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化瓷“內冷外熱”市場格局漸被打破,精品可送保利翰海

保利瀚海除了瓷器字畫, 也徵集竹雕木雕佛像等, 以及珠寶手錶等貴重精品, 歡迎藏友有需要聯繫。

本公司專業承接徵集北京保利瀚海2018年春拍藏品, 美國繆斯拍賣藏品, 必須經過我們和保利的初審複審, 要求明清官窯精品, 字畫古籍。

提前說幾點, 徵集只徵集明清官窯, 字畫古籍等精品

送的就是你知道那個保利瀚海, 不會忽悠你送亂七八糟的香港保利香港瀚海之類的

需要經過我們和保利瀚海的初審才行

有較低費用, 無流拍費, 無鑒定費, 送不進去全額退款。

本人不代表我個人送, 是代表我們公司送,

有正規資質合同, 如果不放心, 歡迎去警察局備案。

別自己不能送就聲稱所有人都不能送, 謝謝。 有想瞭解詳情, 歡迎關注小編會回復

德化, 地處福建省中部, 是我國三大古瓷都之一, 也是我國十大主要陶瓷產區之一。 德化瓷燒制技藝是一種以高嶺土為原料的制瓷工藝,

其製作技法多樣, 題材廣泛, 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德化瓷因其潔白如玉、溫潤典雅的特色而享有“中國白”的美譽, 也被稱為“東方藝術珍寶”。

歷史源流

德化瓷標誌性的瓷雕技藝始于宋代, 是為適應宗教文化需要發展而成的陶瓷藝術品種。 到明代, 德化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以瓷質溫潤細膩、晶瑩剔透, 瓷塑精緻典雅、巧奪天工等特點著稱於世。

明末清初, 德化瓷進入鼎盛時期, 晚清以後式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德化瓷獲得新生, 新秀輩出、綿延興盛, 與建白瓷、高白瓷一道, 被譽為現代中國瓷壇的“三朵金花”, 產品遠銷五大洲。

圖2 原礦石(攝影:王錚)

圖3 製作工具(攝影:王錚)

工藝流程

德化瓷的製作大致分為成型、上釉、燒制三大步驟。 其中, 成型工藝分為兩種:一種是選用優質的高嶺土直接塑造成型, 此法適用於高度在10釐米以下的小件;另一種是翻制模具後再注漿或拓印成型, 此方法適合造型繁複、形體較大的器物。 成型後, 待土坯乾燥度合適時, 工匠視需要決定是否上釉。 上釉完成後則進入最後一個步驟, 入窯燒制, 即置於攝氏一千多度的高溫中燒制出成品。

整個製作工藝, 從主體造型設計、細節刻劃到局部裝飾的完成, 無不體現匠人的扎實功底、獨到審美和精湛技藝。

圖5 柯國鎮作品《鯉魚觀音》(攝影:王錚)

主要題材

德化瓷題材豐富。宋至明時期,多取材於民間信仰,如來、觀音、王母、壽星等為常見內容。明清以來,取材範圍更為廣泛,涵蓋神話故事(如牛郎織女、嫦娥奔月)、歷史人物(如屈原、蘇武、貂蟬)、戲劇故事(如梁祝、黛玉葬花)等諸多內容。此外,還涉及動物、盆梅及花鳥等。值得一提的是,德化瓷雕中的觀音,有72種姿態造型、大小規格200多種,是其傳統產品中的代表品種。

圖6 鄭少偉作品《童子拜觀音》(攝影:王錚)

藝術特徵

德化有著豐富的瓷土礦藏和眾多溪流,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瓷雕工藝的生髮和傳承提供了保障。自宋代形成以來,歷代能工巧匠利用這種帶有強烈陰柔美感的獨有瓷質,發揮他們的“遷想妙得”和高超技藝,不斷追求材質、題材和技藝的完美結合,使德化瓷形成了自身獨有的藝術特徵。

圖7 李甲棧作品《坐蓮撚珠觀音》(攝影:王錚)

在形象刻劃上,德化瓷吸收了石窟藝術的養分,衣紋處理則深得中國畫以線造型的神韻,綜合石刻、木雕、泥塑等多門類技法特點,將雕塑美和材質美完美融合,作品氣勢縱橫、節奏頓挫、疏密有致。

在技法應用上,明代德化瓷大師何朝宗在前人經驗基礎上,開創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貼的八字技法,沿用至今。在創作中,工匠充分利用瓷土的可塑性,裝飾和刻劃並用,將工藝美與材質美融為一體,注重人物整體造型的同時,強調內心世界的刻劃,靜中有動,形神兼備,賦予作品以感染力。

