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屆大灣區港航物流論壇在廣州舉行

本報訊1月10日~12日, 港航物流業年度首場行業盛會——第五屆中國航運50人論壇年會暨首屆大灣區港航物流發展論壇, 及第五屆中國航運業創新大會, 在廣州南沙區舉行。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國際海事組織大使、中國航運50人論壇榮譽成員徐祖遠在會上指出,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深刻影響港航業的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的體量決定了這裡將是航運業最大的熱土, 在資源配置中, 航運要素將得以進一步豐富和健全。 同時, “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疊加效應, 將進一步推進區域內航運業發展。 對於廣州南沙港航業發展,

他建議, 一是要創新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措施;二是要創新和完善優化現代航運服務體系;三是要創新航運總部經濟模式, 吸引更多的航運企業落戶;四是要進一步加強港航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中共廣州市委常委、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南沙區委書記蔡朝林表示, 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 是珠江口兩岸城市群的樞紐性節點, 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新區、自貿區等效應在這裡疊加實施。 近年來, 南沙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港口資源優勢, 著力打造廣州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國際樞紐港初步形成。 隨著南沙港區三期建成投產,

南沙已成為珠江口西岸最具規模的港口碼頭群, 正在加快推進南沙港區四期、國際郵輪母港、疏港鐵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有航線177條, 其中國際航線85條, 貿易網路通達全球主要港口。 貿易通關改革走在前列。 發揮自貿區先行先試優勢, 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一批貿易便利化改革舉措, 平均通關效率提高50%以上。 航運服務業加快發展。 自貿區掛牌以來集聚了4600多家航運物流企業, 增長超過12倍, 中遠海運散貨全球總部等15家航運總部企業先後落戶。

廣州港務局局長、中國航運50人論壇成員陳洪先介紹, 2017年, 廣州港迎來了歷史性突破, 集裝箱輸送量首超2000萬標箱、達到2036萬標箱, 貨物輸送量5.9億噸, 商品汽車輸送量111萬輛。

南沙先後建成了16個10~15萬噸級的集裝箱泊位, 能滿足世界最大、最先進的集裝箱船靠泊;馬士基、地中海、達飛、中遠海運、長榮、泛亞、安通、中穀等班輪公司均在南沙開闢航線, 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達到91條, 三年增加39條。 中遠海運散運、中遠海運特運等總部落戶廣州, 麗星等郵輪公司選擇南沙作為母港, 2017年廣州郵輪母港旅遊人數增長到40.4萬人次, 同比增長24%。 此外, 廣州成功獲得2019年(第31屆)世界港口大會舉辦權, 與世界41個港口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廣州港股份公司在A股主機板上市等舉措也讓廣州港口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