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小板新用途!Nature子刊:找到幹細胞靶向修復損傷心臟的新方法

這一創新研究由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北卡教堂山分校的程柯教授帶領團隊完成。 他們研發出血小板納米顆粒, 用於修飾心臟幹細胞,

指引幹細胞靶向受損心臟, 並停留在損傷區域, 從而增強幹細胞的修復能力。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

利用血小板的靶向功能

程柯表示:“血小板就是一把雙刃劍。 當損傷發生時, 血小板可以聚集在損傷部位, 有些研究發現血小板甚至可以誘導內源性幹細胞募集在損傷區域。 但是, 血小板又是引發血栓形成的‘罪魁禍首’, 繼發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發生的主要病理基礎。 ”

他們發現, 血小板表面的粘附分子(糖蛋白)在靶向和滯留損傷區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團隊利用這一原理製備出血小板納米顆粒, 並修飾在心臟幹細胞的表面。 血小板納米粒就像是血小板的“外衣”, 具備可靶向的粘附分子但並不會啟動血栓形成過程。

優化幹細胞修復損傷心臟效率

將血小板納米顆粒裝在幹細胞表面, 就像是給幹細胞裝載了“導航儀”——不影響幹細胞的修復功能, 避免血小板誘導血栓形成, 更重要的是, 可以有效指引幹細胞靶向受損心臟。

在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 研究團隊發現注射血小板納米顆粒修飾的幹細胞, 可以有效增加幹細胞在損傷心臟的滯留率, 並且其修復損傷心臟的能力優於未修飾的幹細胞。 在隨後的大型動物(豬)實驗中, 他們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總而言之, 這一成果拓展對血小板功能的傳統認知, 為幹細胞治療心肌梗死疾病提供新的方式。 程柯認為, 該方法同樣適用於介導其他類型的幹細胞以及外泌體,

指引它們修復受損心肌。

程柯教授 簡介

現任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聯合生物醫學工程系終身教授;北卡州立大學分子生物醫學系終身教授;北卡州立大學生物治療實驗室主任;比較醫學研究所副所長。 長期致力於幹細胞及其衍生物和生物材料在疾病治療中的轉化醫學研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