圖8 龍建勝作品《瀧見觀音》(攝影:王錚)

在瓷胎質地上,德化瓷瓷質細密,透光度好,燒成後玻璃相較多,為其他地區白瓷所不及。釉色白如凝脂,光潤明亮。在光照下,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有“象牙白”“鵝絨白”的美譽。

匠心傳承

在德化瓷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眾多傑出的藝術大師。從明代的何朝宗,至晚清的蘇學金,一代代匠人銳意創新,為德化瓷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49年以後,名手輩出,推動德化瓷藝術綿延興盛。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特別注重相關人才的培養和發掘,蘇清河(已故)、邱雙炯兩人分別於2007年、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德化瓷燒制技藝綿延千年,經久不衰,其珍品藏於中外各大博物館,對於研究、瞭解、弘揚中國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及友好往來,具有重要意義。在德化瓷燒制技藝的傳承過程中,德化窯爐對中外窯爐改革和窯業技術進步起過推動作用,尤其是它的燒成技術、窯爐結構、坯釉配方等,成為國內外專業人士不遺餘力潛心研究的課題,它所達到的藝術高度,以及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垂范後人,成為競相追求的目標。

從2014年秋拍到2015年春拍表現情況來看,某些瓷器品類明清官窯整體表現欠佳,宋代官窯似乎成了市場熱點,高古瓷市場行情呈現逆勢上揚的趨勢。那麼德化瓷是否存在這一情況?近幾年來德化瓷市場行情表現如何?是否還保持著“內冷外熱”的市場格局?德化瓷哪些品類市場表現比較突出?德化瓷收藏投資未來前景如何?

德化瓷塑佛像

從2014年秋拍到2015年春拍表現情況來看,某些瓷器品類明清官窯整體表現欠佳,宋代官窯似乎成了市場熱點,高古瓷市場行情呈現逆勢上揚的趨勢。那麼德化瓷是否存在這一情況?近幾年來德化瓷市場行情表現如何?是否還保持著“內冷外熱”的市場格局?德化瓷哪些品類市場表現比較突出?德化瓷收藏投資未來前景如何?

德化白瓷海外收藏豐富

中拍協藝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幼錚在其《中國德化白瓷研究》一書中稱,由於德化瓷本身巨大的藝術價值和日益展現的藝術魅力,使得其在歐洲、亞洲的收藏活動持久不衰。在我國,有關德化瓷器的收藏記錄開始於明代,但收藏始終沒有形成風尚。國外的收藏家,甚至是皇室成員,對德化白瓷的收藏活動較之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歐洲對德化白瓷的研究早在三百年前就已開始。所以,現存歷代德化白瓷的精品,大部分為國外博物館藏品和私人收藏品。

關於德化瓷海外收藏情況,劉幼錚在《中國德化白瓷研究》一書中也有詳細介紹:英、美、法、德等歐美國家的許多博物館都收藏有德化瓷,有些博物館還收藏頗豐,例如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有德化瓷器達兩千件之多,且多有頂級藏品在其中。除了歐美之外,在亞洲也收藏有眾多的德化瓷器。在日本,德化瓷簫現在在日本根箱神社作為“國寶”保存。此外,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出光美術館等也都有德化瓷的收藏……

德化瓷市場“內冷外熱”情況有所改變

對於一些瓷器品類的高古瓷作品市場行情逆勢上揚的現象,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表示,雖然現在某些陶瓷種類的高古瓷有著出色的市場表現,但對於德化瓷來說,總體來看還是明清的德化瓷作品拍賣價格高於宋代的德化瓷作品。“歷史上德化瓷大多出口至國外,許多德化瓷精品被海外的博物館和藏家所收藏,海外對德化瓷的認識比較早,他們對德化瓷的研究也很深入,所以在過去的十來年中,海外市場的德化瓷拍賣價格要高於國內市場的拍賣價格,德化瓷的市場投資也曾存在內冷外熱的情況。”鄭炯鑫對記者說道。

但鄭炯鑫強調,隨著國內對德化瓷研究的逐漸深入和宣傳力量的不斷加大,德化瓷的知名度也在慢慢提高,德化瓷“內冷外熱”的現象也在逐漸改變。現在國內一些比較有實力的收藏家也“瞄上”了德化陶瓷,一旦國內拍賣市場上出現德化瓷精品力作,大家也都爭相競拍。

