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門診取消輸液,今後輸液請住院!

氣溫驟降, 病毒肆虐, 又到了流感高發季節, 醫院對流感的收診量已經到了爆炸的程度,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 各大醫院已經全面取消了門診輸液, 也就是說我們今後再有個頭疼腦熱沒辦法在醫院打吊瓶掛水了。

“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輸液”本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用藥原則, 然而在國內的患者思想中已經完全顛覆了這個原則, “能打針絕不吃藥, 能輸液絕不打針!”為啥?病好的快啊!

輸液這種“最簡單快捷”的方式, 深得人心。 而實際上呢?欲速則不達, 物極必反, 你要知道, 好的效果都會伴有其潛在風險的。

事實上, 醫生是根據患者病情制定治療方案的, 在臨床角度來看, 能夠用物理方法治療的儘量不用藥物治療, 能夠口服用藥治療的不使用肌肉注射, 能夠肌肉注射的不進行靜點輸液,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輸液帶來的副作用, 也減少患者不必要的診療支出。 給大家列舉一組數字, 在國際上平均每年每人要打2.5到3.3瓶而這個數字到了我國變成了每年每人8瓶, 整整是平均水準的3.2倍, 一年下來一共是104億瓶, 我們成了名副其實的“吊瓶大國”。

“停輸令”之下, “需輸者”何去何從?

門診‘停輸’既是我國醫改的新趨勢, 也是各地落實醫改政策、加速分級診療的措施之一。 只有將各級醫療結構的功能、定位進行明確劃分, 才能真正做到“小病小治、大病大治”, 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而所謂“分級診療”, 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 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

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 “就拿門診輸液來說, 完全可以在社區醫院進行, 沒必要非到三甲醫院。 擠佔了本就稀缺的醫療資源的同時也浪費了患者大量的時間。

“停輸令”下的特例

兒童沒有列入其中, 由於兒童病情變化快,

要依據病情變化和身體狀況隨時調整給藥途徑和方式, 另外, 孩子在服用一些口服藥時會出現嘔吐、不配合等情況, 所以, 兒童就診還是可以在門診進行輸液的。

吊瓶不是你想打, 想打就能打。 看來醫院打吊瓶的的日子註定是一去不復反了, 風大天涼,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否則,只能在住院部的病床上輸液了。

風大天涼,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否則,只能在住院部的病床上輸液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