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鄭州亞細亞,一輪溫暖而悲壯的野太陽(下)

曉軍/文

9.有一種壯舉, 叫盜火, 有一種光榮叫雖敗猶榮

亞細亞以有限的兵源和資金向外省擴張仟村百貨時, 不幸兵敗, 兵敗如山倒,

鄭州亞細亞商場頓時成了敦克爾克海灘, 擠滿了撤回的員工, 曾經驍勇善戰的隊伍像是被地雷炸回了據點的皇軍搶糧隊, 羡慕嫉妒恨的人幸災樂禍, 成王敗寇的現實昭然若揭, 還有人以旁觀者的清醒和事後諸葛亮的聰明指出, 如果不這樣, 不那樣, 就不會這樣那樣。

兵棋推演的精准運籌和實驗室高倍顯微鏡下, 亞細亞管理措施的黑洞與疤瘌, 無一遁跡, 還有領導人的人性弱點, 大走光。 城府深沉人士用犀利無比的思想挑剔著亞細亞「現象」和「效應」的每根筋脈, 撥來扒去, 樂此不疲, 但二十多年過去, 再也找不出能反映鄭州重大經濟社會變革的事件, 去調動這麼多專家學者的分析熱情。

高手總結出來的精華教程,

沒有一個老師能示範出像樣的動作讓摔倒的人再次健步如飛, 更別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北京上海大連的連鎖超市悄悄地模仿著亞細亞的舞步晃進了村, 但賣場品相和感召力怎麼也不及當年的鄭州亞細亞, 本地長大的新生代商場雖然生於龍虎之地, 但那個頭和身手, 咋也不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沒有亞細亞的日子, 少了許多熱鬧, 少了許多令人盪氣迴腸的事件, 曾經獨立成章的亞細亞人, 像是被拆散的文字段落, 被新的篇章吸納後, 再也沒有從前的文采和劍氣。

只在我們走進商場、銀行和醫院, 甚至是政府行政服務大廳, 當身披授帶的導購導醫等服務人員嫋嫋走來時, 恍惚間覺得她們那身筆挺的工裝,

規範的舉止, 親切的微笑……除了少頂白雲烘托著野太陽的帽子, 有些東西還在!這就叫「薪火傳承」吧?

野太陽化身千百, 微量元素一樣, 裨益於城市肌體。

某連鎖店門口, 員工們每天拍手大唱「學習雷鋒好榜樣」;很多國有單位和民營公司上班前列隊開例會己成必需;來自臺灣的大潤發超市的利潤大部分由免費購物班車創造;走在街上, 不斷有人把彩頁廣告塞過來……這裡無法考證師承關係, 反正鄭州人早在二十八年前就見識過了, 那是在一個叫做亞細亞的地方。

跟模範學英雄, 鬧不好就成了東施效顰。 曾有酒廠模仿亞細亞「掃街」風格, 開著大汽車一路狂呼呐喊, 大煞風景;今天也有賣場雇人騎著共用小黃車歪七八扭, 搖搖晃晃舉著牌子遛大街,

咋看都不像延安寶塔山下出來的老八路正規軍。

做企業培訓的老師說, 第一個規模化、制度性和全員性的崗前職工培訓誕生在亞細亞, 叫「太陽軍校」, 亞細亞新招收的員工必須在這裡進行幾個月高強度軍事化培訓, 學禮儀學業務學紀律, 從這所商業黃埔軍校裡走出去的學員, 都有著鋼鐵般的鬥志, 刀刻出來的職業自律精神。

筆者曾經讀到過一份亞細亞員工失業後相當炫目的履歷表, 吃驚地越過如兵陣般昂揚的表格望向表的主人, 她輕輕地說:「我們亞細亞人在哪兒幹, 都是最好的!」那眼神裡分明躥起了野太陽上那三十一支曲箭般不屈的火苗。

2012年某單位新建大樓門前廣場上, 最後一處施工點是升旗台,

一高兩低旗杆在風中微微搖晃著。 施工人員說, 不知從啥時候開始, 不管升旗不升旗, 都要建旗台, 成了標配。 另一人說, 還不是從亞細亞開始的。

是的, 原來國旗基本上都插在屋頂, 只有中小學地上有旗台, 而且每週只升一次旗, 亞細亞首先在廣場上建立了旗台, 從此讓崇敬和希望根植於腳下, 讓每天的努力都從望著那輪太陽開始。

10.難忘的亞細亞

太陽升起又落下,足以淡化許多強烈的情感,但為什麼提到亞細亞還會有這麼多回聲和漣漪。一個賣東西的鋪子,怎麼一直有點詩的情調,搖滾的蒼涼,像是一部總是沒有理解透的正版教科書,頻閱常踐又不得其味……

鄭州人,河南人,不但是亞細亞的顧客,也是亞細亞人的同學、朋友和家屬、鄰居,大家都在感情和行為上,以各種形式參與了亞細亞興衰的歡樂與痛苦,驕傲和尷尬,即使是對手,也從欣賞同行的優秀上面,把自己高高地提在一個不仰望別人的水準上。大家都是一場偉大變革的參與者和某種意義上的受益者。

梧桐樹葉綠了又黃,圈圈年輪忠實記載著秋去冬來。當年在商場一樓中廳托兒所玩耍的孩子長大後,可對自己的寶寶講述過當年漂亮阿姨的溫柔呵護?參加兒歌大賽的小朋友們,一次有趣的舞臺經驗,是不是讓自己永遠不怯場,落落大方?在晚會上,在歌廳裡博得眾彩時,腦海裡曾否閃回到二七廣場那澎湃的人海海面?那一年像小啄木鳥一樣在商場挑錯別字的小學生們,面對今天鍵盤俠和大編小編滿篇的錯別字,可否祭出當年的殺手鐧?西門門口汽車上的烤串,一塊錢一串……

還有下了火車就直奔亞細亞的老鄉們,是不是再也不願離開鄭州?可後悔看到一次燦爛開放後又煙花般消失的極地景色?

