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捐精者95%是大學生,但2/3精液品質不合格

近日, 河北石家莊一大四學生來到精子庫義務捐精視頻引起熱議。 視頻裡, 該學生稱:“暈血不敢獻血, 所以捐精。 想為公益做點貢獻。 ”

這段視頻裡的專家表示:目前來到精子庫捐精者多數是大學生, 頓時, 網友們的評論炸開了鍋。

大學生捐精行為引熱議

一方面, 有網友讚揚其捐精行為, 認為“捐精行為”幫助了很多不孕不育或者因為其他不可控制因素沒有機會懷孕的女人。

另一方面, 更有網友持著吃瓜群眾的態度調侃捐精小夥:“哥們, 你暈精嗎?”還有知識份子在評論下科普捐精流程以及捐精方式。 更有人戲謔說:“現在爽了, 20年後, 自己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結婚了就麻煩了。 ”看來不少評論區的網友似乎低估了捐精的價值。

其實, 捐精不僅是個人奉獻社會的善舉, 更需要一定的准入門檻和條件。 有醫療專家表示, 捐精的人群僅有1/3合格。

大學生體力旺盛, 已成為捐精主力軍

大學生正處於年輕、體力旺盛時期, 精液品質相對於其他年齡層要高, 因此大學生屬於最優秀的捐精人群。

據衛生部的規定, 捐精人的年齡為22-45歲, 身高165以上, 身體健康, 能真實地提供本人及其家族成員的一般病史和遺傳病史, 回答醫師提出的其他相關問題, 按要求提供精液標本以供檢查。

在現實生活中, 所有供精志願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後, 均要進行初步篩查, 初篩符合條件後, 還須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達到健康檢查標準後, 方可供精。  

因此, 精子篩選環節會淘汰很多人。 他們的精子沒有那麼強壯、健康 , 不符合捐精標準。

是“社會溫存”還是“喪失倫理”

一方面, 捐精的背後略含“溫存”, 通過捐獻自己的精子讓不孕不育的女子受孕, 滿足她當媽媽的願望;另一方面, 地下“捐精”挑戰著倫理和道德的底線。

有人打著捐精旗號為占女人便宜, 有人想用自己的優良基因造福人類, 地下捐精的男子直接要求和對方發生性關係。

目前, 正當的捐精行為是合法的,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捐精。 更別說想通過捐精來賺錢, 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願捐精都能成為社會溫存。

(本文部分資訊來自梨視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