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年東莞GDP預計達7000億!2018年這幾大信號你要知道!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2018年1月10日, 中國共產黨東莞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舉行。 圖為會場

1月10日, 中國共產黨東莞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傳達貫徹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 總結2017年工作, 部署2018年工作。

市委書記呂業升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 市委副書記、市長梁維東就經濟工作作專題講話。

過去一年, 東莞大力實施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畫”,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 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推進園區統籌組團發展, 著力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 切實優化公共服務, 突出“三大建設”從嚴治黨,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會議透露, 東莞2017年全年生產總值預計將突破7000億元大關。

呂業升強調, 目前東莞轉型已經到了攻堅期關口, 東莞要實現高品質的轉型發展, 根本在創新驅動, 核心在統籌發展, 關鍵在改革開放。 他要求, 要以歷史的觀點看待東莞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歷程, 總結轉型經驗, 強化責任擔當, 深入推進東莞轉型, 在改革開放的第五個十年交出一份東莞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答卷, 不斷開創東莞改革發展新局面。

2018年, 東莞怎麼幹?

作為黨的十九大召開後

東莞最重要的一次會議,

這次東莞市委全會釋放了

一系列有關未來發展的重要信號。

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

2018年重點抓好六方面工作

跨越轉型攻堅關口 推動高品質發展

全會報告提出, 東莞轉型已經到了攻堅期關口,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一切工作, 奮力開創改革發展新局。 2018年, 東莞將重點推動六個方面的高品質發展,

形成以點帶面態勢, 牽引帶動全域工作。

01

【關鍵字1】實體經濟

擴大“倍增”試點規模 打造千億智造集群

實體經濟是東莞發展的命脈與根基。 今年, 我市將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 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不斷提升實體經濟品質和效益。

我市將深入實施“倍增計畫”,落實試點企業動態調整機制,適度擴大試點規模,提升政策效應。我市將進一步優化要素供給,優中選優,以更大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資源整合能力的領軍型企業,帶動地區產業鏈規模集聚和價值鏈整體提升。同時,積極探索將成熟的定向扶持政策擴展為普適性政策,推動廣大企業加快實現全域倍增。

我市將全力打造智慧製造全生態鏈,推動智慧製造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加強智慧製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智慧製造新興優勢產業發展,打造千億元級智慧製造產業集群。

在中圖公司整潔的無塵車間裡,大量的刻蝕設備不停的運轉著,大量自動化設備的採用減少了工人的數量。

我市將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化,加快推進新材料、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培育形成新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東莞將建設技能人才之都,實施萬名智慧製造人才提升工程,著力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技能人才、各行業各領域技術創新的專家型人才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同時加快現代金融發展, 重點打造以基金業為主體、融資租賃和新型供應鏈金融為兩翼的新興金融服務鏈條。

2

【關鍵字2】創新驅動

建設廣深高速創新帶 打造創新型一線城市

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更突出位置。東莞將堅定向創新型一線城市挺進,深入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搶佔新一輪競爭的制高點。

我市著力打造頂尖創新平臺,推動松山湖向廣州科學城、深圳高新區看齊,在高層次人才集聚、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柱性新興產業培育上強化核心引領作用。以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為目標建設中子科學城,加快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中國散裂中子源環大廳鳥瞰圖

今年,東莞將大力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建設。尤其是積極抓好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示範建設”,進一步提升沿線環境和科技創新水準,引領帶動東莞全域創新發展。

我市還將力促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大力實施高企“樹標提質”計畫,著力把高企的數量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實施核心技術攻關“攀登計畫”,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瓶頸,推進重點產業高端化。東莞將發揮產業配套優勢,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快速通道,吸引全球科技創新成果在莞孵化、產業化,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基地。

3

【關鍵字3】開放合作

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市 高品質開發濱海灣

開放型經濟是東莞最明顯的優勢、最根本的特質。東莞將以深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引領,推進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我市將大力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市,加快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鞏固提升以自主行銷、自主品牌、高端製造為核心的加工貿易發展新優勢,推動加工貿易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保稅物流、外貿綜合服務、現代供應鏈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搭建國際經貿合作網路和國際貿易平臺,支援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動貿易結構向貨物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轉變。

濱海灣新區效果圖

東莞將高品質開發建設濱海灣新區。報告提出,要堅持科學謀劃、從容開發,對標自貿試驗區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推進濱海灣新區統籌發展,構築開放型經濟引領發展新高地;加強與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重大平臺產業聯動互補,打造國內外高端智造業總部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和粵港澳合作先導區。

我市將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今年我市將全面深化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推進34項重點改革事項,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同時深入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推廣“以企業為單元”的監管模式。

2017年11月15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簽署儀式舉行。

4

【關鍵字4】統籌協調

推廣松山湖片區經驗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報告提出,統籌協調發展是東莞破解資源配置碎片化、拓展發展空間、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潛力所在、關鍵所在。將深入推進園區統籌組團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存量空間開發利用,推動統籌協調發展取得新突破。

