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如果被錯誤利用, 將對人類造成毀滅性打擊, 因此現在很多人對於腦機介面的應用並不樂觀,

提出了很多道德層面的質疑。

尤為諷刺的是, 機器人本就是人類造出來方便生活所用, 如今, 人類卻要因為機器人的逐漸強大而另謀出路, 實在是有趣。

當機器人變得越來越強, 人類是否需要重新武裝自己呢?當人類的思維方式開始被監視, 這種變強大的方式可取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