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別只看陌生人社交,靠直播賺錢的陌陌,正悄悄孵化著“大眾情人”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 想起它——陌陌。

都說直播救了陌陌, 不過它自己卻很清楚, 這是平面文字過渡到動態視頻的一個必然趨勢, 也一再強調其“陌生人社交”的屬性。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 2017年開始陌陌就一再主打的造星計畫, 這場“大眾情人”孵化似乎與它的“陌生人社交”正背道而馳……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1場年度, 4場季度比拼

4月6日, 陌陌年度盛典第一季決賽在北京舉行, 選手是由陌陌用戶推舉產生的3名人氣主播大壯、小詩妹、洪小喬, 這場比賽是前一天哈你現場半決賽角的後續。

(現場)

哈你現場:

即陌陌現場, 是陌陌於2015年9月7日推出第一個視頻服務類節目“陌陌現場”, 以PGC方式運作來為使用者提供可消費的內容;由《我是歌手》原音樂總監梁翹柏擔任首席內容官, 針對普通人的草根直播平臺, 定期邀請平臺上的才藝主播進行表演, 打造可互動、強社交的“線上演唱會”。

隨後結合公司推出的哈你直播平臺, 也稱哈你現場。

年度盛典看官們不陌生, 季度決賽相信各位都是第一次聽說。

季度盛典怎麼玩?陌陌工作人員向小紅介紹, 陌陌把原本濃縮在一個月時間內的年度盛典拆分成4個季度, 每個季度才藝主播們通過哈你現場的角逐晉升。

其中根據主播的才藝、粉絲量、星光值、升級潛力等綜合指標進行考核, 最終勝出選手分別獲得20萬、10萬、8萬不等的現金獎勵, 連續3季度入圍10強的播主可直接入圍年度總決賽。 說白了, 就是年度盛典比賽的預選賽。

(主播表演)

小紅注意到, 除了和年度盛典有差異, 季度決賽和哈你現場也有所不同。 以往的哈你現場都是以主播個人才藝表演為主, 季度決賽則是由3位人氣主播同台競技的形式呈現;哈你現場的攝影棚除了直播設備以外就是工作人員, 但季度決賽則邀請了進百位粉絲落座現場觀看比賽。

從舞臺燈光, 到現場佈置, 再到歌手競技的表演形式……整個場合看起來就像一場微型的《歌手》現場。

(主播表演)

“陌陌正在通過這種形式的嘗試, 對使用者和內容的創新運營模式, 大力推進直播業務的生態建設, 向使用者傳遞更多優質內容。 ”陌陌期待這次造星嘗試能在直播內容建設上有所突破。

事實上, 陌陌自直播業務發展起來以後, 一直在佈局泛娛樂領域。

其中造星孵化首當其衝。

早在去年底, 11月29日, 陌陌旗下獨立直播平臺哈你直播與太合音樂達成戰略合作, 並啟動音樂合作專案, 佈局跨界造星計畫。 據悉此次將整合太合在唱片行業的資源和陌陌的網路資源, 佈局音樂產業鏈。

(陌陌造星)

陌陌CFO張曉松就此介紹:“有才藝的主播在陌陌平臺上都可以存活。”他說,陌陌對主播不設限制,採取“放水養魚”方式,培養其創收能力,同時也在培養用戶的消費能力。

這也呼應了賈維此前說過的:“陌陌直播業務的營收占比也驗證了陌陌使用者在音樂和泛娛樂內容的認可及接受。”他表示,互聯網領域裡不乏才藝出眾的人才,陌陌定位於泛社交泛娛樂平臺,將致力於高品質網路內容的生產,為有潛力的網路人才打造一條上升通道。

(主播表演)

而另一方面,陌陌年度盛典則是打通播主、粉絲和平臺的一個重要橋樑,將優質互聯網內容從線上滲透到線下,為互聯網直播娛樂行業輸送優秀人才和內容,進一步擴大陌陌泛社交泛娛樂佈局。

陌陌直播造星,勢在必行。

造星和私密互撩如何兼得

“現在一提到陌陌,總有種很高端的感覺。”現場一位觀眾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因為它太賺錢了吧。

