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邵志慶:每一次榮譽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邵志慶生活照

邵志慶在《月照楓林渡》中塑造的劉荷荷。 貴州省文化演藝集團供圖

由於長期奮戰在文化戰線上, 邵志慶對這些年貴州文化事業的發展感觸非常深刻。 “以前文藝演出總會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難, 資金缺口很大, 保障性特別差。 ”邵志慶說:“黨的十八大以來, 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之後, 貴州省委省政府對文化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

貴州文化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邵志慶告訴記者, 她能夠入選2017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與貴州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分不開。

榮譽意味著責任和擔當, 邵志慶說:“每次取得成績, 我都覺得那只是我的又一個新起點。 獲得這樣的榮譽, 擔子就更重了, 在歡喜的同時我也在內心掂量下一步該怎麼做, 怎麼讓貴州的花燈戲發展得更好, 把貴州的文化搞得轟轟烈烈。 ”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這個戰場上每天都在發生催人淚下的事情, 每天都會湧現可歌可泣的人物。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 邵志慶下一步的打算就是關注現實題材, 用文藝作品歌頌貴州的英雄和模範人物。

其實這個想法邵志慶早已著手, 首次獻演2017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的花燈戲《雲上紅梅》,

就是以貴州省道德模範、最美鄉村醫生李金梅為人物原型進行創作。 這是近二十年貴州花燈大戲中鮮有的現代戲, 也是貴州省第一部謳歌鄉村醫生的舞臺作品。

“我們在黨中央的帶領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我們要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秀一下我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邵志慶說, 下一步要深入基層采風, 融入百姓的生活, 把這方面的劇本扎扎實實地寫好, 寫出來的東西一定要有血有肉、扣人心弦。

邵志慶在《鹽道》中飾演的田景花。 貴州省文化演藝集團供圖

要創作出歌頌現實發展、無愧時代的花燈戲, 必須要加強人才的培養。 人才培養是邵志慶長期重視的一項工作。 “地方戲曲要發展, 必須要培養自己的本土人才。 ”邵志慶說:“戲曲創作不能像猴子掰包穀, 演一個戲丟一個戲, 最後資金浪費了, 人才也沒有培養起來。 ”

貴州省花燈劇院是貴州唯一一個花燈戲專業院團。 作為非遺傳承人, 也是院長, 邵志慶深感責任重大。 傳承一個劇種,

人才是重中之重, 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才能保障戲曲傳承發展。 為了選出好的苗子, 帶出更專業的隊伍, 貴州省花燈劇院與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聯合創辦“貴州花燈戲非遺傳承班”, 目前已完成初試海選, 目的就是為了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貴州花燈戲傳承保護工作, 避免花燈戲人才斷層。

貴州省花燈劇院於2014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的榮譽稱號, 但邵志慶覺得還不夠, 她希望通過人才培養等方式把貴州省花燈劇院打造成國家級藝術院團, 繼續為貴州文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助推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建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