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CES的AI時代:入口、網路與資料

2018年的CES展有些諷刺:號稱是AI智慧概念“最火”的一屆展會, 當地時間1月10日中午, 居然北廳和中廳突然遭遇停電近兩個小時——這個例外充分說明智慧AI的現實應用程度還不甚理想——以至於一次大雨造成的一個變壓器發生跳火, 都無法“自動負載和備用平衡”。

但是, AI的應用水準高低, 不妨礙人們對AI未來的想像。 而爭奪所謂領地主導權, 正是2018年CES展會, AI最大的看點。

機器視覺和機器聽覺的時代

首次推出智慧音箱的巨頭還包括了三星。 2017年, 阿裡也首次推出了智慧音箱產品。 該產品的“瘋狂程度”有點類似5年前的“智慧機上盒”:當時, 人們將智慧盒子看成:1.最差也會是“家庭娛樂內容聚類的平臺”;2.最好則可能是智慧家庭的入口與控制中樞。 因此, 盒子雖然價格低廉、且沒有入門門檻, 卻獲得了業內外巨頭的一致支持。

但是, 後來的實踐證明:1.智慧盒子作為“內容聚合”平臺, 很容易被電視機集成在內部;2.作為智慧家庭入口和中樞, 計算與通信性能沒問題——但是, 盒子缺乏交互性能。

而智慧音箱恰恰可以彌補以上兩個方面的不足。 一方面, 音箱系統的應用具有對電視而言的獨立性, 且電視機越來越薄、甚至出現了LG的柔性電視,

這些產品不在適合內部集成音箱功能。 另一方面, 智慧音箱可以集成觸控顯示和語音辨識功能、聲紋人物認證——這為人機對話提供了交互性。 同時, 在網路通信和計算性能上, 智慧音箱和智慧盒子沒有本質區別。

由此, 智慧音箱更可能成為一個獨立, 並具有交互媒介意義的“入口”。 所以, 智慧音箱正在成為AI時代的重要“戰略節點”, 各大廠商無不“爭先恐後”。

2018年CES展會, 以進一步豐富的智慧音箱應用為代表的機器聽覺, 甚至已經蓋過了過去三年都比較火熱的機器視覺:雖然有阿裡宣佈實現96%以上的首次“智慧城市探頭人物識別”這樣的技術進步, 但是, 似乎機器視覺並不太適合作為一個高頻度“人機入口”。

CES展會上, 機器視覺更多的被作為“被動功能”存在。 比如智慧城市中對罪犯的追蹤——他不需要被識別者的主動交互。 相反, 機器聽覺、語音語意技術則更具有“功能擴張性”。 首先, 對話溝通、長時間的交流, 本身就是一種樂趣、控制方式、資訊途徑、學習機會。 其次, 這種基於聲音的AI人機交互過程更為自由,

不需要視覺識別那樣的刻意的對準攝像頭。 第三, 麥克風的全向感知設計也要比攝像頭靈活, 音訊的處理負荷往往也小於視頻內容。

這些優勢已經使得爭奪語音語義技術的制高點成為AI行業的重大入口。 包括智慧音箱、智慧電視、智慧手機、智慧型機器人、智慧汽車都成為了語音技術的重心市場。

AI應用的系統競爭剛剛開始

智慧音箱是一個很不錯的產品:很實用(比如聽聽音樂、聊聊天、語音聽書);同時, 他又可以成為未來整個智慧體系的交互介面, 具有無窮想像力;更重要的是智慧音箱不需要很昂貴, 甚至可以很便宜……這是智慧音箱作為AI入口的主要優勢。

但是, 這些優勢的背後卻有一個基本的“商業模式問題”:入口註定“不怎麼值錢”, AI的真正商業價值在於其背後的巨大“應用體系與網路”。或者說,沒有後端系統,只有前端入口,依然不能成為行業巨頭。