今年,我市將及時總結松山湖片區“1+6”統籌發展試點探索形成的有益經驗,加快在濱海片區、水鄉新城片區推廣應用。探索完善城區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東南臨深片區統籌發展機制,在片區規劃、產業集群、交通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落實統籌發展要求。

園區統籌戰略啟動後,松山湖片區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領域先行。

同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產業發展資金池競爭性分配機制,推動次發達鎮加快發展,力爭50%以上次發達鎮GDP突破100億元,基本實現次發達村(社區)村組兩級經營性純收入穩定在300萬元以上或比2015年增長20%。實施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文化培育、鄉風文明潤化、農村農民增收、和諧鄉村善治“五大工程”。

此外,統籌存量空間開發利用被提到重要位置。我市將加大市級對鎮街統籌存量空間開發建設的支援力度,引導相鄰鎮街零碎未開發建設用地連片開發。鼓勵和支援鎮街、村(社區)引入有產業整合實力的社會資本,整合土地和空間資源,有序開發建設產業新城和特色小鎮。

5

【關鍵字5】城市品質

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 切實治理交通擁堵

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是我市面臨的重大機遇。報告提出,東莞將對標先進城市,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強化城市品質提升,大力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對高品質發展的承載力。

今年,我市將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新建截汙次支管網不少於1300公里,加快汙水處理廠新擴建和提標改造,實施“截汙通水工程”,深化重點流域和河湧污染整治。力爭基本補齊截汙管網缺口、基本解決污水直排河湧問題,實現考核斷面水質達標、重點流域整治符合階段性工作要求。

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計畫,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加快南城國際商務區的規劃建設,推進“三江六岸”地區的統籌開發。強力推進城市更新,加快東莞火車站、虎門高鐵站、深茂鐵路濱海灣站等TOD開發,加快軌道交通1號線、地下管廊、資訊、電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發展空間。

在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我市將加大交通管理統籌力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切實治理交通擁堵。加大“兩違”整治力度,力爭實現全市違法建築“零增長”,加強有歷史意義的紅色資源保護和開發。大力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治安、環保、醫療、教育等民生智慧應用,完善和提升資訊化支撐城市平穩運行和突發事件處置的機制和能力。

6

【關鍵字6】和諧善治

針對教育醫療短板 提升供給效率和品質

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社會和諧善治,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格局和良好的社會秩序,讓全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圖為松山湖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慕課上和同學互動討論。

今年,我市將努力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和品質。針對教育和醫療兩大短板,擴大優質公辦教育資源供給,全面提升民辦教育品質,加強新建改建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建設,力爭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和在民辦學校就讀並享受學位補貼的人數占比達到40%;大力建設健康東莞,完善現代醫院管理、醫療保障、分級診療、人事薪酬等制度,加快區域中心醫院建設,推進醫聯體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與此同時,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以探索實踐市鎮村一體化全域創建、實現文明美麗村居全覆蓋為重點,拓展創建內涵。大力建設崇德向善、包容共用的“友善之城”。發揮“智網工程”在排查化解問題隱患方面的作用,提升社會治理智慧化精細化水準。嚴厲打擊黃賭毒黑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社會安全指數。

新的一年,讓我們共同期待

東莞的明天將更好

我市將深入實施“倍增計畫”,落實試點企業動態調整機制,適度擴大試點規模,提升政策效應。我市將進一步優化要素供給,優中選優,以更大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資源整合能力的領軍型企業,帶動地區產業鏈規模集聚和價值鏈整體提升。同時,積極探索將成熟的定向扶持政策擴展為普適性政策,推動廣大企業加快實現全域倍增。

我市將全力打造智慧製造全生態鏈,推動智慧製造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加強智慧製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智慧製造新興優勢產業發展,打造千億元級智慧製造產業集群。

在中圖公司整潔的無塵車間裡,大量的刻蝕設備不停的運轉著,大量自動化設備的採用減少了工人的數量。

我市將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化,加快推進新材料、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培育形成新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東莞將建設技能人才之都,實施萬名智慧製造人才提升工程,著力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技能人才、各行業各領域技術創新的專家型人才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同時加快現代金融發展, 重點打造以基金業為主體、融資租賃和新型供應鏈金融為兩翼的新興金融服務鏈條。

2

【關鍵字2】創新驅動

建設廣深高速創新帶 打造創新型一線城市

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更突出位置。東莞將堅定向創新型一線城市挺進,深入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搶佔新一輪競爭的制高點。

我市著力打造頂尖創新平臺,推動松山湖向廣州科學城、深圳高新區看齊,在高層次人才集聚、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柱性新興產業培育上強化核心引領作用。以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為目標建設中子科學城,加快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中國散裂中子源環大廳鳥瞰圖

