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水泥熟料暴漲暴跌間 誰在導演這場戲?

去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長三角熟料價格連續上漲四輪, 累計暴漲140元/噸, 寫下中國水泥發展史上罕見的一筆。 而今天, 1月11日, 長三角及沿江熟料卻大幅下調130~170元/噸, 同樣是歷史奇跡。 暴漲暴跌在不到三個月內輪番上演, 熟料還是當初的熟料, 價格卻已不是當初的價格, 這背後似乎有只看不見的手在導演這場大戲?

關於暴跌的原因解讀:進口熟料惹的禍?

筆者深窺業內關於此次長三角熟料暴跌的原因, 發現各方解讀之中均提及了進口熟料。 那麼進口熟料有多大?根據2000年以來至今的資料, 我國進口熟料在2001年達到高峰270.04萬噸, 2002~2004年穩定在150萬噸~200萬噸, 2005~2009年進口量跌入穀底, 2010~2011年受益需求高速增長, 進口量大幅上升, 2011年最高154萬噸, 但也僅僅是2001年高峰時的六成, 僅有國內熟料產量的0.12%。 2012年開始, 進口量重回穀底, 2015年中國水泥價格持續下滑, 進口量萎縮到僅有0.5萬噸, 2016年略有回升。

2017年前十一個月, 進口熟料則達到了18.42萬噸, 創近四年的最高, 據非官方消息, 12月進口熟料或超40萬噸, 那麼全年合計在60萬噸左右, 即使如此, 也不到全國產量的0.05%, 需知2017年1~11月華東地區熟料產量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1237萬噸(還是在山東提前一個月停窯的情況下)。 區區幾十萬噸, 不足華東增量的十分之一, 又何至於引發市場大動肝火?

圖1:2000以來至今進口熟料情況

進口熟料或是此次熟料價格暴降的“背黑鍋者”

筆者認為, 進口熟料或是此次熟料價格暴降的“背黑鍋者”。 暴漲暴跌之間, 隱隱折射出一個事實:長三角及沿江熟料價格定價權已經被區域大企業牢牢控制, 幾乎稱得上是“玩弄於鼓掌之間”。 去年尤其11月以來進口熟料的突飛猛進, 可以說是對區域“肆無忌憚者”的挑戰, 它們雖享受著暴利但不覺也後背隱隱發涼。 過去一年, 來之不易的供給側春風吹得行業勠力同心, 情比金堅, 老大們領導, 小兄弟們跟隨。 如今, 進口熟料撥動了大家的神經, 尤其元旦以來已經造成了不少小小的“麻煩”,

兄弟們似乎都盯著“有話要說”, 老大們如何能夠淡定?價格暴降似乎正是對“彼此友情”的回應:留得青山在, 旺季好再來!

暴降之後 未來市場怎麼走?

自12月中旬以來, 華東地區水泥價格已經有陸續鬆動, 蘇南、皖北、浙北、贛東北等地均有15~40元/噸不等的降幅, 沿江不少熟料價格也已暗自落到450/噸。 此次熟料價格暴降之後, 預計水泥價格也會隨之走跌。 筆者認為, 這也給連續兩年水泥大幅波動畫上了一個句號, 預期2018年水泥整體價格波動性收窄, 全年以高位平穩為主。 值得一提的事, 熟料價格的大降, 對熟料企業而言有利於穩定軍心, 對粉磨站而言, 卻絕對不能帶來任何的希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