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宮一號將“重返”地球 不帶來任何傷害

原標題:它悄悄地回來 不帶來任何傷害

遙想天宮當年, 隨長征火箭一飛沖天, 先後迎來神八、神九、神十, 雄姿英發, 交會對接、太空出艙、太空授課,

打破多項航天器壟斷技術, 可謂功勳卓著。 然而, 英雄遲暮, 天宮一號在2016年正式終止了資料服務。

天宮一號將如何“返回地球”, 成為天文愛好者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近日,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 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 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墜落。 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蝕銷毀, 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 不會危害地面。

1 仍處於嚴密監視中

2016年3月21日,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稱, 已在軌工作1630天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完成與三艘神舟飛船交會對接和各項試驗任務後, 由於已超期服役兩年半時間, 其功能於近日失效, 正式終止了資料服務。

地面跟蹤觀測顯示,

天宮一號目前仍在其設計軌道飛行。 目前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仍在持續、密切的跟蹤監視之中。 根據預測, 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將在今後數月內逐步降低, 並最終再入大氣層燒毀。

值得注意的是, 終止資料連接之後, 地面對於天宮一號的跟蹤不再是遙測跟蹤, 而是變為了地面觀測站的光學跟蹤。

2016年3月25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發佈消息顯示, 長春人衛站及時回應了對天宮一號的跟蹤與監測需求, 利用長春站空間碎片鐳射測距系統, 於2016年3月23日成功獲得兩圈有效資料代表團2017年5月4日致秘書長的普通照會中提出, 經計算分析, 天宮一號大部分結構部件將在再入過程中燒蝕銷毀,

對航空活動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 此外, 中國會進一步加強對天宮一號軌道的跟蹤和監測等, 並且將提前公佈最終的再入時間和可能受影響的地區。

實際上, 航天器的受控隕落是個技術活, 但是再入大氣層並且安全返回地面的載人航太飛船或者太空梭則更是技術活, 換句話說, 燒毀比不燒毀要簡單一些。

毛新願表示, 航天器不僅要做好複雜的熱防護, 底部覆蓋滿能隔熱2000多攝氏度的材料, 而且還要調整好姿態返回。 單單返回角度這一項就要求極為嚴苛, 例如聯盟號飛船和神舟飛船要求再入軌跡角度在1.5°左右, 太空梭也要求在5.5—6.9°。 稍有偏差, 就意味著即便是經過了複雜熱防護的返回艙也會被焚毀。

天宮一號長約10.4米、直徑最大3.35米,

僅重8.5噸, 返回時重量應該更小。 而且, 對於天宮一號的沒有熱防護的設計, 即便精確瞄準、調整好角度都幾乎不可能在返回大氣層的時候倖存。

“對於返回地球的廢棄航天器, 由於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的大氣密度無法精確預測、返回過程中遭受到的震動和衝擊力巨大, 因此在高速運動時幾乎不可能通過主動的動力來實現即時控制。 ”毛新願說。 這也就意味著, 不管天宮一號的返回過程是否如天舟一號等受控, 其被焚毀的命運是無法改變的。

龐之浩透露, 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後, 國際通行的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的深海區, 那裡被稱為“航天器墳場”。 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進步號系列飛船,

美國的康普頓伽馬射線望遠鏡等都落在那兒。

“由於天宮一號的返回過程受到很多因素影響, 幾乎沒有辦法預測它解體後是否一定能完全燒毀。 在世界範圍內, 廢棄航天器精確落點的預測都是個頂級難題。 更何況天宮這種形狀不規則且毫無防護的廢棄航天器, 基本只能大概劃分一個巨大的潛在殘骸落區。 ”但毛新願同時表示, 人類航太開展了60年, 還從未出現過一例在軌航天器返回地球時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例。

(責編:實習生18、張希)

(責編:實習生18、張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