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五年月薪還沒過萬?活該你窮!

朋友圈兒比窮曬加班是件無比政治正確的事情, 尤其在年尾的時候。 如果能配一張“貧窮使我憤怒”“加班讓我快樂”的圖那就更完美了, 不但符合現在流行的吐槽風格, 還適當地表達了自己壓力山大。

但你為什麼窮呢?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己窮?你有想過辦法改變自己目前的現狀嗎?還是只是在朋友圈兒發發牢騷, 換幾個點贊和評論?

有人也說職場薪水拼的是經驗, 有才華又怎麼樣?還不是要等機會?那機會來的時候你能把握住嗎?除去機會這個外在因素, 難道自己的實力不是加薪的主要條件嗎?

但有多少人僅僅連提升自身實力這件事都做不到?

1沒有職業規劃, 放棄學習

走進職場就會發現, 那些有職業規劃和長久學習計畫的人會成長很快, 也能抓住機會提升自己, 薪水自然而然是同齡人的好多倍。

而且一個人有沒有未來規劃意識在面試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朋友在一家設計公司做行政, 同時兼著做HR。 他說現在的設計師門檻之低簡直超出想像, 幾乎是會畫畫會PS就能做。

而且面試時問他們平時怎麼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回答千篇一律都是“花瓣兒”“千圖網”, 再問那有沒有參加過什麼培訓?回答是“會看一些網上的教程”“哪些網站出的教程呢?”“就是一些經驗貼”。

朋友說每次聽到這裡都為這些職場人感到痛心, 連正確的學習打開方式都不知道, 那不是瞎努力嗎?可能礙於他們年齡太小、職場時間太少的緣故, 很多人都一直抱著希望在職場上有人教、有人帶領。

經驗確實是需要積累的, 可為什麼學習還讓別人教呢?這個不應該在學校老師就教過你了嗎?

一個做設計師的連專業的設計網站都不流覽, 把那些素材拼貼的網站卻當成至寶, 怎麼會有提升?專業的學習網站有很多, 把百度知道的一個經驗貼當成學習資料, 當然可以預見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有多差。

現在線上教育平臺那麼多, 卻選擇了成本最低最沒有提升的那種。 當然不是說花錢就好, 是因為線上學習網站總比經驗貼的內容成體系吧?

所以最後決定一個人能否取得自我認同, 很大程度上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

貧窮的思維方式比沒掙到錢更可怕, 因為如果你潛意識裡覺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種,

但其實通向羅馬的路有很多條, 這時候人最容易陷入死胡同, 又怎麼能抓住機會呢?

2做事情不認真, 得過且過

這一條可能最適合那些有一兩年職場經驗卻沒有提升的人, 初入職場的熱情漸漸消失了, 升職加薪卻遙遙無期, 漸漸地上班的動力就消失了。

每天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常常抱著維持現狀就好的心態,承擔不起任何改變的風險。

一個93的姑娘,做視覺設計師的工作。有次一起加班趕一張海報,因為隔天就要放假,姑娘要回家,但加班是臨時提出來的,就非常有情緒。具體表現在提交的海報連摳圖都做不好,然後說改一下,就各種推脫,最後只能好說歹說趕在發之前做好了。

經常和同事聊起這樣的事情,有的人總會說,大概是忙吧,也可以理解的嘛。但在職場上誰不是犧牲睡覺、逛街、陪家人的時間在工作?一個人的能力可能會限制你前進的速度,但如果問題出現在態度上,又有誰能救你呢?

而現在大火的“佛系青年”簡直成了年輕人不努力的藉口,“差不多”“這樣就可以了”“我就是很喪啊”此類的話經常出自年輕人的口中。

你看不到他們努力、想要更好生活的欲望,只能看到滿屏的抱怨和不滿的情緒,所以如果你不滿於現狀,為什麼就不能閉上嘴開始行動改變呢?

3一個字總結:懶

無論佛系還是喪,本質上都是這個太過富裕的社會滿足了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後,很多人就不再努力了。也因為這一代的年輕人從小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太多困難,心裡承受能力很弱,只要有一點點委屈就嚷嚷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曬加班和比窮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有人肯定反駁說“大城市高物價高房價”就是亞歷山大,再說加班加到沒有任何休息日,還不夠能承受壓力的嗎?

能。但我更想說的是,這一代承受壓力的能力普遍很低。我們的父母、祖父母那一代,整個國家都很窮,很多人經歷過歷史上的自然災害,餓死人是很常見的事情。但上一代人普遍都還是相信奮鬥和努力的。等到我們這一代有這樣充裕的生活條件,在思想上卻在盛行“喪”和“佛系”,這才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漸漸地上班的動力就消失了。

每天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常常抱著維持現狀就好的心態,承擔不起任何改變的風險。

一個93的姑娘,做視覺設計師的工作。有次一起加班趕一張海報,因為隔天就要放假,姑娘要回家,但加班是臨時提出來的,就非常有情緒。具體表現在提交的海報連摳圖都做不好,然後說改一下,就各種推脫,最後只能好說歹說趕在發之前做好了。

經常和同事聊起這樣的事情,有的人總會說,大概是忙吧,也可以理解的嘛。但在職場上誰不是犧牲睡覺、逛街、陪家人的時間在工作?一個人的能力可能會限制你前進的速度,但如果問題出現在態度上,又有誰能救你呢?

而現在大火的“佛系青年”簡直成了年輕人不努力的藉口,“差不多”“這樣就可以了”“我就是很喪啊”此類的話經常出自年輕人的口中。

你看不到他們努力、想要更好生活的欲望,只能看到滿屏的抱怨和不滿的情緒,所以如果你不滿於現狀,為什麼就不能閉上嘴開始行動改變呢?

3一個字總結:懶

無論佛系還是喪,本質上都是這個太過富裕的社會滿足了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後,很多人就不再努力了。也因為這一代的年輕人從小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太多困難,心裡承受能力很弱,只要有一點點委屈就嚷嚷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曬加班和比窮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有人肯定反駁說“大城市高物價高房價”就是亞歷山大,再說加班加到沒有任何休息日,還不夠能承受壓力的嗎?

能。但我更想說的是,這一代承受壓力的能力普遍很低。我們的父母、祖父母那一代,整個國家都很窮,很多人經歷過歷史上的自然災害,餓死人是很常見的事情。但上一代人普遍都還是相信奮鬥和努力的。等到我們這一代有這樣充裕的生活條件,在思想上卻在盛行“喪”和“佛系”,這才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