鄭炯鑫稱,雖然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的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白釉達摩陶瓷立像成交價為1139萬元人民幣,創下德化白瓷拍賣新高,但實際上,何朝宗的真品存下來的數量並不多,很多流落海外,量少價高必然會吸引投資者眼光。“德化瓷是由高超的技術創作而成且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相對於德化瓷的價值而言,目前德化瓷還處於價格低位,未來德化瓷收藏投資前景可期。” 鄭炯鑫說。

明德化窯何朝宗塑佛像行情上漲

明代德化窯白瓷極力追求完美的玉質感,在瓷壇上獨樹一幟。明代德化窯燒造的瓷雕久負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為著名。早在16世紀的“東西洋”市場上,何朝宗的作品就被譽為“東方藝術”、“世上獨一無二珍品”,“可與米蘭的斷臂維納斯相媲美……”,人們“不惜以萬金爭購之”。早在幾百年前,何朝宗的作品已深受青睞。

2003年,貞觀國際春拍一件明德化窯何朝宗象牙白觀音坐像估價38—60萬港元,但最終以流拍而告終。2011年,上海崇源春拍一件明何朝宗制送子觀音像拍得172萬元人民幣。2013年,廈門翰風春拍一件明何朝宗白瓷觀音像拍得161萬元人民幣。

鄭炯鑫表示,近兩年,明德化窯何朝宗的作品屢創新高,拍賣價格從幾年前的幾十萬元到顯現的數百萬元,甚至在2014年秋拍中突破上千萬。

近兩年來,從拍賣市場表現來看,明德化窯何朝宗白瓷塑佛像行情看漲,且大多保持在數百萬元的價位,2014年德化瓷拍賣價格位居前三的皆為明德化窯何朝宗塑佛立像,其中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的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白釉達摩陶瓷立像成交價為1139萬元人民幣,創德化白瓷拍賣新紀錄。

“中國白”拍賣創新高

從近些年來的拍賣結果來看,德化白瓷拍賣價格達到百萬元的作品越來越多。2005年在上海博海拍賣會上,明成化的德化窯雙耳香爐拍得187萬元。在2011年上海崇源秋拍中,何朝宗制送子觀音像以172萬元成交。在2013年在上海道明拍賣行秋拍會上,明代德化窯瓷塑大師張壽山的觀音立像拍得109萬元人民幣的價格。

到了2014年,德化瓷在拍賣市場的表現較為出色。在2014年的德化瓷拍賣TOP10中,均被德化白瓷作品所佔據。其中前幾名拍品均為明代德化窯所出白瓷塑佛像。201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一件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白釉達摩陶瓷立像拍得1139萬元人民幣。2014年秋拍,萬融國際一件明德化窯何朝宗款觀音立像拍得430萬元人民幣,古天一一件明何朝宗制德化窯白釉渡海觀音拍得333萬。2014年7月,香港中信一件明德化窯何朝宗款觀音站像以187萬元人民幣成交。2014年秋拍,北京保利一件明德化窯觀音立像和保利廈門一件明末清初何朝宗風格德化窯白釉自在觀音像均以138萬元人民幣成交。2014年6月,北京保利一件明晚期林孝宗制德化達摩坐像以132萬元人民幣成交。

2015年春拍,德化瓷在拍賣市場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5年3月18紐約亞洲藝術周蘇富比拍賣,一件明何朝宗款觀音坐像拍得600萬元人民幣。2015年澳門中拍國際春拍一件德化白瓷釋迦牟尼立像拍得881萬元人民幣。2015年7月北京博美一件明何朝宗制德化窯白釉送子觀音拍得287萬元人民幣。

圖5 柯國鎮作品《鯉魚觀音》(攝影:王錚)

主要題材

德化瓷題材豐富。宋至明時期,多取材於民間信仰,如來、觀音、王母、壽星等為常見內容。明清以來,取材範圍更為廣泛,涵蓋神話故事(如牛郎織女、嫦娥奔月)、歷史人物(如屈原、蘇武、貂蟬)、戲劇故事(如梁祝、黛玉葬花)等諸多內容。此外,還涉及動物、盆梅及花鳥等。值得一提的是,德化瓷雕中的觀音,有72種姿態造型、大小規格200多種,是其傳統產品中的代表品種。

圖6 鄭少偉作品《童子拜觀音》(攝影:王錚)

