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視點」雲南製造業謀融合

到2020年, 我省將培育認定一批服務水準高、帶動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示範專案和示範平臺, 打造3個-5個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通過提高設計能力、增強製造效能、拓展行銷管道、延伸產品服務和挖潛客戶價值, 製造業與服務業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融合, 服務型製造水準明顯提升, 對製造企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 ”

為推動我省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 促進製造業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雲南省發展服務型製造實施方案(2017-2020)》已出臺。

根據方案, 到2020年, 我省將培育認定一批服務水準高、帶動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示範專案和示範平臺(下稱“示範企業”), 打造3個-5個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創新設計為重要橋樑

《實施方案》明確, 我省要以創新設計為重要橋樑,

促進製造業研發和生產、技術和產品的系統提升。

其內容包括, 全面提升工業設計能力, 推進工業設計中心以及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加強企業與工業設計機構對接, 促進設計資源開放共用和工業設計成果轉化, 通過創新設計提高產品技術附加值和競爭力。

為強化創新設計引領, 我省將在傳統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 推動建設貫穿產業鏈的研發設計服務體系, 引領服務型製造發展。

同時, 鼓勵、引導製造業企業加大對設計的投入和應用, 探索發展眾包設計、用戶參與設計、雲設計、協同設計等新型模式, 增強自主創新設計能力。

在鼓勵定制化服務方面, 將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 鼓勵製造業企業利用資訊通信技術開展定制化服務, 增強定制設計和柔性製造能力, 實現生產製造與市場需求高度協同, 強化使用者體驗, 提升產品價值。

例如, 重點引導日用消費品、紡織服裝、建材、電子終端、機械裝備等製造企業, 通過客戶體驗中心、線上設計中心和大資料採擷等方式, 採集分析客戶需求資訊, 增強定制設計和用戶參與設計能力等。

《實施方案》提出, 我省要引導製造業企業實施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PLM), 系統管理從需求分析到淘汰報廢或回收再處置的產品全部生命歷程, 著力統籌優化產品服務,

綜合協調產品、使用者以及環境利益, 實現產品經濟價值和社會生態價值最大化。

其中, 為發展專業化服務體系, 將支援製造業企業延伸服務鏈條, 從主要提供產品製造向提供產品和服務轉變等。

推廣供應鏈管理

推廣供應鏈管理是我省發展服務型製造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為此,將大力推廣供應鏈管理(SCM)等先進管理理念和組織方式。發揮製造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和核心作用,促進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協同整合,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和效益。

為提高供應鏈管理水準,我省鼓勵行業龍頭製造企業整合內部物流資源,優化生產管理流程,成立專門的供應鏈管理部門,推動供應鏈上上下游企業、協力廠商物流、金融等各環節有機融合,提升供應鏈一體化水準和競爭能力。

同時,鼓勵引導製造業企業以價值鏈延伸與再造為重點,從提供產品,向提供專業化、系統化、集成化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滿足客戶綜合需求,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其具體措施包括,鼓勵高檔數控機床、交通物流、電力、特色農機、節能環保、機器人及3D列印等裝備製造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和市場基礎的企業,集中整合資源優勢,開展設施建設、檢驗檢測、供應鏈管理、節能環保、專業維修等領域的總集成總承包。

根據《實施方案》,我省支持建設以製造業企業為中心的網路化協同製造服務體系,突破資源約束和空間約束,實現企業間協同和社會製造資源廣泛共用與集成。

其中,在提升企業資訊化水準方面,引導製造業企業增強資訊化方案設計、系統開發和綜合集成能力,實現研發設計、生產組織、品質控制和運營管理等子系統互聯互通、協同運行。

同時,支援製造企業、互聯網企業、資訊技術服務企業跨界聯合,實現製造資源、製造能力和物流配送開放共用,提供面向細分行業的研發設計、優化控制、設備管理、品質監控等安全可靠的雲製造服務,推動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的智慧匹配和高效協同。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明確有序發展相關金融服務,支援符合條件的製造業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發起設立或參股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提高要素生產率。

雲南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浦 素

往期精彩內容

為此,將大力推廣供應鏈管理(SCM)等先進管理理念和組織方式。發揮製造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和核心作用,促進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協同整合,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和效益。

為提高供應鏈管理水準,我省鼓勵行業龍頭製造企業整合內部物流資源,優化生產管理流程,成立專門的供應鏈管理部門,推動供應鏈上上下游企業、協力廠商物流、金融等各環節有機融合,提升供應鏈一體化水準和競爭能力。

同時,鼓勵引導製造業企業以價值鏈延伸與再造為重點,從提供產品,向提供專業化、系統化、集成化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滿足客戶綜合需求,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其具體措施包括,鼓勵高檔數控機床、交通物流、電力、特色農機、節能環保、機器人及3D列印等裝備製造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和市場基礎的企業,集中整合資源優勢,開展設施建設、檢驗檢測、供應鏈管理、節能環保、專業維修等領域的總集成總承包。

根據《實施方案》,我省支持建設以製造業企業為中心的網路化協同製造服務體系,突破資源約束和空間約束,實現企業間協同和社會製造資源廣泛共用與集成。

其中,在提升企業資訊化水準方面,引導製造業企業增強資訊化方案設計、系統開發和綜合集成能力,實現研發設計、生產組織、品質控制和運營管理等子系統互聯互通、協同運行。

同時,支援製造企業、互聯網企業、資訊技術服務企業跨界聯合,實現製造資源、製造能力和物流配送開放共用,提供面向細分行業的研發設計、優化控制、設備管理、品質監控等安全可靠的雲製造服務,推動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的智慧匹配和高效協同。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明確有序發展相關金融服務,支援符合條件的製造業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發起設立或參股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提高要素生產率。

雲南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浦 素

往期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