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信重視小程式發展,小程式電商會成為新機遇嗎?

銷客多最新資訊:從微信宣佈支持“微信小店”功能開始, 小程式電商似乎是迎來了春天。 小程式電商會成為新機遇嗎?結合銷客多相關的案例、資料, 我們聊一聊這個問題。

微信不會成為賣貨據點

首先, 微信上肯定有紅利, 不然不會有大量微商城和內容創業者, 但我想說的是即使這次小程式功能開放, 也不可能有所謂的創業風口。

月活用戶9.8億、社交媒體、微信小店、微信雙十一等等資訊給了我們太多刺激, 但這些都是基於微信這個軟體的成功產生的, 從產品角度想想就明白, 微信是一款社交軟體,

要的是洞悉並解決用戶需求從而讓大量用戶長時間使用微信, 其他功能也都為了這個目的。

簡而言之, 微信的核心價值是一款好的社交產品, 其它功能都是為了讓用戶留存, 讓微信成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果關係擺在這兒, 難倒微信會讓自己成為賣貨平臺?

筆者認為微信的目的很明確, 就是讓自己成為國人離不開的, 甚至是唯一的應用。 圍繞這個目的, 就基本好理解為什麼微信接入的東西越來越多, 承載的概念越來越多, 基石就是微信必須是最好的社交產品。

微信小程式的三大推手

與APP相比, 微信小程式可實現APP的核心功能, 在微信中小程式有12個流量入口, 與微信深度綁定。 與微商城相比, 微商城需要搭載在微信服務號上,

埋得很深, 而小程式則不需要關注公眾號, 可獨立推廣, 並且有多處入口。

小程式的好處大家都知道, 可一直不溫不火。 這次小程式的熱火, 筆者認為是有三方推動:

第一方當然是微信。 微信因其“國民性”, 已經是大多數APP的登錄埠了, 但微信還想做的更多, 讓APP直接搬到微信上。 目前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發, 小程式已經可以實現APP的主要功能, 並且“無需下載、用完即走”, 對微信核心價值沒有過多影響。 微信用流量吸引APP進入小程式, 用小程式給使用者提供更多服務, 讓微信成為“萬能APP”, 可以再一次強化用戶粘性。

第二方是京東+騰訊。 雙十一之前京東和騰訊的“京騰無界零售”提出由“騰訊、京東和協力廠商軟體發展商共同組成服務生態”,

以微信小程式作為向線下滲透的埠做場景融合, “微信小程式+京東零售科技融合線上線下交易場景”。

這裡透露一個資訊, 就是微信小程式的使用場景應該是以線下門店為主的。 包括附近的小程式, 也是給線下商家做露出。 這次微信免費開放小程式開店功能, 明擺著要擴充微信小程式的商家入駐數量, 增加小程式存量和服務能力, 給未來鋪路。 同時重點扶持蘑菇街小程式, 也是有點兒“千金買馬骨”的意思, 雙十一資料放出來效果頂呱呱。

協力廠商就是協力廠商應用開發商, 即銷客多這類基於微信的SaaS開發商。 開頭說了, 這是要借小程式轉型了, 銷客多可能是微信協力廠商開發做的最好的,

但在去年6月也開始收取服務費, 我認為本質是基於微信平臺, 銷客多只能提供工具, 沒法提供流量, 營收來源有限。 在採訪中銷客多也表示很多商家還是以為他們可以提供流量, 但實際協力廠商能引流的就是做廣告投放。

上圖是一個根據業態的劃分, 可以看到有75%的微商城、小程式都是作為線下門店的線上管道。

綜合銷客多資料和一些小程式榜單, 筆者認為滿足以下條件適合做小程式:

1)自帶流量

2)生活場景中高頻使用

3)日常衣食住行+娛樂

總之, 小程式對有線下門店的商家作用最大, 尤其是生活半徑周邊的日常剛需商品, 小程式通過二維碼即可進入, 線下門店通過小程式作為線上管道進行行銷和會員管理行之有效。

最適宜的可能就是銷客多重點做的三個行業:零售、餐飲、美業。

日常被高頻使用的功能, 例如騎單車、訂票、看天氣等, 這些小程式基本都是從APP生成的, 大部分用戶原本就會通過APP使用, 通過小程式不過是方便快捷, 能通過小程式增加多少新使用者還有待觀察。

對於通過粉絲轉化的純微商和自媒體,自帶流量小程式更多是“錦上添花”。小程式會增加曝光入口,會比微商城的跳轉順滑,比訂閱號的介面優秀,而且沒有訂閱號發佈次數上限,但歸根還是該幹啥幹啥,要通過對粉絲的“即時引導”進行轉化,通過接廣告變現。

最近很多軟文在吹捧微信小程式資料,想想就知道水分很大。比如小程式榜單的摩拜單車,有多少是從自己APP流入小程式的?還有蘑菇街,微信錢包常年放著入口呢,還能怎麼吹?

