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村串巷——五通趙家村

五通鎮趙家村, 坐落在義江與潯江交匯處, 原隸屬于保甯鄉伍家村委, 五通鎮與保寧鄉合併後, 現為五通鎮伍家村委趙家村。

在以前, 趙家村是一個很偏遠的山村, 由於有義江相隔, 趕五通圩或趕渡頭圩、兩江圩都需要過渡, 或轉往保寧繞一個大圈才能到達, 交通極其不便, 於是, 在義江上修架橋梁成為趙家村幾代人的夢想。

正因為交通的制約, 曾經趙家村一直未能得到發展, 產業開發遲滯, 有資源也無法外運, 村民生活水準較低, 村落建設自然談不上有什麼獨特之處。 老屋基本都是就地取材, 以義江鵝卵石勒腳打基礎, 上面則利用山嶺田土, 或為泥磚牆、或為幹打擂式泥巴沖牆, 全村形成統一, 倒也不失為一種特色。

趙家橋修通,“五兩”路改造,保寧鄉與五通鎮合併,如今趙家村已今非昔比,“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在趙家村得到應正。隨著交通改善,近年來趙家村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水電進戶,巷道硬化、環境綠化、村屯亮化,一排排新樓房拔地而起,村中也建起了休閒運動廣場,昔日的土坯老屋幾乎都換成了“鄉村別墅”。但村民仍有堅守,那就是他們的“門樓”,無論新屋建成何種造型,大門仍然還是原來的老屋門樓式樣,更珍貴的還是他們那依然秉承的鄉愁!

攝影:周子傑

編輯:梁欣

校對:梁琳 劉慧林

趙家橋修通,“五兩”路改造,保寧鄉與五通鎮合併,如今趙家村已今非昔比,“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在趙家村得到應正。隨著交通改善,近年來趙家村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水電進戶,巷道硬化、環境綠化、村屯亮化,一排排新樓房拔地而起,村中也建起了休閒運動廣場,昔日的土坯老屋幾乎都換成了“鄉村別墅”。但村民仍有堅守,那就是他們的“門樓”,無論新屋建成何種造型,大門仍然還是原來的老屋門樓式樣,更珍貴的還是他們那依然秉承的鄉愁!

攝影:周子傑

編輯:梁欣

校對:梁琳 劉慧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