11.尾 聲

鄭州職工檔案管理中心,勞動保障事務辦事大廳。一群衣裝樸實,但眉眼身姿透露著曾經卓越的中年女人,她們緊緊抱著印有「野太陽」標誌的舊檔案袋,詢問著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盤算一番後無奈選擇了最低標準,相互悄悄說差不多相當於當年的工資。

旁邊有退伍軍人們也在這裡複製粘貼著入伍表和退伍表,國家又有新的一輪優撫政策惠及到他們,安排就業、補貼生活費。

歲末一個下午,太陽落下二七廣場東南角那個樓頂的時刻,筆者來到曾經華麗無比的商戰主戰場原址,努力在腦海裡還原一場智慧與勇氣噴薄的歲月。沒有看到由陳天然書寫,洛陽銅加工廠製作的「亞細亞」三個金光大字。

至少到二零一二年,北牆和西牆上還有野太陽徽記,二零一六年五月,實景地圖上三個金光大字尚在原位置上。摘掉這三字,莫非有人要出來走兩圈,也弄一個更「雅」的亞細亞?

都說到鄭州旅遊沒啥看的,可在二七廣場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他們在看什麼想什麼?多次聽說要拆掉那座建築,因為可以賣個好價錢。

罷了,先寫到這兒吧!

此致敬禮!

光榮與夢想屬於中原,屬於鄭州,屬於亞細亞。

-END-

作者簡介

曉軍,男,漢族,鄭州人。視閱讀和寫作為身心健康的基本需要

10.難忘的亞細亞

太陽升起又落下,足以淡化許多強烈的情感,但為什麼提到亞細亞還會有這麼多回聲和漣漪。一個賣東西的鋪子,怎麼一直有點詩的情調,搖滾的蒼涼,像是一部總是沒有理解透的正版教科書,頻閱常踐又不得其味……

鄭州人,河南人,不但是亞細亞的顧客,也是亞細亞人的同學、朋友和家屬、鄰居,大家都在感情和行為上,以各種形式參與了亞細亞興衰的歡樂與痛苦,驕傲和尷尬,即使是對手,也從欣賞同行的優秀上面,把自己高高地提在一個不仰望別人的水準上。大家都是一場偉大變革的參與者和某種意義上的受益者。

梧桐樹葉綠了又黃,圈圈年輪忠實記載著秋去冬來。當年在商場一樓中廳托兒所玩耍的孩子長大後,可對自己的寶寶講述過當年漂亮阿姨的溫柔呵護?參加兒歌大賽的小朋友們,一次有趣的舞臺經驗,是不是讓自己永遠不怯場,落落大方?在晚會上,在歌廳裡博得眾彩時,腦海裡曾否閃回到二七廣場那澎湃的人海海面?那一年像小啄木鳥一樣在商場挑錯別字的小學生們,面對今天鍵盤俠和大編小編滿篇的錯別字,可否祭出當年的殺手鐧?西門門口汽車上的烤串,一塊錢一串……

還有下了火車就直奔亞細亞的老鄉們,是不是再也不願離開鄭州?可後悔看到一次燦爛開放後又煙花般消失的極地景色?

11.尾 聲

鄭州職工檔案管理中心,勞動保障事務辦事大廳。一群衣裝樸實,但眉眼身姿透露著曾經卓越的中年女人,她們緊緊抱著印有「野太陽」標誌的舊檔案袋,詢問著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盤算一番後無奈選擇了最低標準,相互悄悄說差不多相當於當年的工資。

旁邊有退伍軍人們也在這裡複製粘貼著入伍表和退伍表,國家又有新的一輪優撫政策惠及到他們,安排就業、補貼生活費。

歲末一個下午,太陽落下二七廣場東南角那個樓頂的時刻,筆者來到曾經華麗無比的商戰主戰場原址,努力在腦海裡還原一場智慧與勇氣噴薄的歲月。沒有看到由陳天然書寫,洛陽銅加工廠製作的「亞細亞」三個金光大字。

至少到二零一二年,北牆和西牆上還有野太陽徽記,二零一六年五月,實景地圖上三個金光大字尚在原位置上。摘掉這三字,莫非有人要出來走兩圈,也弄一個更「雅」的亞細亞?

都說到鄭州旅遊沒啥看的,可在二七廣場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他們在看什麼想什麼?多次聽說要拆掉那座建築,因為可以賣個好價錢。

罷了,先寫到這兒吧!

此致敬禮!

光榮與夢想屬於中原,屬於鄭州,屬於亞細亞。

-END-

作者簡介

曉軍,男,漢族,鄭州人。視閱讀和寫作為身心健康的基本需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