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寧人今年的“幸福清單”件件暖心

今年, 南寧市將建成10所公辦中小學和12所幼稚園;在部分鄉鎮, 建設20家鄉鎮衛生院標準化急救點;新建、維修改造、擴建12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新建12座人行過街天橋;打通市區“斷頭路”或拓寬“瓶頸路”5條以上……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2018南寧市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 涵蓋教育、食品、文化、基建、就業、敬老等領域, 為民辦實事, 件件暖人心。

教育惠民工程

●中小學幼稚園建設項目:建成10所公辦中小學校、12所幼稚園。

●義務教育學校資訊化建設專案:為中小學配備60間自動化錄播室。

食品惠民工程

●食品安全流動快速檢測平臺項目:為基層食藥監部門配備共17輛移動式流動電瓶快檢車(包括車載實驗室), 深入農貿市場和超市對食品、食用農產品等品質安全指標和非法添加物等進行快速檢測。

●餐飲服務單位食材檢驗示範室項目:在市區10家經常承接大型宴席的餐飲服務單位建立食材檢驗示範室,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食品安全配套抽檢項目: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覆蓋到從種植源頭到農貿市場、超市、食堂等餐飲消費各環節, 在市區開展配套食品安全抽檢17000份以上。

健康惠民工程

●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專案:新建1家(青秀區楓林社區)、改擴建17家(興甯區金禾灣、長堽, 江南區福建園, 青秀區通福、桂興, 西鄉塘區上堯、相思湖, 邕甯區銀龍, 良慶區金象、玉龍, 武鳴區標營, 經開區北部灣科技園區、明陽工業園區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為6家(興甯區金禾灣,

江南區江南, 青秀區茅橋、通福, 邕甯區銀龍, 良慶區玉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善醫療設備。

●智慧健康資訊工程項目(二期):全面推進區域影像以及心電診斷中心應用平臺建設, 實現全市範圍鄉鎮衛生院、縣級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影像診斷互聯互通、資源分享, 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建立市級病理遠端診斷平臺, 以縣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為試點, 為病人提供遠端病理診斷服務;建立市級遠端胎監診斷會診系統, 以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為試點, 為孕婦提供即時遠端胎心監測、診斷及指導服務。

●完善基層醫療急救體系項目:建設20家鄉鎮衛生院標準化急救點, 配置搶救監護型救護車、車載急救設備和院內搶救治療設備,

升級改造急救場所, 培訓急救骨幹人員, 配置急救技能培訓器械, 建立長效管理制度。

●特殊患者救助項目:

1.愛滋病人救助項目:為首次入組抗病毒治療的愛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減免首次上藥輔助檢查和首次複查肝功能檢查費用。

2.精神障礙患者救助專案:為衛生部門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非住院免費藥物治療約2800例, 患者規律服藥12個月後病情穩定率達85%以上。

3.貧困肺結核患者救助健康專案:為生活困難的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免費治療1000例, 完成療程後(6~8個月)治癒率85%以上。

4.城鄉低收入家庭危重孕產婦救助項目:對南寧市戶籍城鄉低收入家庭危重孕產婦救治給予補助。

●服務群眾健身專案:為各縣區、開發區的公園、街道、社區、街頭綠地、行政村共新增或更換120套戶外全民健身路徑器材。

文化惠民工程

●送戲下基層、進校園項目:

1.送戲下基層:組織專業藝術院團深入鄉鎮、社區、企業開展300場巡演。

2.戲劇進校園:組織市屬藝術院團到校園演出兒童劇、卡通劇共129場,到10所高校演出傳統戲曲、精品劇碼20場。

●扶持鄉村社區業餘文藝隊項目: 重點扶持200支鄉村社區業餘文藝隊,在年內完成一場扶持成果展演,並推薦一個以上業餘文藝隊的惠民優秀節目參加民歌湖大舞臺展演。

●公益電影放映項目:

1.社區放映項目:面向城市街道社區、鄉鎮社區放映電影4644場(含農民工專場100場)。

2.農村放映專案:為全市1394個行政村放映電影16728場。

●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設專案:建設2個以上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就業惠民工程

●扶持創業促進就業項目:建設1500個以上具備網路、共用會議室等配套辦公條件的創業工位,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客生態圈”。

敬老惠民工程

●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專案:新建武鳴區府城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改擴建青秀區金葫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

●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新建、維修改造、擴建12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專案:建成啟用南寧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高齡老人和生活困難老人配備專業服務隊伍,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上門服務。

強基惠民工程

●老舊居住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專案:整治改造100個以上老舊居住社區(對房屋外牆、樓道牆面、道路進行整修,改造綠化地和室外排水管道,維修、增設路燈、監控探頭、垃圾環衛等設備)。

●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集中處置項目:在青秀區和橫縣試點建立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集中處置體系,由縣區供銷社農資經營企業及各農資連鎖店、鄉鎮基層供銷社具體負責回收,由縣區政府委託具備專業處置資質的企業進行無害化集中處置,實現各類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率80%以上,無害化處置率100%,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公益性農產品流通追溯系統建設專案:在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配套建設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流通追溯系統,實現食品安全、市場供應情況等及時追溯。

●區域規模化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實施區域規模化灌區節水配套改造,打通農田灌溉“最後一公里”,全市實施灌區面積不少於30000畝。

●居民身份證自助辦理專案(二期):安裝40套以上居民身份證自助申領和發放設備,提供居民身份證照片自助拍攝、自助申領受理、自助領取發放等便民服務。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專案:在全市1769個村(社區)設立法律服務工作崗或席位,配備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為農村居民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糾紛調處等法律服務。

