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臺灣這座神秘小島,日本曾認為無開發價值,如今每天大量遊客前往

臺灣是座島, 蘭嶼則是島外之島, 蘭嶼, 原名紅頭嶼, 是臺灣原住民的一支達悟人世居之地, 後來因島上盛產馳名世界的名貴花卉-蝴蝶蘭而更名。 被稱為臺灣最後一片淨土, 也是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取景地。

向著蘭嶼島進發

從台東富臨碼頭出發, 經過約3小時的船程, 即可見到蘭嶼真實尊容, 蘭嶼是因海底火山爆發而隆起的火山島, 大多為山地, 僅海岸地區有地勢較為緩和的平地。 島上的原住民達悟族人祖先源自菲律賓人, 而非華人, 在島上分屬為漁人、紅頭、椰油、朗島、東清和野銀6個部落。

蘭嶼島的拼版舟

全島大部分為山地, 大半為熱帶雨林覆蓋。 住屋為半穴居。 因四周環海, 他們以捕魚為生, 蘭嶼島滿目蔥蘢, 島上丘陵起伏, 海濱怪石林立, 形狀各異。 島上風景優美, 椰風蕉雨, 一派熱帶風光, 有世外桃源之稱。

蘭嶼島風光

中日甲午戰爭後, 蘭嶼隨同臺灣島被迫割讓給日本。 1897年3月, 日本人組織的“紅頭嶼調查隊”, 在經過5天勘探後, 認為蘭嶼島無開發價值, 而將此島列為人類學原始民族研究地區, 禁止外人移入, 使其與外界隔絕, 至臺灣光復時, 達悟人基本上仍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

每年4-6月是蘭嶼盛產飛魚的旺季, 也是達悟人最忙碌的時候, 他們有一種集體出海捕魚的傳統習俗儀式, 每年一度, 叫做“飛魚祭”。 飛魚祭是達悟人最莊嚴隆重的祭祀, 都是在黎明時舉行。

捕獲的飛魚

舉行之日, 一清早, 一艘艘繪有五彩圖案的木船停放在海灘上, 參加慶典的人圍攏在四周, 由一長者主祭, 以雞、豬為祭品供奉海神, 祈求神的護佑和飛魚豐收。 祭祀完畢, 男的赤身, 著丁字褲, 劃獨木舟出海捕魚。

飛魚祭

《舌尖上的中國》特意介紹了蘭嶼這個神奇的小島。以及島民的特色食物飛魚,飛魚幹是其他地方人難以企及的美味,更是蘭嶼人的食物來源。他們把捕來的魚按顏色分為老人魚、男人魚和女人魚三種。最差的黑色魚給老人吃,灰綠色的魚給男人吃,紅黑花紋或白色的魚、也是最好的魚給女人吃。他們認為這樣依能力而分配所得,是非常公平的。但飛魚則不分男女老幼,皆可食用。

捕魚歸來

捕捉飛魚經常是在晚上進行,他們在漁船中點著火把,將掛網放入海中,飛魚看到亮光就會自海面飛起,相繼躍入網中。兩個人劃的小獨木舟,一個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條飛魚。整個飛魚季節,全島可捕獲百萬斤之多。漁船歸來後,岸上的壯丁蜂擁著幫忙把獨木舟推上海灘。婦女、小孩兒忙著剖魚、去鱗、曬魚幹,把這些飛魚曬成幹,可供一年食用。

飛魚幹

蘭嶼島是臺灣唯一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22℃,全年月平均在20℃以上的時間長達9個月,全年多雨,年降水量高達3055毫米,降水平均,沒有明顯的雨季、旱季之分。夏季和秋季多颱風,每年越過該島的颱風大約有20次,冬季東北季風強勁。蘭嶼堪稱“風島”,是全世界著名的多風地區之一。

烤飛魚

以風力標準來看,16級陣風就達強颱風等級,17級是最大等級,據臺灣氣象局統計,當地觀測史上最強的颱風就出現在蘭嶼,28年前相當於23級颱風的“亞力士”登陸過蘭嶼島。

地下屋是傳統達悟族人智慧的結晶,優點突出,可躲避颱風,且住起來冬暖夏涼,能採光通風,排水良好,極具特色,也是獨特的歷史文化,現在蘭嶼已建起許多現代的水泥結構住宅,但除少數青年人居住外,大部分人仍喜歡住在洞穴中。

