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部介紹高中語文新課標 古詩文背誦篇目增至72篇

1月16日, 教育部舉辦新聞發佈會介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新課標的相關情況。 其中, 語文課標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貫穿語文課程各部分, 並設置學習專題, 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篇目增加到72篇;同時, 要求誦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 增強文化自信, 植入紅色基因。

據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介紹, 語文課標變化最突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 一是內容更全。 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 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

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 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 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 二是分量更多。 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 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 三是要求更高。 在全面加強的同時, 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 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 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提高了學習要求。

同時, 語文課標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做到了“兩個結合”。 一是全面加強與專題學習相結合, 在將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貫穿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各部分的同時, 還設立專門的“革命傳統作品”專題, 集中學習研討。 二是廣泛閱讀與深入精讀相結合,

要求學生在課內外廣泛閱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 闡發革命精神的優秀論文與雜文, 以及關於革命傳統的新聞、通訊、演講、述評等, 課內外讀物推薦篇目涉及毛澤東詩詞, 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賀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 讓學生充分體會崇高的革命情懷。

教育部組織260多位元專家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4門學科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 歷時4年已全部完成, 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 于2017年底印發。 據瞭解, 與2003年頒佈實施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相比, 新的課程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優化了課程結構、強化了課程有效實施的制度建設。

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 更強調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 不只是為升大學做準備, 還要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做準備,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同時, 適當增加了課程的選擇性, 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