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快手到沖頂大會,問答直播掉入死亡陷阱,AI竟成助攻主力?

互聯網新體驗模式的更新速度讓人恐慌, 就在直播那些網紅們還沒有完全從眼前消失的時候, 新一波非網紅臉即將出名了。 最近, 沖頂大會的分錢行動和知識刺激行為, 再一次讓互聯網圈, 以及有資本的大佬們激動起來。

在這賣藝不賣身的背後, 一部分知識得到了尊重, 而更“專業”的知識才會獲得收入, 也就是專業人才開發的答題外掛, 讓人人都能再登頂。 原本是知識競技的舞臺, 有些烏煙瘴氣, 那麼, 在“AI”交互的幌子之下, 變臉的“沖頂大會”直播是否曇花一現?

直播在變臉, 有人掙, 有人賠?

據《2017主播職業報告》顯示, 49.7%的男性每天都會看網路直播, 41%的女性每天都會看網路直播, 並且主播學歷越高收入越高, 35%全職主播月入8000元以上。

最有意思的是, 大叔們沒時間看直播, 61%的觀眾是90後小鮮肉!看直播的用戶中大學以上學歷占50%;48%的用戶幾乎每天都看。

說得最直接,

就是一群小白們在看表演。

在這個表演的背後, 直播平臺在拼殺中存活如何?

經過了2016年的“千播大戰”, 2017年, 遊戲直播進入“下半場”, 並開始加速洗牌。 鬥魚、虎牙等依然身處第一梯隊, 熊貓、企業電競、觸手等奮力直追。 但是, 無論是主打遊戲的直播平臺, 還是從三線起家的快手,

以及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 盈利和同質化依然困擾著整個行業。

未來直播平臺可能只會留下三分之一。

據外媒報導, 鬥魚直播平臺是亞太地區生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 三年收入增長700倍!2017亞太區500強第一名!

而對於其它平臺而言, 似乎就沒有那麼幸運, 依然在求生中掙扎。

直播行業馬太效應加劇, 中小平臺迎來倒閉潮。 2017年2月, 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倒閉, CEO不知所蹤; 6月底, YY旗下ME直播停止運營, 六間房、秀色秀場等直播平臺相繼被收購;12月宣亞國際重組映客宣告失敗, 映客的上市計畫擱淺, 前景堪憂……

到目前為止, 更多的中小直播平臺面臨倒閉、被關停的風險, 急需救命的模式出現。 那麼, 以沖頂大會為代表的直播問答, 真有能成救命之藥麼?

知識問答成撒幣戰場, 錢多多與AI的較量!

原本, 僅憑答對12道選擇題, 可平分動輒上百萬元的獎金。 至少, 有兩個絕對的吸引點, 能讓這個直播問答遊戲玩的時間長久一點, 包括:

形式規則(直播+競猜答題)簡單, 真金白銀。

答題競猜方式,

題目難度不大但範圍廣, 會給人以挑戰的熱情, 增強用戶黏性。

正是這種電視模式網路化(《開心辭典》、《百萬贏家》), 讓61%小鮮肉們, 以及眼紅百萬獎金的非小鮮肉們瘋狂起來。

最為重要的是, 除了《沖頂大會》之外, 全民答題智力遊戲APP《芝士超人》、“今日頭條”旗下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都進入了撒錢模式。

各個平臺開展的“撒幣大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其中王思聰也又玩開了。

在這種境況之下,有人堅信“憑自己的能力薅羊毛才是王道”。然後,人力終於窮盡時,答題軟體的市場來了。

這是否也算是AI的一次服利!

不過,對於任何一個遊戲(直播問答)而言,可玩性和公平性都是長期發展的最重要屬性。沒了正常玩家,沒了自然流量,這一切就不復存在了。

在這種情況下,直播問答還會火多久?答案很顯然!

各個平臺開展的“撒幣大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其中王思聰也又玩開了。

在這種境況之下,有人堅信“憑自己的能力薅羊毛才是王道”。然後,人力終於窮盡時,答題軟體的市場來了。

這是否也算是AI的一次服利!

不過,對於任何一個遊戲(直播問答)而言,可玩性和公平性都是長期發展的最重要屬性。沒了正常玩家,沒了自然流量,這一切就不復存在了。

在這種情況下,直播問答還會火多久?答案很顯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