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學習 |“習特會”,把中美關係的大廈建設好

【學習進行時】4月6日至7日, 習近平主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特朗普總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這次重要會晤對中美兩國和世界意味著什麼?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專欄推出“辛識平”評論, 為您深入解析“習特會”的重要成果和重大意義。

4月6日至7日, 明媚的陽光下, 習近平主席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第一次握手。 這次被媒體稱為“習特會”的元首會晤, 基調積極、富有成果。 以此為新起點, 中美關係的巨輪再次起航。

這次“習特會”, 正值世界格局深刻演變, 國際形勢迎來多事之秋。 美國新政府內外政策走向引發全球關注,

歐洲一體化進程出現新的變局, 各種“黑天鵝”事件頻發, 不確定性的陰雲籠罩在人們心頭。 在此背景下, 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的中美關係何去何從, 更是牽動全世界的目光。

“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 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 ”習近平主席發出的中國聲音, 給了世界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回答。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取得圓滿成功和豐碩成果的“習特會”, 給中美關係和國際關係注入彌足珍貴的確定性, 為國際形勢發展帶來了正能量。 正如《金融時報》所說, 此次“習特會”的成功“將會讓世界喘口氣”。

當地時間4月6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互利合作, 拓寬前進航道

中美元首會晤中, 習近平主席強調, 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 這為中美關係發展奠定了建設性基調, 指明了雙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有國際媒體評論“習特會”, 這是一次“無腳本”的會晤。 實際上, “合作”正是這次元首會晤的最鮮明主題詞, 也是中美關係發展的最重要歷史腳本。 中美關係走到今天, 互利合作是最大動力;中美關係走向明天, 互利合作依然是唯一正確航向。

放眼太平洋兩岸, 曾經“沒有商業, 沒有接觸, 什麼都沒有”的中美兩國, 如今已互為第一大交易夥伴, 雙向投資存量、人員往來均創下歷史新高。 緬因州的捕蝦人因中國旺盛的消費賺得不亦樂乎,

“中車製造”成為波士頓、芝加哥等城市的“座上賓”……兩國成千上萬企業、工人和數以億計的消費者都在分享中美合作的好處。 習主席深刻指出:“中美兩國合作好了, 就可以做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在世界經濟深度融合、全球性挑戰需要共同應對的背景下, 如何進一步“擴大互利合作領域”, 讓“壓艙石”的分量更足, “助推器”的動力更強, 成為元首會晤的重要議題。

當地時間4月6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合影留念。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此次會晤的一大成果, 就是中美元首宣佈兩國建立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等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

並率先啟動了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 快友之事莫若談。 ”如今中美間已建立逾百個政府間對話機制, 涉及幾乎所有重要領域, 為兩國拓展合作提供堅實支撐, 確保中美關係不會因一時一事改變前進的大方向。

向寬處行, 方有無限風光。 “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 推動雙向貿易和投資健康發展, 加強兩軍交往, 深化執法司法、網路安全、追逃追贓等領域合作……中美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尋求利益匯合點和合作增長點。 會晤期間, 兩國元首就朝鮮半島核問題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還同意拓展在防擴散、打擊跨國犯罪等全球性挑戰上的合作。 世界如此大, 問題那麼多, 中美在全球和地區事務中應該合作並可以合作的領域很多。 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美保持溝通協調、加強協作, 就能辦成更多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

當地時間4月7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中美元首第二場正式會晤。 會晤後, 習近平同特朗普到秀麗宜人的海湖莊園中散步, 在輕鬆友好的氣氛中繼續就兩國友好合作進行討論。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管控分歧, 避開暗礁險灘

“世界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就像一對夫婦, 他們總是時而相互抱怨, 卻從未想過離婚”。 《紐約時報》的調侃未必恰當,卻反映了這樣一個普遍共識:中美的共同利益和相互聯繫遠大於差異和分歧,誰都無法承受“離異”的成本。

會晤期間,兩國元首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開誠佈公,坦率交流,不回避分歧。“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這一共識,向世界傳遞著明確信號:有了分歧並不可怕,關鍵是不要把分歧當成採取對抗態度的理由;同時,也為兩國處理分歧指明了方向:只要雙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則,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中美兩國關係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擾。有了這樣的信念和決心,中美關係就不會成為“說翻就翻的小船”,就能有效避開暗礁險灘,在乘風破浪中不斷前行。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習近平主席向特朗普贈送的這幅書法作品頗具深意。上世紀70年代初,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同尼克森總統等人以“改變世界的一周”終結了中美長達20多年的對立與隔絕,為雙方交往與合作奠定了基石。1979年農曆春節,鄧小平同志訪美的“旋風九日”開啟了中美關係的新階段。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新的領航人手中。海湖莊園會晤餘音猶在,新的“中美時間”已經開啟。

年屆不惑的中美關係,儘管經歷風風雨雨,卻始終一路前行,取得了歷史性進展。“我願同總統先生一道,帶領兩國對發展中美關係抱有良好願望和熱情的建設者,把中美關係的大廈一層一層建設好,使之更牢、更高、更美。”這是習近平主席誠摯的期盼,是時代賦予兩國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的希望與未來之所在。

《紐約時報》的調侃未必恰當,卻反映了這樣一個普遍共識:中美的共同利益和相互聯繫遠大於差異和分歧,誰都無法承受“離異”的成本。

會晤期間,兩國元首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開誠佈公,坦率交流,不回避分歧。“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這一共識,向世界傳遞著明確信號:有了分歧並不可怕,關鍵是不要把分歧當成採取對抗態度的理由;同時,也為兩國處理分歧指明了方向:只要雙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則,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中美兩國關係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擾。有了這樣的信念和決心,中美關係就不會成為“說翻就翻的小船”,就能有效避開暗礁險灘,在乘風破浪中不斷前行。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習近平主席向特朗普贈送的這幅書法作品頗具深意。上世紀70年代初,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同尼克森總統等人以“改變世界的一周”終結了中美長達20多年的對立與隔絕,為雙方交往與合作奠定了基石。1979年農曆春節,鄧小平同志訪美的“旋風九日”開啟了中美關係的新階段。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新的領航人手中。海湖莊園會晤餘音猶在,新的“中美時間”已經開啟。

年屆不惑的中美關係,儘管經歷風風雨雨,卻始終一路前行,取得了歷史性進展。“我願同總統先生一道,帶領兩國對發展中美關係抱有良好願望和熱情的建設者,把中美關係的大廈一層一層建設好,使之更牢、更高、更美。”這是習近平主席誠摯的期盼,是時代賦予兩國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的希望與未來之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