躲避颱風的地下屋群

台當局多年前曾推動達悟人放棄地下屋、搬入水泥住宅。居民還是想辦法讓30多棟地下屋完整保留至今,也成為遊客必看的景點。神秘獨特的習俗和淳樸原始的風貌,使蘭嶼被譽為“臺灣最後一塊淨土”。

地下屋獨特的歷史文化

雖然近五十年來,蘭嶼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卻依然保留著原始生活的那一份純樸,這也使得島上醉人的風光得以保留,吸引了大批遊人前往。

臺灣最後一片淨土

好地方自然吸引人流連忘返。近幾年,全島居民不過3000多人,每天湧來500多遊客,來自臺灣觀光局的資料統計,2014年到蘭嶼旅遊人數為7萬多人,但隔年人數暴增至近13萬人,去年遊客人數也高達15萬人。

蘭嶼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它獨特驚豔的自然風光,與原始神秘的部落文化。而當旅遊業興起,一切傳統原味似乎都要面臨被打破。好與不好,其實只有身臨其境的當地人最有發言權。

飛魚祭

《舌尖上的中國》特意介紹了蘭嶼這個神奇的小島。以及島民的特色食物飛魚,飛魚幹是其他地方人難以企及的美味,更是蘭嶼人的食物來源。他們把捕來的魚按顏色分為老人魚、男人魚和女人魚三種。最差的黑色魚給老人吃,灰綠色的魚給男人吃,紅黑花紋或白色的魚、也是最好的魚給女人吃。他們認為這樣依能力而分配所得,是非常公平的。但飛魚則不分男女老幼,皆可食用。

捕魚歸來

捕捉飛魚經常是在晚上進行,他們在漁船中點著火把,將掛網放入海中,飛魚看到亮光就會自海面飛起,相繼躍入網中。兩個人劃的小獨木舟,一個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條飛魚。整個飛魚季節,全島可捕獲百萬斤之多。漁船歸來後,岸上的壯丁蜂擁著幫忙把獨木舟推上海灘。婦女、小孩兒忙著剖魚、去鱗、曬魚幹,把這些飛魚曬成幹,可供一年食用。

飛魚幹

蘭嶼島是臺灣唯一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22℃,全年月平均在20℃以上的時間長達9個月,全年多雨,年降水量高達3055毫米,降水平均,沒有明顯的雨季、旱季之分。夏季和秋季多颱風,每年越過該島的颱風大約有20次,冬季東北季風強勁。蘭嶼堪稱“風島”,是全世界著名的多風地區之一。

烤飛魚

以風力標準來看,16級陣風就達強颱風等級,17級是最大等級,據臺灣氣象局統計,當地觀測史上最強的颱風就出現在蘭嶼,28年前相當於23級颱風的“亞力士”登陸過蘭嶼島。

地下屋是傳統達悟族人智慧的結晶,優點突出,可躲避颱風,且住起來冬暖夏涼,能採光通風,排水良好,極具特色,也是獨特的歷史文化,現在蘭嶼已建起許多現代的水泥結構住宅,但除少數青年人居住外,大部分人仍喜歡住在洞穴中。

躲避颱風的地下屋群

台當局多年前曾推動達悟人放棄地下屋、搬入水泥住宅。居民還是想辦法讓30多棟地下屋完整保留至今,也成為遊客必看的景點。神秘獨特的習俗和淳樸原始的風貌,使蘭嶼被譽為“臺灣最後一塊淨土”。

地下屋獨特的歷史文化

雖然近五十年來,蘭嶼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卻依然保留著原始生活的那一份純樸,這也使得島上醉人的風光得以保留,吸引了大批遊人前往。

臺灣最後一片淨土

好地方自然吸引人流連忘返。近幾年,全島居民不過3000多人,每天湧來500多遊客,來自臺灣觀光局的資料統計,2014年到蘭嶼旅遊人數為7萬多人,但隔年人數暴增至近13萬人,去年遊客人數也高達15萬人。

蘭嶼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它獨特驚豔的自然風光,與原始神秘的部落文化。而當旅遊業興起,一切傳統原味似乎都要面臨被打破。好與不好,其實只有身臨其境的當地人最有發言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