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驚!UC竟然獲得普利策新聞獎!

這麼爛的標題, 我都不知道你是怎麼點進來的, 不過既然來了, 就聽我講完這個故事再走吧。

1917年, 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的遺願, 普利策新聞獎被正式設立, 到今年剛好頒發過一百屆。

也許媒體圈外的朋友沒聽說過這個獎, 沒關係, 你就理解它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就行了。 比如, 去年有部口碑甚好的電影《Spotlight》, 劇中記錄了《波士頓環球報》揭露大量天主教神父性侵幼童的故事, 正是憑藉這則報導, 《波士頓環球報》獲得了2003年的普利策新聞獎。

既然普利策獎代表了新聞界的最高榮譽, 那麼以“震驚體”著稱的UC資訊部門(又稱“UC震驚部”),

怎麼會獲得普利策獎呢?我們從普利策這個人說起吧。

120年前的標題戰

先來看看以下這幾個標題——

《刺殺國王失敗, 只因王后被當成擋子彈的盾牌》

《“史上最老騙子”:與喜愛的監獄相伴餘生》

《這些人坐著棺材在空中遊覽海灣》

是不是感覺怪怪的, 讓你聯想起上世紀90年代綠皮火車列車員小推車裡躺著的那份《古今中外故事》雜誌?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刺殺國王失敗, 只因王后被當成擋子彈的盾牌》(King Victor Shielded By His Queen From Assassin's Bullets), 講的是義大利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遇刺的事件。 當刺客從全封閉的車廂外射擊時, 由於無法看清車內情況, 子彈恰好從王后埃琳娜的方向射入。 雖然國王和王后均未受傷, 且沒有任何主觀意願讓王后擋子彈, 但由於王后離子彈更近, 就被媒體當成“人肉盾牌”了。

《“史上最老騙子”:與喜愛的監獄相伴餘生》("Oldest Crook" To End Days in the Prison He Loves), 講的是一位88歲老罪犯與法官的對話。 在對話中, 由於年歲已高且身體不適, 老罪犯感覺自己命不久矣, 表示希望死在監獄裡, 並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回顧,

認為入獄是自己的宿命。 但對話主體內容是罪犯的懺悔, 老頭可沒表示過對監獄的喜愛。

至於《這些人坐著棺材在空中遊覽海灣》(Coffyn Carries Passenger in Air Trip About the Bay), 這個新聞就更扯淡了。 內容是一位元叫Frank Coffyn的人開飛機載客遊覽, 而人名中的Coffyn恰好又是“棺材”的意思……

總體來說, 這三個標題都是比較低劣的標題黨:嘩眾取寵、歪曲事實。 然而這三個標題, 均出自普利策旗下《世界報》同一期的同一版面。

實際上,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 紐約人看報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看普利策主辦的《世界報》, 要麼就是看普利策死對頭赫斯特主辦的《新聞報》。 這兩家報紙為了爭搶市場, 開展了近十年的標題戰, 雙方的核心策略就是“用誇張的手法報導聳人聽聞的犯罪、兩性、天災和偽科學”。

比如——

《亨利·詹姆斯新作:描寫無恥犯罪行為, 大作家投身黃色小說!》

《殺死小貝西的神秘兇手——狂風使兒童喪命》

《是什麼使他偷竊?愛德格?薩爾特斯關於紐約生活的寫真》

《為了愛情, 女人什麼怪事都會做》

《Arson!! Local businesses and shops could be at risk!!》(即便是UC震驚部, 也不用雙感嘆號吧……)

當時美國媒體圈的名記亞瑟·麥克尤恩曾經下過一個定義:“凡是能讓讀者看完後發出‘啊呀!’一聲驚歎的事物, 就是新聞。 ”

標題戰最終讓雙方收穫豐盛, 《新聞報》和《世界報》都達到了150萬的發行記錄。 普利策從17歲離家出走的流浪兒, 搖身成為身家2000萬的巨富, 蓋起了紐約當時最高的大廈。 而赫斯特的影響力更為深遠——當他在報紙上鼓動刺殺當選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後, 總統于不久後應聲倒地, 兇手的口袋裡正放著他鼓動刺殺的那期報紙。

普利策們開創的道路, 激勵著後來的媒體從業者。 一個多世紀後人們驚喜地發現, 祖師爺留下的飯碗, 的確是通往財富之路的捷徑。

凋零的媒體業, 肥膩的標題業

在去年的美國大選中, 每個人都知道有無數謠言被製造了出來,根據BuzzSumo的統計顯示,在大選最後三個月,Facebook 上假新聞的傳播次數暴增,甚至超過了主流媒體的新聞。諸如轉發評論超過14萬條的《突發新聞:FBI已經確定希拉蕊即將定罪》,就是最典型的假新聞。

然而就在美國人瘋狂轉發這些來自WorldPoliticus.com、USADailyPolitics.com、

DonaldTrumpNews.co、USConservativeToday.com的新聞時,遠在6000英里外的歐洲小國馬其頓,幾個年輕男子正看著廣告費流進他的穀歌AdSense帳戶。