藝術特徵

德化有著豐富的瓷土礦藏和眾多溪流,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瓷雕工藝的生髮和傳承提供了保障。自宋代形成以來,歷代能工巧匠利用這種帶有強烈陰柔美感的獨有瓷質,發揮他們的“遷想妙得”和高超技藝,不斷追求材質、題材和技藝的完美結合,使德化瓷形成了自身獨有的藝術特徵。

圖7 李甲棧作品《坐蓮撚珠觀音》(攝影:王錚)

在形象刻劃上,德化瓷吸收了石窟藝術的養分,衣紋處理則深得中國畫以線造型的神韻,綜合石刻、木雕、泥塑等多門類技法特點,將雕塑美和材質美完美融合,作品氣勢縱橫、節奏頓挫、疏密有致。

在技法應用上,明代德化瓷大師何朝宗在前人經驗基礎上,開創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貼的八字技法,沿用至今。在創作中,工匠充分利用瓷土的可塑性,裝飾和刻劃並用,將工藝美與材質美融為一體,注重人物整體造型的同時,強調內心世界的刻劃,靜中有動,形神兼備,賦予作品以感染力。

圖8 龍建勝作品《瀧見觀音》(攝影:王錚)

在瓷胎質地上,德化瓷瓷質細密,透光度好,燒成後玻璃相較多,為其他地區白瓷所不及。釉色白如凝脂,光潤明亮。在光照下,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有“象牙白”“鵝絨白”的美譽。

匠心傳承

在德化瓷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眾多傑出的藝術大師。從明代的何朝宗,至晚清的蘇學金,一代代匠人銳意創新,為德化瓷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49年以後,名手輩出,推動德化瓷藝術綿延興盛。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特別注重相關人才的培養和發掘,蘇清河(已故)、邱雙炯兩人分別於2007年、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德化瓷燒制技藝綿延千年,經久不衰,其珍品藏於中外各大博物館,對於研究、瞭解、弘揚中國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及友好往來,具有重要意義。在德化瓷燒制技藝的傳承過程中,德化窯爐對中外窯爐改革和窯業技術進步起過推動作用,尤其是它的燒成技術、窯爐結構、坯釉配方等,成為國內外專業人士不遺餘力潛心研究的課題,它所達到的藝術高度,以及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垂范後人,成為競相追求的目標。

從2014年秋拍到2015年春拍表現情況來看,某些瓷器品類明清官窯整體表現欠佳,宋代官窯似乎成了市場熱點,高古瓷市場行情呈現逆勢上揚的趨勢。那麼德化瓷是否存在這一情況?近幾年來德化瓷市場行情表現如何?是否還保持著“內冷外熱”的市場格局?德化瓷哪些品類市場表現比較突出?德化瓷收藏投資未來前景如何?

德化瓷塑佛像

從2014年秋拍到2015年春拍表現情況來看,某些瓷器品類明清官窯整體表現欠佳,宋代官窯似乎成了市場熱點,高古瓷市場行情呈現逆勢上揚的趨勢。那麼德化瓷是否存在這一情況?近幾年來德化瓷市場行情表現如何?是否還保持著“內冷外熱”的市場格局?德化瓷哪些品類市場表現比較突出?德化瓷收藏投資未來前景如何?

德化白瓷海外收藏豐富

中拍協藝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幼錚在其《中國德化白瓷研究》一書中稱,由於德化瓷本身巨大的藝術價值和日益展現的藝術魅力,使得其在歐洲、亞洲的收藏活動持久不衰。在我國,有關德化瓷器的收藏記錄開始於明代,但收藏始終沒有形成風尚。國外的收藏家,甚至是皇室成員,對德化白瓷的收藏活動較之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歐洲對德化白瓷的研究早在三百年前就已開始。所以,現存歷代德化白瓷的精品,大部分為國外博物館藏品和私人收藏品。

關於德化瓷海外收藏情況,劉幼錚在《中國德化白瓷研究》一書中也有詳細介紹:英、美、法、德等歐美國家的許多博物館都收藏有德化瓷,有些博物館還收藏頗豐,例如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有德化瓷器達兩千件之多,且多有頂級藏品在其中。除了歐美之外,在亞洲也收藏有眾多的德化瓷器。在日本,德化瓷簫現在在日本根箱神社作為“國寶”保存。此外,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出光美術館等也都有德化瓷的收藏……

