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在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新征程中承擔新使命展示新作為

近日, 中共花溪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召開。 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和千億量級國家開放創新平臺, 花溪區、經開區明確了在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新征程中應承擔什麼使命、扮演何種角色、展示哪些作為。

當前, 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的藍圖已經繪就, 目標催人奮進。 就如何奮力在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新征程中承擔新使命、展示新作為, 經開區党工委書記、花溪區委書記鐘陽表示, 全區黨員幹部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上來, 圍繞目標任務,

抓落實、謀突破。

目標既定, 奮勇前行。 鐘陽認為, 有了統一的共識和清晰的目標, 圍繞真抓實幹, 花溪區、經開區將上下齊力同心, 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指導實踐, 推動工作, 突出“透”“細”“准”“實”“嚴”字, 找准問題和方法路徑, 細化部署, 實查實督, 嚴格責任追究, 抓實大比武、大保障, 奮力在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新征程中承擔新使命、展示新作為。

改革創新優化發展新格局

對於優化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花溪區、經開區上下進一步形成共識:“我們將全力統籌城鄉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 以綠色旅遊公路環線為主線, 優化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空間佈局, 促進城鄉要素合理流動、優化配置, 逐步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動融合發展新格局。 ”

花溪區還將打破現有格局, 科學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突出戰略規劃引領, 高品質、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 推動現代城市生活更美好、特色小鎮魅力更鮮明、富美鄉村令人更嚮往,

加快城市與農村、城市與城市、鄉村與鄉村之間的要素流動, 優化重組, 推動點線面串珠成鏈、產城景深度融合, 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深化改革開放, 是打造創新型城市的動力, 是激發公平共用的活力, 是公平共用創新型城市發展的基本路徑。

“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是一個依靠創新驅動、開放帶動, 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城市。 ”鐘陽說, 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發展的關鍵, 把開放的門開大, 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為此, 花溪區將建立“三全三共”的城鄉“三變”改革機制, 提出在組織體系、參與對象、參與資源上要全區覆蓋, 黨委政府、鄉(鎮、社區)、村(居)要全面發力, 利益分配、誠信考核、進退機制要全域統籌。

打破鄉(鎮、社區)、村(居)行政邊界, 將全區的“三變”項目收益全域平衡, 讓低收入困難群體共用發展成果。 積極融入區域發展大局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緊盯“一帶一路”倡議, 積極參與雙向開放。 在引進上, 要圍繞主導產業高標準引進創新技術、先進管理經驗、高素質人才, 打造發展的“聯合艦隊”。 在走出去上, 要率先推動裝備、技術、服務走出去, 提升在價值鏈中的位置。

齊力同心展示發展新作為

“加快建成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和以大資料骨幹企業為導向的經濟轉型發展先行區, 在貴陽市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新征程中承擔新使命、展示新作為。 ”這是花溪區、經開區對自身發展的定位。

為此, 花溪區、經開區將齊力同心、眾志成城、攻堅克難、比拼趕超、凝聚合力, 在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壯大特色產業、完善公平共用制度、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和諧共生生態體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強化組織保障七個方面展示新作為。

花溪區將以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為主攻方向, 對全區重要道路、產業帶、產業園區、重點企業進行全面摸排;結合省、市最新的產業方向,重點打造“一帶兩區”,即農旅融合休閒度假產業帶,高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集中展示區,先進製造業、大資料產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集聚各類要素,以五大特色產業園區促進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提質增效;緊盯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旅遊價值最大化,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千企改造、千企引進”為抓手,加快綠色製造的步伐;突出“六度”品牌,大力發展以生態旅遊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推動大資料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把加快發展大資料安全、數位物流,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數位經濟、共用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花溪區、經開區提出,到2020年,全區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超過18%;聚集大資料企業1000家以上,大資料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30億元以上。2017年,經開片區已成為千億量級園區,2020年,經開片區要達到1600億元的規模經濟總量,需要強有力的支撐空間。

在城市經濟建設的同時,花溪區還將鞏固和提升城市內涵,展示城市的生態美、文化美和管理美,打造公平共用的精神家園。

為展示城市的生態美,花溪區將建設生態文明家園,讓城市更有顏值。打造“大氧吧”,把好“控增、減排、淨氣”三個關口。念好“山字經”,打造“百園之區”。突出“大溪流”,讓“水面大起來、水體淨起來、水治活起來”。建好“大田園”,加快“四鎮五鄉百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三步走”。

為展示城市的文化美,花溪區將更進一步建設精神文明家園,讓城市更具氣質。全面梳理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工業文化、民族文化脈絡,講述好周漁璜、周鐘瑄、趙以炯、姚茫父等一批名人典故,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做大做強“花溪之夏”藝術節,舉辦花溪少數民族特色活動,對經開片區老工業文化進行創新、活化。

為展示城市的管理美,花溪區將提升城市管理水準,讓城市更顯品質。全面理順城市管理機制、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實現城市綜合管理數位化、網路化、精細化、標準化。

以人民為中心共用發展新成果

花溪區、經開區上下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共識,進一步凸顯全區生態優勢、美化城鄉環境、促進文化事業、旅遊產業繁榮發展,進一步活躍創新創業、強勁實體經濟、推動產城融合、建立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的經濟體系、制度體系、治理體系,讓人民共用發展新成果。

