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游浮戲山古寨堡——皇古寨

皇古寨又名皇姑寨, 位於新密與滎陽交界之地, 東北與大周山遙遙相望, 二山之間的峽谷, 則是滎陽通往新密的交通要道。

皇古寨修建於1860年,

由翰林孫欽昂、貢生范培欽倡修。 孫欽昂(1826年-1896年)為滎陽須水人, 1849年考中拔貢, 1855年中舉人, 1856年成進士, 欽點翰林院庶起士, 已未散館, 授職編修。 回家孝母期間, 正值撚軍在河南進行劫掠, 他即與貢生范培欽一起, 修建了皇古寨, 並倡辦鄉團, 維持家鄉治安, 他也以此功加五品銜, 賞戴藍翎。 孫欽昂曾為皇古寨、須水寨寫記, 並著有《映雪齋集》四卷。 後來, 孫欽昂欽加二品銜, 簡放福建興泉永道, 署理福建督糧道, 駐在廈門, 參加了中法戰爭。 範培欽(1826年-?)為新密白寨人。

皇古寨西南寨門, 遠處可以看到大周山上的古塔。

1860年, 撚軍(時稱皖匪)西犯, 中原人惶恐不安, 密縣滎陽的士紳聚在一起商議如何避寇, 最後決定據險築寨。 經考察, 看中了皇古崖這個地方。 皇古崖下削上廣, 山頂有大約200畝的平地, 西邊有石樓山, 東邊與大周山相望, 群峰環繞, 易守難攻。 明末之時, 即有村民上山躲避匪患, 但卻沒有修寨。 如今, 在範培欽的倡議下, 決定修建皇古寨自保。 周圍村民紛紛出工出力, 壘石成牆, 修建雉堞,

很短時間便修建起了皇古寨。 之後, 他們又置備防禦器械, 儲備糧谷, 訓練丁壯, 共同保衛家園。

從這個角度, 正好從寨門內拍到大周山古塔。

皇古寨依八卦之勢而建, 在坤(西南)艮(東北)方位修建寨門, 坎方(北)隆起之地, 修建神祠, 並作為全寨的中樞之地,

議事中心。 神祠的東北方, 則修建了旗台, 全寨都能看到。 東崗修建敵臺, 台下有泉水, 此台正好保護泉水。 東北寨門外突起一峰, 猶如屏風, 上面設置配備火器, 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寨內還建有關帝廟、寨主樓和土窯洞10余孔。

到這裡探訪時,

杏花還沒完全敗。

皇古寨在抗戰期間曾發生過一場戰鬥。 1945年2月, 豫西先遣支隊皮定鈞部趁盤踞在皇古寨的嶽德功部正準備過春節之即, 向皇古寨發動總攻, 經過兩天戰鬥, 攻破皇古寨。 除岳德功帶領幾個衛兵從地道逃竄外。 岳的小老婆被當場活捉, 心腹幹將岳全忠被擊斃。

被俘的國民黨滎陽縣縣長張金印、警察局長李致祥被押至石坡村鎮壓。 整個戰鬥殲滅岳部200餘人, 繳獲槍支200余支, 迫擊炮1門, 另有騾馬10餘匹, 豬幾十頭, 小麥3萬多公斤, 粉條數千公斤, 蔬菜5 000多公斤和大量的煙酒等物。

喜鵲像個將軍一樣站立在寨門之上。

寨外險峻地勢。

寨門之上的荊棘已經生長多年。

寨內原來修建了十幾孔窯洞,如今幾乎全部坍塌。

南面寨牆,保存相對完整。

東寨門。

北面寨牆。

今天,皇古寨還基本保持原來的樣子,西南寨門基本完整,東北寨門上部坍塌,整個寨牆雖然多有坍塌,但總體保存還算完好。寨內神廟、寨主樓早已經了無蹤影,以前駐軍時修建的十幾孔窯洞,大部分都已坍塌。寨內的土地也無人耕種,整個寨子成了一片荒蕪之地。隨著山村人口的日益減少,青壯年多到城市打工,老人也很少再爬山至此。

作者:老松

編輯:木木

喜鵲像個將軍一樣站立在寨門之上。

寨外險峻地勢。

寨門之上的荊棘已經生長多年。

寨內原來修建了十幾孔窯洞,如今幾乎全部坍塌。

南面寨牆,保存相對完整。

東寨門。

北面寨牆。

今天,皇古寨還基本保持原來的樣子,西南寨門基本完整,東北寨門上部坍塌,整個寨牆雖然多有坍塌,但總體保存還算完好。寨內神廟、寨主樓早已經了無蹤影,以前駐軍時修建的十幾孔窯洞,大部分都已坍塌。寨內的土地也無人耕種,整個寨子成了一片荒蕪之地。隨著山村人口的日益減少,青壯年多到城市打工,老人也很少再爬山至此。

作者:老松

編輯:木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