去平臺化能不能成?

京東透露今年起,將力推以微信小程式作為載體的“京商城”與“輕商城”兩種模式,後者是SaaS類開店工具,無需入駐京東,京東亦能為其提供交易、行銷、物流等零售基礎設施服務。京東盯上了協力廠商SaaS生意,勢必對銷客多等協力廠商SaaS開發商帶來衝擊。

我們能看到協力廠商SaaS的幾條路——

1)做大微信協力廠商服務品牌。做自己分銷平臺的商品庫,可實現掃碼入庫,並打通了蜂鳥配送、達達配送,實現微商城和快遞、配送的訂單流通。

3)與品牌商深度合作。11月27日銷客多聯合硬體廠商“商米”邀請Brookstone、新希望乳業等企業一起發起了“新零售實踐場共建計畫”。

如何讓自己不可替代,成為協力廠商開發能否生存的關鍵。從微信的表現看,官方應不會去搶協力廠商開發的生意,京東肯定會用開店來帶動配送、行銷推廣的業務,且很可能去做消費者權益保障來做大品牌影響力。

現在銷客多想搶先一步,並且已在微信已經做了15年技術開發,未來的情況仍是難以捉摸。但可以肯定,協力廠商SaaS競爭會隨著小程式升級,大玩家開始擴大產業鏈,小玩家想撈錢要趕緊了。

微信做小程式,還有支付寶也在做小程式,原因可以從產品角度想一想。微信是一座資料金礦,騰訊想通過小程式滲透線下,切入線下消費場景。對於沒門店的商家,其實玩法和微商城沒多大區別。

協力廠商開發都想搭小程式列車,比如銷客多趁這次小程式開放做了力度很大的促銷活動,也推出了很多針對小程式特性的新服務、新業務。可以預見競爭會更激烈,銷客多是筆者所知最好的協力廠商開發,希望能活到最後。小程式有沒有用,有多少用,得看看自己合不合適,別閉著眼就跟著嗨。

對於通過粉絲轉化的純微商和自媒體,自帶流量小程式更多是“錦上添花”。小程式會增加曝光入口,會比微商城的跳轉順滑,比訂閱號的介面優秀,而且沒有訂閱號發佈次數上限,但歸根還是該幹啥幹啥,要通過對粉絲的“即時引導”進行轉化,通過接廣告變現。

最近很多軟文在吹捧微信小程式資料,想想就知道水分很大。比如小程式榜單的摩拜單車,有多少是從自己APP流入小程式的?還有蘑菇街,微信錢包常年放著入口呢,還能怎麼吹?

去平臺化能不能成?

京東透露今年起,將力推以微信小程式作為載體的“京商城”與“輕商城”兩種模式,後者是SaaS類開店工具,無需入駐京東,京東亦能為其提供交易、行銷、物流等零售基礎設施服務。京東盯上了協力廠商SaaS生意,勢必對銷客多等協力廠商SaaS開發商帶來衝擊。

我們能看到協力廠商SaaS的幾條路——

1)做大微信協力廠商服務品牌。做自己分銷平臺的商品庫,可實現掃碼入庫,並打通了蜂鳥配送、達達配送,實現微商城和快遞、配送的訂單流通。

3)與品牌商深度合作。11月27日銷客多聯合硬體廠商“商米”邀請Brookstone、新希望乳業等企業一起發起了“新零售實踐場共建計畫”。

如何讓自己不可替代,成為協力廠商開發能否生存的關鍵。從微信的表現看,官方應不會去搶協力廠商開發的生意,京東肯定會用開店來帶動配送、行銷推廣的業務,且很可能去做消費者權益保障來做大品牌影響力。

現在銷客多想搶先一步,並且已在微信已經做了15年技術開發,未來的情況仍是難以捉摸。但可以肯定,協力廠商SaaS競爭會隨著小程式升級,大玩家開始擴大產業鏈,小玩家想撈錢要趕緊了。

微信做小程式,還有支付寶也在做小程式,原因可以從產品角度想一想。微信是一座資料金礦,騰訊想通過小程式滲透線下,切入線下消費場景。對於沒門店的商家,其實玩法和微商城沒多大區別。

協力廠商開發都想搭小程式列車,比如銷客多趁這次小程式開放做了力度很大的促銷活動,也推出了很多針對小程式特性的新服務、新業務。可以預見競爭會更激烈,銷客多是筆者所知最好的協力廠商開發,希望能活到最後。小程式有沒有用,有多少用,得看看自己合不合適,別閉著眼就跟著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