“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讓全區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鐘陽表示,未來幾年,花溪區、經開區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公平共用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著力提升增收扶貧水準,確保老百姓享有更加滿意的收入;著力提升均衡發展水準,讓老百姓享有更多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務;著力提升管理服務水準,讓老百姓生活更加文明有序。

為實現上述目標,2018年,花溪區將重點實施就業創業提升工程、收入提升工程、人居環境提升工程、交通出行提升工程、教育供給提升工程、醫療健康提升工程、養老敬老提升工程、城市文明提升工程、智慧治理工程、平安建設提升工程“十大民生提升工程”。

到2020年,花溪區將完成4萬戶以上棚戶區改造提升任務,高標準打造10個以上特色小鎮、10個以上富美鄉村,城鄉低收入困難群體100%成為“股東”,年收入穩定在11000元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提供就業崗位3.6萬個,力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0000元、20000元。

到2020年,花溪區將建成更高水準全面小康社會;建成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綠色產業城市,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城市,文化厚重、開放包容的人文城市,品牌突出、知名度高的全域旅遊城市,自然低碳、環境優美的生態文明城市,活力迸發、動力強勁的創新城市,民生穩定、平安和諧的幸福城市。到2022年,全區生態優勢更加凸顯、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旅遊產業更加發達、城鄉環境更加優美、實體經濟更加強勁、產城融合更加深入、創新創業更加活躍、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的經濟體系、制度體系、治理體系等基本建立。

對全區重要道路、產業帶、產業園區、重點企業進行全面摸排;結合省、市最新的產業方向,重點打造“一帶兩區”,即農旅融合休閒度假產業帶,高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集中展示區,先進製造業、大資料產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集聚各類要素,以五大特色產業園區促進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提質增效;緊盯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旅遊價值最大化,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千企改造、千企引進”為抓手,加快綠色製造的步伐;突出“六度”品牌,大力發展以生態旅遊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推動大資料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把加快發展大資料安全、數位物流,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數位經濟、共用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花溪區、經開區提出,到2020年,全區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超過18%;聚集大資料企業1000家以上,大資料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30億元以上。2017年,經開片區已成為千億量級園區,2020年,經開片區要達到1600億元的規模經濟總量,需要強有力的支撐空間。

在城市經濟建設的同時,花溪區還將鞏固和提升城市內涵,展示城市的生態美、文化美和管理美,打造公平共用的精神家園。

為展示城市的生態美,花溪區將建設生態文明家園,讓城市更有顏值。打造“大氧吧”,把好“控增、減排、淨氣”三個關口。念好“山字經”,打造“百園之區”。突出“大溪流”,讓“水面大起來、水體淨起來、水治活起來”。建好“大田園”,加快“四鎮五鄉百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三步走”。

為展示城市的文化美,花溪區將更進一步建設精神文明家園,讓城市更具氣質。全面梳理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工業文化、民族文化脈絡,講述好周漁璜、周鐘瑄、趙以炯、姚茫父等一批名人典故,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做大做強“花溪之夏”藝術節,舉辦花溪少數民族特色活動,對經開片區老工業文化進行創新、活化。

為展示城市的管理美,花溪區將提升城市管理水準,讓城市更顯品質。全面理順城市管理機制、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實現城市綜合管理數位化、網路化、精細化、標準化。

以人民為中心共用發展新成果

花溪區、經開區上下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共識,進一步凸顯全區生態優勢、美化城鄉環境、促進文化事業、旅遊產業繁榮發展,進一步活躍創新創業、強勁實體經濟、推動產城融合、建立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的經濟體系、制度體系、治理體系,讓人民共用發展新成果。

“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讓全區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鐘陽表示,未來幾年,花溪區、經開區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公平共用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著力提升增收扶貧水準,確保老百姓享有更加滿意的收入;著力提升均衡發展水準,讓老百姓享有更多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務;著力提升管理服務水準,讓老百姓生活更加文明有序。

為實現上述目標,2018年,花溪區將重點實施就業創業提升工程、收入提升工程、人居環境提升工程、交通出行提升工程、教育供給提升工程、醫療健康提升工程、養老敬老提升工程、城市文明提升工程、智慧治理工程、平安建設提升工程“十大民生提升工程”。

到2020年,花溪區將完成4萬戶以上棚戶區改造提升任務,高標準打造10個以上特色小鎮、10個以上富美鄉村,城鄉低收入困難群體100%成為“股東”,年收入穩定在11000元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提供就業崗位3.6萬個,力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0000元、20000元。

到2020年,花溪區將建成更高水準全面小康社會;建成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綠色產業城市,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城市,文化厚重、開放包容的人文城市,品牌突出、知名度高的全域旅遊城市,自然低碳、環境優美的生態文明城市,活力迸發、動力強勁的創新城市,民生穩定、平安和諧的幸福城市。到2022年,全區生態優勢更加凸顯、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旅遊產業更加發達、城鄉環境更加優美、實體經濟更加強勁、產城融合更加深入、創新創業更加活躍、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的經濟體系、制度體系、治理體系等基本建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