如同中國民營醫院的“莆田系”一樣,馬其頓小鎮維勒斯成為了歐美政治謠言工廠,這個僅有4萬多常住人口的小鎮,註冊了140多個美國政治網站功能變數名稱。他們依靠抄襲和改寫新聞,以及標題黨的功力,騙取點擊賺取廣告費。原本充斥著失業年輕人的馬其頓街頭,如今卻變成了香檳和煙花盛開之地,不少人開上了寶馬——NBC曾經採訪了一位半年收入6萬美元的18歲馬其頓小鎮青年,儘管全世界的報社都在裁員和縮減,他卻又雇了3個15歲的孩子幫他維護社交媒體。

中國的維勒斯在哪裡?可能是北京市東城區潘家坡胡同1號。一家名為“北京電商聯盟商學院”的機構坐落於此。這個公司不僅是“百度行銷大學北京授權培訓中心”,還在替“百度內容傳播聯盟”招聘頻道運營人員,顯然,這是一家外包服務商。

“百度內容傳播聯盟”是什麼呢?如果你還在用“Wifi萬能鑰匙”這個App的話,應該知道他們已經變成一家資訊分發產品了。而其中最關鍵的變現環節,就是依靠百度內容傳播聯盟提供的標題黨資訊,以及百度移動聯盟的廣告完成的。

Wifi萬能鑰匙產品截圖

根據Wifi萬能鑰匙副總裁王小書提供的資料,鑰匙上60%的娛樂內容均來自百度內容傳播聯盟,而2016年從百度移動聯盟的分成達到了一億元以上。

不過,和依靠散兵游勇外包商的百度相比,UC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2016年,UC主辦的“訂閱號城市聯盟”橫掃了6座城市,各路自媒體標題精英分享“100萬+”的寫作技巧,甚至還在現場舉辦了起標題PK比賽。根據其年底公佈的資料,有1000多家自媒體月收入破萬,最高達到了4萬元。

以至於終於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

附:UC獲得普利策獎的理論依據——

根據Venngage的統計,在所有決定標題點擊率的因素中,是否具有“震驚”(Shock)元素是最強相關的,相關性為79%。

每個人都知道有無數謠言被製造了出來,根據BuzzSumo的統計顯示,在大選最後三個月,Facebook 上假新聞的傳播次數暴增,甚至超過了主流媒體的新聞。諸如轉發評論超過14萬條的《突發新聞:FBI已經確定希拉蕊即將定罪》,就是最典型的假新聞。

然而就在美國人瘋狂轉發這些來自WorldPoliticus.com、USADailyPolitics.com、

DonaldTrumpNews.co、USConservativeToday.com的新聞時,遠在6000英里外的歐洲小國馬其頓,幾個年輕男子正看著廣告費流進他的穀歌AdSense帳戶。

如同中國民營醫院的“莆田系”一樣,馬其頓小鎮維勒斯成為了歐美政治謠言工廠,這個僅有4萬多常住人口的小鎮,註冊了140多個美國政治網站功能變數名稱。他們依靠抄襲和改寫新聞,以及標題黨的功力,騙取點擊賺取廣告費。原本充斥著失業年輕人的馬其頓街頭,如今卻變成了香檳和煙花盛開之地,不少人開上了寶馬——NBC曾經採訪了一位半年收入6萬美元的18歲馬其頓小鎮青年,儘管全世界的報社都在裁員和縮減,他卻又雇了3個15歲的孩子幫他維護社交媒體。

中國的維勒斯在哪裡?可能是北京市東城區潘家坡胡同1號。一家名為“北京電商聯盟商學院”的機構坐落於此。這個公司不僅是“百度行銷大學北京授權培訓中心”,還在替“百度內容傳播聯盟”招聘頻道運營人員,顯然,這是一家外包服務商。

“百度內容傳播聯盟”是什麼呢?如果你還在用“Wifi萬能鑰匙”這個App的話,應該知道他們已經變成一家資訊分發產品了。而其中最關鍵的變現環節,就是依靠百度內容傳播聯盟提供的標題黨資訊,以及百度移動聯盟的廣告完成的。

Wifi萬能鑰匙產品截圖

根據Wifi萬能鑰匙副總裁王小書提供的資料,鑰匙上60%的娛樂內容均來自百度內容傳播聯盟,而2016年從百度移動聯盟的分成達到了一億元以上。

不過,和依靠散兵游勇外包商的百度相比,UC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2016年,UC主辦的“訂閱號城市聯盟”橫掃了6座城市,各路自媒體標題精英分享“100萬+”的寫作技巧,甚至還在現場舉辦了起標題PK比賽。根據其年底公佈的資料,有1000多家自媒體月收入破萬,最高達到了4萬元。

以至於終於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

附:UC獲得普利策獎的理論依據——

根據Venngage的統計,在所有決定標題點擊率的因素中,是否具有“震驚”(Shock)元素是最強相關的,相關性為79%。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