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時代宣言|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上)

習近平總書記1月5日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鮮明指出, 當前, 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縱觀過去、當下與未來的歷史演進, 通覽國家、政黨、民族的沉浮興衰, 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國家表達、民族表達, 彰顯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洞察歷史的睿智、創造歷史的擔當。

(一)

歷史的發展, 總有一些關鍵的節點、關鍵的時期。

2017年10月, 歷史會記下這個金秋。 一個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 一個在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久經考驗、成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 在世界矚目下展開了中華民族新時代的華章。

“經過長期努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習近平總書記渾厚有力的聲音, 響徹億萬人民熱切矚望的萬人大會堂,

迅速傳遍全中國, 乃至傳揚整個世界。

極不平凡的過去五年, 驅動“中國號”巨輪駛入新的更廣闊天地。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夢想和現實在這裡轉承, 奮鬥和拼搏在這裡接續。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 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十九大如此擘畫。 新的階段、新的使命, 挑戰雖艱、希望尤盛, 矢志奮鬥、走向未來, 時和勢仍然在我!

在這個時間與空間的交匯點上, 沒有什麼能比“機遇”這兩個字更能揭示中國的當下、昭示民族的前程, 沒有什麼能比“歷史性”這一詞彙更能描繪這個機遇的涵義和意義。 這個歷史機遇是中華民族強起來、實現偉大復興的機遇,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領力感召力的機遇,

是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機遇, 是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百年邁向執政百年、進而鑄就千秋偉業的機遇——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作貢獻。

(二)

機遇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歷史累積, 是人民創造偉大實踐業績的時代呈現。 長期以來,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苦幹實幹中創造機遇, 在把握機遇中續寫歷史, 一步步靠近無限風光的頂峰, 迎來了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這是中國歷史演進的必然。 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 中華民族曾有過很多機遇, 但真正抓住機遇、開創盛世的屈指可數。 特別是近代以後, 國家命運跌入穀底, 民族危亡懸於一線,

振興中華成為全民族的呼號與夢想。 近百年前, 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劈波起航, 從此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神州大地重開光明之門、燃起希望之火;近70年前,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 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有了堅如磐石的制度基礎;40年前, 中國共產黨作出歷史性抉擇——實行改革開放, 大江南北湧動滾滾春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迸發勃勃生機;5年前, 中國共產黨鮮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歷史性命題, 追夢逐夢、築夢圓夢成為激蕩人心的高昂旋律, 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托起新的輝煌。 一路求索, 一路奮鬥,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是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的必然。 道路決定命運。 科學社會主義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闢了國家富強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社會主義500年, 中國書寫著最華彩的篇章。 “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的宣示擲地有聲, 言猶在耳, 催人奮發。 這5年,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勵精圖治、革故鼎新, 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書寫偉大史詩、譜寫壯麗篇章, 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推向新的境界, 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追尋現代化的前景從未像今天這樣天高地廣, 科學社會主義因在有著13億多人口的東方大國生動實踐而閃爍耀眼光芒。

這是世界百年大變局的必然。 當今世界,“民主赤字”“治理赤字”“發展陷阱”此起彼伏,貧富分化、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問題層出不窮。資本主義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弊端叢生,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孕育。世界怎麼了?人類要往哪裡去?已成為人類的“哈姆雷特之問”,各國政要、學者、大眾都在為之苦惱、受之困惑。歷史並未終結,文明的多樣性蘊藏著人類的無限希望,中國的實踐為解決人類共同問題提供了全新選擇。在人類日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今天,世界從來沒有如此關注中國、需要中國,這為我們堅持和平發展、贏得優勢主動打開了廣闊戰略空間。

歷史的機遇,再次向這個古老而青春的國家展開懷抱。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乘風破浪的“飛躍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精進臻善的“成熟期”,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關鍵期”,世界格局劇烈變動的“重塑期”,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又一個“創業期”。

這個歷史機遇期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更有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加速,有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增強,有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贏得的更多掌聲……從內部看,中國發展經過量的積累進入質的提升階段,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中國巨輪正在駛出歷史的峽谷,進入“海闊憑魚躍”的寬廣水域;從世界看,“世界之亂”和“中國之治”形成鮮明對比,全球的目光正在東移,中國的風景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憧憬。

這樣的機遇,是我們以不斷的變革,在發展的進程中積累起來的比較優勢;這樣的歷史機遇期,是我們用持續的奮鬥,在新征程上為自己打開的時間視窗!