德化瓷市場“內冷外熱”情況有所改變

對於一些瓷器品類的高古瓷作品市場行情逆勢上揚的現象,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表示,雖然現在某些陶瓷種類的高古瓷有著出色的市場表現,但對於德化瓷來說,總體來看還是明清的德化瓷作品拍賣價格高於宋代的德化瓷作品。“歷史上德化瓷大多出口至國外,許多德化瓷精品被海外的博物館和藏家所收藏,海外對德化瓷的認識比較早,他們對德化瓷的研究也很深入,所以在過去的十來年中,海外市場的德化瓷拍賣價格要高於國內市場的拍賣價格,德化瓷的市場投資也曾存在內冷外熱的情況。”鄭炯鑫對記者說道。

但鄭炯鑫強調,隨著國內對德化瓷研究的逐漸深入和宣傳力量的不斷加大,德化瓷的知名度也在慢慢提高,德化瓷“內冷外熱”的現象也在逐漸改變。現在國內一些比較有實力的收藏家也“瞄上”了德化陶瓷,一旦國內拍賣市場上出現德化瓷精品力作,大家也都爭相競拍。

鄭炯鑫稱,雖然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的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白釉達摩陶瓷立像成交價為1139萬元人民幣,創下德化白瓷拍賣新高,但實際上,何朝宗的真品存下來的數量並不多,很多流落海外,量少價高必然會吸引投資者眼光。“德化瓷是由高超的技術創作而成且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相對於德化瓷的價值而言,目前德化瓷還處於價格低位,未來德化瓷收藏投資前景可期。” 鄭炯鑫說。

明德化窯何朝宗塑佛像行情上漲

明代德化窯白瓷極力追求完美的玉質感,在瓷壇上獨樹一幟。明代德化窯燒造的瓷雕久負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為著名。早在16世紀的“東西洋”市場上,何朝宗的作品就被譽為“東方藝術”、“世上獨一無二珍品”,“可與米蘭的斷臂維納斯相媲美……”,人們“不惜以萬金爭購之”。早在幾百年前,何朝宗的作品已深受青睞。

2003年,貞觀國際春拍一件明德化窯何朝宗象牙白觀音坐像估價38—60萬港元,但最終以流拍而告終。2011年,上海崇源春拍一件明何朝宗制送子觀音像拍得172萬元人民幣。2013年,廈門翰風春拍一件明何朝宗白瓷觀音像拍得161萬元人民幣。

鄭炯鑫表示,近兩年,明德化窯何朝宗的作品屢創新高,拍賣價格從幾年前的幾十萬元到顯現的數百萬元,甚至在2014年秋拍中突破上千萬。

近兩年來,從拍賣市場表現來看,明德化窯何朝宗白瓷塑佛像行情看漲,且大多保持在數百萬元的價位,2014年德化瓷拍賣價格位居前三的皆為明德化窯何朝宗塑佛立像,其中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的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白釉達摩陶瓷立像成交價為1139萬元人民幣,創德化白瓷拍賣新紀錄。

“中國白”拍賣創新高

從近些年來的拍賣結果來看,德化白瓷拍賣價格達到百萬元的作品越來越多。2005年在上海博海拍賣會上,明成化的德化窯雙耳香爐拍得187萬元。在2011年上海崇源秋拍中,何朝宗制送子觀音像以172萬元成交。在2013年在上海道明拍賣行秋拍會上,明代德化窯瓷塑大師張壽山的觀音立像拍得109萬元人民幣的價格。

到了2014年,德化瓷在拍賣市場的表現較為出色。在2014年的德化瓷拍賣TOP10中,均被德化白瓷作品所佔據。其中前幾名拍品均為明代德化窯所出白瓷塑佛像。201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一件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白釉達摩陶瓷立像拍得1139萬元人民幣。2014年秋拍,萬融國際一件明德化窯何朝宗款觀音立像拍得430萬元人民幣,古天一一件明何朝宗制德化窯白釉渡海觀音拍得333萬。2014年7月,香港中信一件明德化窯何朝宗款觀音站像以187萬元人民幣成交。2014年秋拍,北京保利一件明德化窯觀音立像和保利廈門一件明末清初何朝宗風格德化窯白釉自在觀音像均以138萬元人民幣成交。2014年6月,北京保利一件明晚期林孝宗制德化達摩坐像以132萬元人民幣成交。

2015年春拍,德化瓷在拍賣市場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5年3月18紐約亞洲藝術周蘇富比拍賣,一件明何朝宗款觀音坐像拍得600萬元人民幣。2015年澳門中拍國際春拍一件德化白瓷釋迦牟尼立像拍得881萬元人民幣。2015年7月北京博美一件明何朝宗制德化窯白釉送子觀音拍得287萬元人民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