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昔日“鞋城”出海新航程:中國鞋業品牌的基因和底氣丨2017中國鞋業盛典走訪

很難在莆田這座鞋業名城裡, 找到一家鞋企和和“外貿”、“代工”等關鍵字沒有關係。 50萬的鞋業人口充填著這座福建沿海城市的密度。

而隨處可見的拉貨車, 載著鞋盒和箱子, 在彌漫著鹵面香味的城市穿行, 勾連起了4000多家制鞋企業, 在2016年創造了677.5億的工業產值。

往過去追溯幾年, 出海是莆田鞋業人一向的生意路徑:給國外知名品牌做貼牌代工, 亦或是叫起來有些門道的“外貿鞋”, 見證了當地產業的兩個極端:數一數二的制鞋工藝和數一數二的市場惡名。 雖有著發達的鞋行業和互聯網行業, 但“品牌”一詞卻曾經讓數十萬從業者朝思暮想又難以企及。

在莆田市鞋業協會會長陳文彪看來, 莆田是世界鞋類品牌的代工生產基地, 完全有能力創出品牌。 事實上, 莆田鞋業經歷著一場集體覺醒, 其龐大的生產能力也正焦灼地尋找著出路。 近幾年, 站在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的風口,

莆田依靠“鞋子+電商”的模式衍生出100多個自主品牌, 有的甚至憑藉優秀的電商成績獲得了省著名商標。

但, 國內鞋業電商市場早已趨向飽和狀態。 大的電商平臺向國際、國內一線品牌傾斜的政策, 始終壓制著莆田鞋業的神經。 此外, “國內鞋業電商市場已趨飽和, 而且從業者在開拓市場時往往一窩蜂, 容易形成低價惡性競爭。 ”永生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紀甯說。

永生公司原是一家代工企業, 4年前他們開始接觸電商, 並走上了跨境電商的道路。 在蔡紀寧看來, 而歐美、日本等海外市場相對理性, 消費群體以中高端為主, 適合定位較高的自主鞋類品牌。 “我們主要經營美國市場, 平均每雙鞋子賣69美元。

”蔡紀寧說。 目前, 永生公司跨境分銷商的店鋪已發展到400家, 每年的銷售額都是成倍上漲, 去年達到500萬美元。

同樣發現這個利基市場的還有青春之家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我們的‘玩覓品牌’主要生產時尚休閒運動鞋。 剛開始注重國內市場, 直到2015年才涉足跨境電商,

沒想到勢頭這麼迅猛!”莆田市青春之家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景介紹說。 2016年4月初, “玩覓”到德國漢諾威參加科技展會, 並與德國客商成功對接, 這大大地提高了郭景的“出海”信心。

“每個品牌都有它的基因。 ”郭景分析道:“比如永生鞋業以前代工的是搭配Levi's風格的靴子, 他們在製造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了消費者洞察, 因此才能在走上跨境之路後突飛猛進。 我們不是代工商, 我們的基因則在於創意和設計, 就要從這裡面做文章。 ”2017年8月玩覓推出的新款“羅馬鞋”, 該鞋款有著獨特的款式設計, 一鞋三穿, 鞋子的內套還可以根據顧客每天的心情來個性化定制, 一上市就成了市面上的爆款。

但站在品牌的長遠角度來看,

郭景對目前的成績並不滿意:“一天幾百單的銷售量, 只能說是種維持。 想要闖出一條路, 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這一點也在莆田趨勢制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逢春口中得到印證。 擁有著在美國註冊的“索羅芬”品牌的他, 坦言想在品牌認知度已經非常成熟的美國, 想站住腳就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對於一個時尚運動鞋品牌而言則更甚。

黃逢春手上托著一雙2018年馬上要投入市場作為主打款的3D列印鞋底運動鞋。是的,在諸如匹克等國內運動品牌高調地發佈3D列印跑鞋時,莆田也有著自己低調的研發實力。“我們主要的研發團隊在這裡,而美國也有一部分,能夠比較快地完成前沿潮流到技術工藝的轉化。”黃逢春介紹道。