(三)

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常面臨許多重要轉折,美國學者拉茲洛稱之為“社會歷史分叉期”。如果以道路為喻,這樣的時期正是“路口”。面對路口,只有兩種命運:發展,或者衰落。

蒸汽機的轟鳴,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那時的中國卻如沉睡的雄獅,仿佛置身於時間之外,錯過了歷史的路口,被時代甩在了身後,一度成為落後與停滯的“代名詞”、西方列強崛起的“踏腳石”。

2017年1月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文章稱,“中國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實”。當歷史的機遇再次擺在中國面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抓住這一機遇。

新的思想旗幟,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根本指標。思想的光芒,在2017年秋天格外耀眼。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進行新的偉大鬥爭中創立的這一光輝思想,蘊藏著中國奇跡的密碼、指引著中國未來的方向。“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聚焦的是民族復興,把握的是時代脈搏,確定的是行動綱領。當這一思想化為神州大地的鮮活實踐,歷史賦予我們的契機就會成為現實,為中國凝聚起變革的力量、奮進的力量。

新的發展方位,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深厚底氣。5年全方位、開創性的發展,帶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滿懷期待。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正在向著“高品質發展”的目標邁進。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56%,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突破六成,第三產業增加值已經超過“半壁江山”,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降至約30%……積澱越厚,爆發力越強,中國正迎來驚世一躍。

新的奮鬥目標,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高遠視野。面向未來,黨的十九大開啟的征程何其壯闊!全面小康的百年目標實現後,我們將以“兩個十五年”的奮進,從基本實現現代化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就在眼前。思想有多遠,目光就有多遠,腳步就能延伸多遠。在這樣的重大歷史節點,更需要以自覺認識機遇,以自為把握機遇。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國在歷史上失去機遇太多,如果再不抓住機遇,後果不堪設想。機遇千載難逢,機遇稍縱即逝,機遇不僅是“機”更是“遇”,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負時代的饋贈、歷史的青睞。機遇不會眷顧沒有準備的頭腦,新時代的中國、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已經準備好了!

當今世界,“民主赤字”“治理赤字”“發展陷阱”此起彼伏,貧富分化、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問題層出不窮。資本主義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弊端叢生,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孕育。世界怎麼了?人類要往哪裡去?已成為人類的“哈姆雷特之問”,各國政要、學者、大眾都在為之苦惱、受之困惑。歷史並未終結,文明的多樣性蘊藏著人類的無限希望,中國的實踐為解決人類共同問題提供了全新選擇。在人類日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今天,世界從來沒有如此關注中國、需要中國,這為我們堅持和平發展、贏得優勢主動打開了廣闊戰略空間。

歷史的機遇,再次向這個古老而青春的國家展開懷抱。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乘風破浪的“飛躍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精進臻善的“成熟期”,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關鍵期”,世界格局劇烈變動的“重塑期”,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又一個“創業期”。

這個歷史機遇期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更有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加速,有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增強,有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贏得的更多掌聲……從內部看,中國發展經過量的積累進入質的提升階段,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中國巨輪正在駛出歷史的峽谷,進入“海闊憑魚躍”的寬廣水域;從世界看,“世界之亂”和“中國之治”形成鮮明對比,全球的目光正在東移,中國的風景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憧憬。

這樣的機遇,是我們以不斷的變革,在發展的進程中積累起來的比較優勢;這樣的歷史機遇期,是我們用持續的奮鬥,在新征程上為自己打開的時間視窗!

(三)

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常面臨許多重要轉折,美國學者拉茲洛稱之為“社會歷史分叉期”。如果以道路為喻,這樣的時期正是“路口”。面對路口,只有兩種命運:發展,或者衰落。

蒸汽機的轟鳴,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那時的中國卻如沉睡的雄獅,仿佛置身於時間之外,錯過了歷史的路口,被時代甩在了身後,一度成為落後與停滯的“代名詞”、西方列強崛起的“踏腳石”。

2017年1月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文章稱,“中國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實”。當歷史的機遇再次擺在中國面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抓住這一機遇。

新的思想旗幟,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根本指標。思想的光芒,在2017年秋天格外耀眼。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進行新的偉大鬥爭中創立的這一光輝思想,蘊藏著中國奇跡的密碼、指引著中國未來的方向。“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聚焦的是民族復興,把握的是時代脈搏,確定的是行動綱領。當這一思想化為神州大地的鮮活實踐,歷史賦予我們的契機就會成為現實,為中國凝聚起變革的力量、奮進的力量。

新的發展方位,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深厚底氣。5年全方位、開創性的發展,帶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滿懷期待。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正在向著“高品質發展”的目標邁進。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56%,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突破六成,第三產業增加值已經超過“半壁江山”,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降至約30%……積澱越厚,爆發力越強,中國正迎來驚世一躍。

新的奮鬥目標,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高遠視野。面向未來,黨的十九大開啟的征程何其壯闊!全面小康的百年目標實現後,我們將以“兩個十五年”的奮進,從基本實現現代化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就在眼前。思想有多遠,目光就有多遠,腳步就能延伸多遠。在這樣的重大歷史節點,更需要以自覺認識機遇,以自為把握機遇。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國在歷史上失去機遇太多,如果再不抓住機遇,後果不堪設想。機遇千載難逢,機遇稍縱即逝,機遇不僅是“機”更是“遇”,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負時代的饋贈、歷史的青睞。機遇不會眷顧沒有準備的頭腦,新時代的中國、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已經準備好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