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關區管理提效環境提質改造提速生態提標

中國蘭州網1月17日消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同時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 切實提升省會城市輻射帶動力”。 城關區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區, 如何在蘭州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提高生態環境品質中當好全市排頭兵?城關區委十一屆六次全委會提出, 通過“管理提效、環境提質、改造提速、生態提標”舉措, 竭力把城關區建設好管理好, 大力提升現代城市形象品位。

推動城市管理提效。 按照精細化、智慧化、常態化要求,

著力改進城市管理方式, 努力推動“三個轉變”, 即管理向精細化轉變, 全面總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經驗做法, 嚴格落實“網格化”“樓院長”“街長制”、全域無垃圾等管理模式, 強化運行監管, 形成帶動效應, 打造特色品牌, 用心做好城市管理;手段向智慧化轉變, 加快整合各類數字管理平臺, 打造集指揮調度、智慧分析、巡查處理、監督考核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城管模式, 實現管控全覆蓋;整治向常態化轉變, 健全城市管理目標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監督問責體系, 真正把問效和問責有機結合起來, 推動城市管理進入長效常態軌道。

持續抓好環境提質。 持之以恆地抓好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城市出入口、樓頂屋頂等重點區域綜合整治,

加大對違法建設、交通秩序、占道經營、立面廣告、空中線纜、共用單車亂放、城區狗患等城市亂象治理, 大力開展“廁所革命”, 合理增加停車泊位, 持續推進“破牆通路”交通微循環, 今年每個街道要打造1到2個一體化示範街, 全面提升全區街巷品質。 完善黃河兩岸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 市區聯動美化濱河建築立面, 打造濱河建築特色風情線, 重點實施南北濱河路及沿線公園廣場、樓體立面等一批亮化景觀, 努力把黃河城關段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景觀軸、文化軸、生態軸和發展軸。

有序推進改造提速。 該區明確從今年起, 積極搶抓國家新三年棚改計畫相關政策機遇, 以城中村為重點, 加大“一區、兩坪、六片”棚戶區改造力度,

有效借助國開行政策性貸款, 啟動實施鹽白片區、伏龍坪等6處棚戶區改造, 謀劃包裝紅泥溝、南磚瓦窯等一批棚改項目。 今年完成改造8300戶以上、新建安置房85萬平方米以上, 切實改善棚戶區群眾居住條件, 力爭通過2到3年時間, 改造棚戶區4萬餘戶、220萬平方米, 基本完成全區舊城改造。

大力促進生態提標。 持續推進南北兩山生態修復, 加強林地科學規範管理, 做好現有林地清查核實, 對實際已不具備林地性質的土地、不嚴格履行林地管護責任的承包單位實行退出機制。 加強城市園林綠化, 繼續實施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破牆透綠”“見縫插綠”“立體植綠”工程, 建設南山路、天水路等5條立體綠色景觀長廊, 新建一批公共綠地、街心公園、生態廊道、健身步道及小遊園、小廣場、小綠地、小景觀,

打造現代化都市景觀體系。 嚴格落實“河長制”, 加強河洪道和地質災害治理, 實施南河道綠化提升、大砂溝景觀提升工程。 堅持“全員冬防”理念, 持續抓好綜合治汙, 通過棚戶區改造, 徹底消除城區小煤爐, 全面推廣清潔能源集中供暖, 不斷改善大氣品質, 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