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麥當勞中國改名金拱門內情:原來曾想用別的名字

1月15日下午, 中信資本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在亞洲金融論壇上透露, 美國方面不准許中信資本收購麥當勞後, 繼續沿用原名, 因此他“一氣之下”就叫了“金拱門”。

張懿宸在亞洲金融論壇一個討論環節上, 談到去年麥當勞改名“金拱門”事件時表示, 這是“2017年互聯網上最轟動的一個行銷”, 但“本意根本不是行銷”。

“我原來想用別的名字, 麥當勞不讓我用, 我一氣之下就叫金拱門, 最後有關這個的新聞在網上的閱讀量是90億次, 平均每個中國人看到6篇有關改名字的各種各樣文章, 這種行銷力度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可以找到嗎?這就說明消費的潛力是巨大的。

”張懿宸直言。

去年11月, 麥當勞中國公司CEO張家茵在接受媒體採訪曾解釋, 繼今年8月, 中信、凱雷入主麥當勞後, 麥當勞品牌雖然沒變, 但麥當勞美國從大股東變成了小股東, 麥當勞中國成了特許經營商, 商標可以繼續用, 但在特許經營市場, 營業執照使用不同名字是國際慣例, 所以從法律的角度考慮, 也需要改名。

至於為什麼要改成“金拱門”, 張家茵表示, 因為麥當勞標誌的形象設計, 像兩道金色的拱門, 公司內部就一直使用Golden Arches(直譯為“金色拱門”)這一昵稱, 巴西的麥當勞公司註冊名也是葡萄牙語的“金色拱門”, 所以中國公司決定改名時就選用了中文翻譯的“金拱門”。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

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已於2017年10月12日正式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 其各地分公司也正陸續更名。

對此, 麥當勞方面表示:“這一變更主要在證照層面, 日常的業務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且“麥當勞餐廳名稱、食品安全標準、營運流程等保持不變”。

工商資訊資料顯示, 去年8月24日, 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的投資者名稱從“麥當勞中國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金拱門中國管理有限公司”。 10月12日, 公司名稱也已變更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

2017年8月8日, 麥當勞(NYSE: MCD)宣佈與中信股份(00267.HK)、中信資本以及凱雷投資集團, 針對麥當勞中國業務的戰略合作正式完成交割。

新成立的麥當勞中國將運營和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業務,

加速擴張, 5年內增開門店2000家, 三四線城市覆蓋率提高10%, 且新公司暫時沒有上市打算。

收購完成後, 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 凱雷和麥當勞(全球)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 去年1月9日, 中信股份、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的聯合聲明顯示, 當時的收購價為最高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9.7億元)總對價, 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方式及部分向麥當勞發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結算。

新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將分別來自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和麥當勞。 麥當勞現有的管理團隊保持不變。 中信資本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出任新公司的董事會主席。 凱雷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及亞太區主席楊向東出任新公司的董事會副主席。

原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繼續出任新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

張懿宸去年8月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 在新成立的公司中, 中信、凱雷和麥當勞全球在董事會所占的席位分別是4席、2席和1席。

當時, 張家茵在媒體見面會現場提出, 未來5年, 麥當勞中國銷售額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兩位數。 預計到2022年底, 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將從2500家增加至4500家, 開設新餐廳的速度將從2017年每年約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約500家。 屆時, 約45%的麥當勞餐廳將位於三四線城市, 超過75%的餐廳將提供外送服務, 強調自動化和便利性的“未來2.0”餐廳覆蓋率提升到逾9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