所以,三星在CES展會推出了智慧駕駛系統和生態開放平臺。此前百度也做了類似的工作。作為汽車行業大佬的本田居然和阿裡聯姻、賓士則和全球語音大佬Nuance結盟、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路ChargePoint與亞馬遜Alexa語音攜手——這說明,單獨的聲音技術不能成為成功的AI;單獨的硬體廠商也不能玩轉AI。AI背後一定需要一個強大的系統。所以,智慧和互聯必然結對出現,對此的商業描述即是“生態”。

從消費者角度看,也不會希望家裡的電視機是一個體系的智慧、電燈是另一個體系的智慧、手機和轎車不能互聯、語音交互和觸控式螢幕之間不能溝通……消費者需要的是“一個方案全部搞定的簡潔AI”。這一點在CES展會上的表現則是“結盟”、“跨界合作”。或者說,每一個廠商都在試圖“圈定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加入“更大的勢力聯盟”。

2018年CES的AI熱度,不僅僅是技術進步、產品創新,更顯示出“畫圈圈的緊迫性”:廠商們必須盡力拿出馬上可用的產品與方案,提出可行的市場路徑,在未來的AI系統化對抗中佔領一席之地。這遠要比掌握一個小小的入口更為重要:因為,不能融入大生態的智慧電視、只能自己玩的智慧汽車,必然不會被消費者喜歡!

“巨頭亦無法通吃,不互聯即刻被淘汰”。這就是CES 2018所展示出的AI大場景:大家忙碌著在入口、體系、網路、實用場景之間對自己做出“定位”。而定位則是腳踏實地的真刀真槍較量的“第一步”。

穿透所有形式,AI本質是資料為王時代

CES 2018 AI的火熱,已經展示出未來智慧無處不在的現實。但是,產品和應用的展示,只不過是“AI”的面紗。智慧真正的面目是各種各樣的資料,以及對資料的處理機制!

提到更多的資料,第一個問題即是存儲。雲技術和存儲技術的發展依然是CES展會中AI行業離不開的主題。實際上,任何AI巨頭,或者自己就是雲存儲廠商,或者已經與一個雲存儲廠商結盟,更或者正在建設自己的大資料中心。

資料帶來的第二問題是通信。所以,AI和智慧產業無一不對5G技術感興趣。某種意義上廠商們現在的2020願景,不僅是AI的願景,也是5G技術初步商用化的願景。二者呈現出相輔相成同步發展的態勢。

關於資料的第三個問題是計算與處理。包括新的CPU產品,例如英偉達“有史以來最大個的SOC”,或者寒武紀的神經元處理器等等,CES 2018展會,在計算上對AI的佈局已經非常全面和成熟。穀歌的參展,更是將“阿爾法狗”的餘威帶來,顯示了數學演算法對於AI的重要意義。

此外,資料的另兩層意義一樣重要:一個是獲取,例如各種感測器、機器視覺、機器聽覺、機器觸覺,都是CES展會的亮點;第二則是輸出,包括聲音、畫面兩個傳統應答系統,也包括攝像頭旋轉、燈光明暗調節這樣的“任務動作”。後者在CES上最大的表現是,所有汽車廠商都已敲定語音和車載顯示兩大系統的“未來時間表”。

當然,除了正向邏輯的思考外,關於資料還有一個逆向的商業問題,即安全。AI和智慧越是發達,資料規模越是龐大,“人和人的生活”的資料化比例越是增長,資料安全可引發的危害越是嚴重,並具有社會性威脅。這方面需要技術的力量,例如CES上三星的智慧安全解決方案,也需要立法的力量——後者不是CES的主題,卻與AI緊密相關。

總之,2018年的CES展會就是為AI而生的。甚至可以想像,接下來三四年的CES展會AI都會是最大的話題。這是時代性的歷史里程碑,繞不過去,只能去適應。顯示行業亦複如是——事實上,顯示行業的認知更為“自信”。作為重要的資料載體,無論是工程、商用、家用,還是部件產品,AI至少為顯示行業提供了“規模翻番”的巨大利基。