“我們的受眾群體非常明確,而售價也相對較高,最高可達500美元。”黃逢春說。這樣的高客單價,似乎給莆田跨境電商品牌帶來了一定的底氣。而在這底氣背後,與莆田多年來傳承的制鞋工藝和標準不無關係。

2017年12月26日,莆田市舉行“莆田好鞋·歐美標準”項目啟動儀式,專案由中國出口鞋類品質技術促進委員會倡議,產品檢驗依據為品質要求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莆田好鞋”團體標準以及歐盟Reach法規、美國CA65法案。

啟動儀式為雙馳、玩覓、易佰達、洛弛、莫蕾蔻蕾、古奇天倫、祥冠、牛頭酋長、沃特、索羅芬等10家鞋企的23個產品頒發了“莆田好鞋·歐美標準”證書。這10家帶頭的鞋企,有不少已經在跨境電商的航程上劈波斬浪。

而在市場風向的帶動下,建立了國內電商平臺的莆田中小鞋賣家也紛紛註冊公司,轉戰跨境電商平臺。“我們從2016年開始做海外生意,現在每天能賣出100單左右。”嘉特公司負責人朱志華說,“我們剛剛入門,還需要慢慢摸索、學習,才能熟練運作。”

“莆田有20萬‘網軍’,但從事鞋類跨境電商的還不多,規模小、分佈散。”福建百盛大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輝認為。他曾在莆田組織了一場跨境電商高峰論壇。根據他的經驗,這些小賣家單打獨鬥,在營業額達到1000萬元以後,就會遇到“天花板”。如果能組成“集團軍”,將形成可觀的潛力和市場競爭力。

想來,2018年,莆田鞋業千帆一海的航程,會有新的局面。

黃逢春手上托著一雙2018年馬上要投入市場作為主打款的3D列印鞋底運動鞋。是的,在諸如匹克等國內運動品牌高調地發佈3D列印跑鞋時,莆田也有著自己低調的研發實力。“我們主要的研發團隊在這裡,而美國也有一部分,能夠比較快地完成前沿潮流到技術工藝的轉化。”黃逢春介紹道。

“我們的受眾群體非常明確,而售價也相對較高,最高可達500美元。”黃逢春說。這樣的高客單價,似乎給莆田跨境電商品牌帶來了一定的底氣。而在這底氣背後,與莆田多年來傳承的制鞋工藝和標準不無關係。

2017年12月26日,莆田市舉行“莆田好鞋·歐美標準”項目啟動儀式,專案由中國出口鞋類品質技術促進委員會倡議,產品檢驗依據為品質要求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莆田好鞋”團體標準以及歐盟Reach法規、美國CA65法案。

啟動儀式為雙馳、玩覓、易佰達、洛弛、莫蕾蔻蕾、古奇天倫、祥冠、牛頭酋長、沃特、索羅芬等10家鞋企的23個產品頒發了“莆田好鞋·歐美標準”證書。這10家帶頭的鞋企,有不少已經在跨境電商的航程上劈波斬浪。

而在市場風向的帶動下,建立了國內電商平臺的莆田中小鞋賣家也紛紛註冊公司,轉戰跨境電商平臺。“我們從2016年開始做海外生意,現在每天能賣出100單左右。”嘉特公司負責人朱志華說,“我們剛剛入門,還需要慢慢摸索、學習,才能熟練運作。”

“莆田有20萬‘網軍’,但從事鞋類跨境電商的還不多,規模小、分佈散。”福建百盛大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輝認為。他曾在莆田組織了一場跨境電商高峰論壇。根據他的經驗,這些小賣家單打獨鬥,在營業額達到1000萬元以後,就會遇到“天花板”。如果能組成“集團軍”,將形成可觀的潛力和市場競爭力。

想來,2018年,莆田鞋業千帆一海的航程,會有新的局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