今年,東莞將大力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建設。尤其是積極抓好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示範建設”,進一步提升沿線環境和科技創新水準,引領帶動東莞全域創新發展。

我市還將力促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大力實施高企“樹標提質”計畫,著力把高企的數量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實施核心技術攻關“攀登計畫”,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瓶頸,推進重點產業高端化。東莞將發揮產業配套優勢,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快速通道,吸引全球科技創新成果在莞孵化、產業化,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基地。

3

【關鍵字3】開放合作

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市 高品質開發濱海灣

開放型經濟是東莞最明顯的優勢、最根本的特質。東莞將以深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引領,推進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我市將大力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市,加快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鞏固提升以自主行銷、自主品牌、高端製造為核心的加工貿易發展新優勢,推動加工貿易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保稅物流、外貿綜合服務、現代供應鏈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搭建國際經貿合作網路和國際貿易平臺,支援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動貿易結構向貨物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轉變。

濱海灣新區效果圖

東莞將高品質開發建設濱海灣新區。報告提出,要堅持科學謀劃、從容開發,對標自貿試驗區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推進濱海灣新區統籌發展,構築開放型經濟引領發展新高地;加強與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重大平臺產業聯動互補,打造國內外高端智造業總部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和粵港澳合作先導區。

我市將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今年我市將全面深化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推進34項重點改革事項,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同時深入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推廣“以企業為單元”的監管模式。

2017年11月15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簽署儀式舉行。

4

【關鍵字4】統籌協調

推廣松山湖片區經驗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報告提出,統籌協調發展是東莞破解資源配置碎片化、拓展發展空間、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潛力所在、關鍵所在。將深入推進園區統籌組團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存量空間開發利用,推動統籌協調發展取得新突破。

今年,我市將及時總結松山湖片區“1+6”統籌發展試點探索形成的有益經驗,加快在濱海片區、水鄉新城片區推廣應用。探索完善城區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東南臨深片區統籌發展機制,在片區規劃、產業集群、交通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落實統籌發展要求。

園區統籌戰略啟動後,松山湖片區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領域先行。

同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產業發展資金池競爭性分配機制,推動次發達鎮加快發展,力爭50%以上次發達鎮GDP突破100億元,基本實現次發達村(社區)村組兩級經營性純收入穩定在300萬元以上或比2015年增長20%。實施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文化培育、鄉風文明潤化、農村農民增收、和諧鄉村善治“五大工程”。

此外,統籌存量空間開發利用被提到重要位置。我市將加大市級對鎮街統籌存量空間開發建設的支援力度,引導相鄰鎮街零碎未開發建設用地連片開發。鼓勵和支援鎮街、村(社區)引入有產業整合實力的社會資本,整合土地和空間資源,有序開發建設產業新城和特色小鎮。

5

【關鍵字5】城市品質

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 切實治理交通擁堵

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是我市面臨的重大機遇。報告提出,東莞將對標先進城市,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強化城市品質提升,大力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對高品質發展的承載力。

今年,我市將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新建截汙次支管網不少於1300公里,加快汙水處理廠新擴建和提標改造,實施“截汙通水工程”,深化重點流域和河湧污染整治。力爭基本補齊截汙管網缺口、基本解決污水直排河湧問題,實現考核斷面水質達標、重點流域整治符合階段性工作要求。

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計畫,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加快南城國際商務區的規劃建設,推進“三江六岸”地區的統籌開發。強力推進城市更新,加快東莞火車站、虎門高鐵站、深茂鐵路濱海灣站等TOD開發,加快軌道交通1號線、地下管廊、資訊、電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發展空間。

在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我市將加大交通管理統籌力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切實治理交通擁堵。加大“兩違”整治力度,力爭實現全市違法建築“零增長”,加強有歷史意義的紅色資源保護和開發。大力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治安、環保、醫療、教育等民生智慧應用,完善和提升資訊化支撐城市平穩運行和突發事件處置的機制和能力。

6

【關鍵字6】和諧善治

針對教育醫療短板 提升供給效率和品質

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社會和諧善治,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格局和良好的社會秩序,讓全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圖為松山湖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慕課上和同學互動討論。

今年,我市將努力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和品質。針對教育和醫療兩大短板,擴大優質公辦教育資源供給,全面提升民辦教育品質,加強新建改建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建設,力爭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和在民辦學校就讀並享受學位補貼的人數占比達到40%;大力建設健康東莞,完善現代醫院管理、醫療保障、分級診療、人事薪酬等制度,加快區域中心醫院建設,推進醫聯體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與此同時,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以探索實踐市鎮村一體化全域創建、實現文明美麗村居全覆蓋為重點,拓展創建內涵。大力建設崇德向善、包容共用的“友善之城”。發揮“智網工程”在排查化解問題隱患方面的作用,提升社會治理智慧化精細化水準。嚴厲打擊黃賭毒黑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社會安全指數。

新的一年,讓我們共同期待

東莞的明天將更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