AI的真正商業價值在於其背後的巨大“應用體系與網路”。或者說,沒有後端系統,只有前端入口,依然不能成為行業巨頭。

所以,三星在CES展會推出了智慧駕駛系統和生態開放平臺。此前百度也做了類似的工作。作為汽車行業大佬的本田居然和阿裡聯姻、賓士則和全球語音大佬Nuance結盟、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路ChargePoint與亞馬遜Alexa語音攜手——這說明,單獨的聲音技術不能成為成功的AI;單獨的硬體廠商也不能玩轉AI。AI背後一定需要一個強大的系統。所以,智慧和互聯必然結對出現,對此的商業描述即是“生態”。

從消費者角度看,也不會希望家裡的電視機是一個體系的智慧、電燈是另一個體系的智慧、手機和轎車不能互聯、語音交互和觸控式螢幕之間不能溝通……消費者需要的是“一個方案全部搞定的簡潔AI”。這一點在CES展會上的表現則是“結盟”、“跨界合作”。或者說,每一個廠商都在試圖“圈定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加入“更大的勢力聯盟”。

2018年CES的AI熱度,不僅僅是技術進步、產品創新,更顯示出“畫圈圈的緊迫性”:廠商們必須盡力拿出馬上可用的產品與方案,提出可行的市場路徑,在未來的AI系統化對抗中佔領一席之地。這遠要比掌握一個小小的入口更為重要:因為,不能融入大生態的智慧電視、只能自己玩的智慧汽車,必然不會被消費者喜歡!

“巨頭亦無法通吃,不互聯即刻被淘汰”。這就是CES 2018所展示出的AI大場景:大家忙碌著在入口、體系、網路、實用場景之間對自己做出“定位”。而定位則是腳踏實地的真刀真槍較量的“第一步”。

穿透所有形式,AI本質是資料為王時代

CES 2018 AI的火熱,已經展示出未來智慧無處不在的現實。但是,產品和應用的展示,只不過是“AI”的面紗。智慧真正的面目是各種各樣的資料,以及對資料的處理機制!

提到更多的資料,第一個問題即是存儲。雲技術和存儲技術的發展依然是CES展會中AI行業離不開的主題。實際上,任何AI巨頭,或者自己就是雲存儲廠商,或者已經與一個雲存儲廠商結盟,更或者正在建設自己的大資料中心。

資料帶來的第二問題是通信。所以,AI和智慧產業無一不對5G技術感興趣。某種意義上廠商們現在的2020願景,不僅是AI的願景,也是5G技術初步商用化的願景。二者呈現出相輔相成同步發展的態勢。

關於資料的第三個問題是計算與處理。包括新的CPU產品,例如英偉達“有史以來最大個的SOC”,或者寒武紀的神經元處理器等等,CES 2018展會,在計算上對AI的佈局已經非常全面和成熟。穀歌的參展,更是將“阿爾法狗”的餘威帶來,顯示了數學演算法對於AI的重要意義。

此外,資料的另兩層意義一樣重要:一個是獲取,例如各種感測器、機器視覺、機器聽覺、機器觸覺,都是CES展會的亮點;第二則是輸出,包括聲音、畫面兩個傳統應答系統,也包括攝像頭旋轉、燈光明暗調節這樣的“任務動作”。後者在CES上最大的表現是,所有汽車廠商都已敲定語音和車載顯示兩大系統的“未來時間表”。

當然,除了正向邏輯的思考外,關於資料還有一個逆向的商業問題,即安全。AI和智慧越是發達,資料規模越是龐大,“人和人的生活”的資料化比例越是增長,資料安全可引發的危害越是嚴重,並具有社會性威脅。這方面需要技術的力量,例如CES上三星的智慧安全解決方案,也需要立法的力量——後者不是CES的主題,卻與AI緊密相關。

總之,2018年的CES展會就是為AI而生的。甚至可以想像,接下來三四年的CES展會AI都會是最大的話題。這是時代性的歷史里程碑,繞不過去,只能去適應。顯示行業亦複如是——事實上,顯示行業的認知更為“自信”。作為重要的資料載體,無論是工程、商用、家用,還是部件產品,AI至少為顯示行業提供了“規模翻番”的巨大利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