市政惠民工程

●人行過街天橋建設項目:新建12座人行過街天橋。

●公共廁所新建、改建項目:推進“廁所革命”,新建12座(興甯區2座、江南區1座、青秀區1座、邕甯區2座、良慶區2座、武鳴區3座、經開區1座)、改建9座(西鄉塘區6座、邕甯區3座)公共廁所。

●環保資訊發佈系統建設專案:在廣場等重點區域建設12個環境品質監測及資訊發佈點,即時顯示現場雜訊等環境品質監測資料;改造升級7個雜訊功能區監測站。

暢通惠民工程

●市區道路通暢專案:打通市區“斷頭路”或拓寬“瓶頸路”5條以上。

●通屯道路通暢專案:通屯道路硬化建設300公里。

●公交停靠網站提升改造項目:改造15個公交停靠網站,在市區主要道路新建150座智慧公交電子站牌。

●綠色出行項目:新購100輛新能源公共汽車,建設60個公共汽車充電樁及配套設施。

平安惠民工程

●萬人應急救護培訓專案:市本級開展應急救護師資和專業應急救護員培訓2000人以上;各縣區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共385場,培訓19000人以上。

●公共安全聯網項目:將銀行、商場、集貿市場等由社會自行出資自建、涉及公共安全的約20000個攝像探頭視頻資源接入全市公共安全視頻聯網平臺,實現視頻監控系統“全域覆蓋、全網共用、全時可用、全程可控”。

●安全防範視頻監控專案:在市區重點區域、重點路段安裝500個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視頻監控探頭,與“天網”系統互聯,進一步改善交通和治安環境。

●微型消防站建設項目:在鄉鎮建設共15個微型消防站。

為民辦實事專案待南寧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後,由牽頭單位擬定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文化惠民工程

●送戲下基層、進校園項目:

1.送戲下基層:組織專業藝術院團深入鄉鎮、社區、企業開展300場巡演。

2.戲劇進校園:組織市屬藝術院團到校園演出兒童劇、卡通劇共129場,到10所高校演出傳統戲曲、精品劇碼20場。

●扶持鄉村社區業餘文藝隊項目: 重點扶持200支鄉村社區業餘文藝隊,在年內完成一場扶持成果展演,並推薦一個以上業餘文藝隊的惠民優秀節目參加民歌湖大舞臺展演。

●公益電影放映項目:

1.社區放映項目:面向城市街道社區、鄉鎮社區放映電影4644場(含農民工專場100場)。

2.農村放映專案:為全市1394個行政村放映電影16728場。

●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設專案:建設2個以上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就業惠民工程

●扶持創業促進就業項目:建設1500個以上具備網路、共用會議室等配套辦公條件的創業工位,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客生態圈”。

敬老惠民工程

●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專案:新建武鳴區府城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改擴建青秀區金葫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

●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新建、維修改造、擴建12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專案:建成啟用南寧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高齡老人和生活困難老人配備專業服務隊伍,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上門服務。

強基惠民工程

●老舊居住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專案:整治改造100個以上老舊居住社區(對房屋外牆、樓道牆面、道路進行整修,改造綠化地和室外排水管道,維修、增設路燈、監控探頭、垃圾環衛等設備)。

●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集中處置項目:在青秀區和橫縣試點建立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集中處置體系,由縣區供銷社農資經營企業及各農資連鎖店、鄉鎮基層供銷社具體負責回收,由縣區政府委託具備專業處置資質的企業進行無害化集中處置,實現各類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率80%以上,無害化處置率100%,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公益性農產品流通追溯系統建設專案:在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配套建設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流通追溯系統,實現食品安全、市場供應情況等及時追溯。

●區域規模化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實施區域規模化灌區節水配套改造,打通農田灌溉“最後一公里”,全市實施灌區面積不少於30000畝。

●居民身份證自助辦理專案(二期):安裝40套以上居民身份證自助申領和發放設備,提供居民身份證照片自助拍攝、自助申領受理、自助領取發放等便民服務。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專案:在全市1769個村(社區)設立法律服務工作崗或席位,配備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為農村居民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糾紛調處等法律服務。

市政惠民工程

●人行過街天橋建設項目:新建12座人行過街天橋。

●公共廁所新建、改建項目:推進“廁所革命”,新建12座(興甯區2座、江南區1座、青秀區1座、邕甯區2座、良慶區2座、武鳴區3座、經開區1座)、改建9座(西鄉塘區6座、邕甯區3座)公共廁所。

●環保資訊發佈系統建設專案:在廣場等重點區域建設12個環境品質監測及資訊發佈點,即時顯示現場雜訊等環境品質監測資料;改造升級7個雜訊功能區監測站。

暢通惠民工程

●市區道路通暢專案:打通市區“斷頭路”或拓寬“瓶頸路”5條以上。

●通屯道路通暢專案:通屯道路硬化建設300公里。

●公交停靠網站提升改造項目:改造15個公交停靠網站,在市區主要道路新建150座智慧公交電子站牌。

●綠色出行項目:新購100輛新能源公共汽車,建設60個公共汽車充電樁及配套設施。

平安惠民工程

●萬人應急救護培訓專案:市本級開展應急救護師資和專業應急救護員培訓2000人以上;各縣區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共385場,培訓19000人以上。

●公共安全聯網項目:將銀行、商場、集貿市場等由社會自行出資自建、涉及公共安全的約20000個攝像探頭視頻資源接入全市公共安全視頻聯網平臺,實現視頻監控系統“全域覆蓋、全網共用、全時可用、全程可控”。

●安全防範視頻監控專案:在市區重點區域、重點路段安裝500個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視頻監控探頭,與“天網”系統互聯,進一步改善交通和治安環境。

●微型消防站建設項目:在鄉鎮建設共15個微型消防站。

為民辦實事專案待南寧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後,由牽頭單位擬定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