查閱財報可以看到,陌陌2016年第四季度淨營收為2.461億美元,直播服務營收1.948億美元。這個讓直播行業都歎為觀止的資料,是陌陌8110萬月活用戶創造出來的傳奇。

直播讓陌陌打了一場翻身仗,這話不假。2016年4月上線直播功能之後,財報的營收一直在飆升,甚至搶了許多直播大佬們的風頭。就去年而言,直播行業內營收破20億的,除了老牌視頻網站,就屬陌陌一家獨大了。

風尖浪口上,陌陌“陌生人社交”的標籤漸漸淡出視野,轉而被打上了“直播平臺”的烙印。

“但陌陌沒有改變初始的訴求,沒有進行平臺轉型,陌陌仍是社交平臺而非直播平臺。”張曉松強調。

他解釋說:“陌陌直播作為一項新業務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主要得益於開放式的社交平臺,既有的用戶,既有的流量,而且平臺用戶的心智與直播業務的吻合度很高,都是基於相對虛擬的社交關係。”

言下之意,陌陌仍舊堅持基於地理位置產生“陌生人社交”的調性。

話還熱乎著,這邊就快馬加鞭做“線上演唱會”,大玩直播造星,似乎是要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陌陌現場)

去年底,陌陌旗下獨立直播平臺哈你直播與太合音樂達成戰略合作,並啟動音樂合作專案,佈局跨界造星計畫。據悉此次將整合太合在唱片行業的資源和陌陌的網路資源,佈局音樂產業鏈。

在長期發展形成社交群落和使用者對泛娛樂內容的需求基礎之上,陌陌開始提網收線,展開泛娛樂佈局落實,季度盛典造型孵化走出了第一步。

“陌陌在互聯網優秀人才的培養上建立了長效機制,從點對點溝通到群組展示、再到內容沉澱,陌陌深度挖掘優秀人才,打造更多優質內容。”陌陌官方表示,平臺上的主播,尤其是才藝主播,擁有自己的粉絲群組,社交關係沉澱穩定,在造星方面很有優勢。

這一批人加以規劃和使用,能夠有效建立頭部短視頻內容生產機制,其極強的“造血能力”為短視頻貢獻高品質內容,從而提升社交效率。這和陌陌的視頻社交定位是一致的。

(陌陌視頻)

從陌陌方面的表述可以看出,直播也好,造星也好,都是在進一步加固其“社交”屬性。由此看來,陌生人社交的鐵飯碗不是說砸就能砸的。

另一大型平臺負責人對此表示:“表面上看,陌陌好像不那麼強調他的社交屬性了,但其實這是一件不需要強調的,已經是深入骨髓的東西了。社交是它的根本,更多內容的直播引入只不過是基於它社交的基礎上所做的內容拓展。”

舉個例子,不久前,中國最頂級民樂演出團體中央民族樂團在陌陌現場首度直播,形成了民族音樂網路直播熱潮。他認為,表面上看這是一場才藝展示的直播,往深了走還是一個群體的聚合手段。今天一場民族音樂直播聚集一群這個領域的愛好者,明天還會有搖滾樂、披頭士志同道合的社群產生……

造星熱背後

“直播造星”無疑是現階段行業內最為火熱的話題。

小紅和幾位資深直播行業從業者瞭解到,之所以大家都對造星一哄而上,各有各的如意小算盤。

對於陌陌一類的平臺方而言,造星有利於提升使用者留存率和內容沉澱程度。

我們看到,不管是映客的才藝頻道推出,還是熊貓的星顏直播上線,都透露著一個資訊:使用者對於主播,也就是內容輸出者的品質要求提升了。

“光是長得好看競爭力已經不大了,你會發現現在直播間的主播男男女女,除了顏值高還才藝好,有的甚至還具備內容創造能力。”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用戶需求已經不再滿足於無聊經濟下的直播內容。

所謂“造星”,製作明星只是一個狹義的說法,說是打造直播間的KOL更為準確,也就是明星級主播。

(直播現場)

當平臺有能力將一個草根主播打造成具有百萬級粉絲的大主播時,這種造型能力會源源不斷地為其製造出內容輸出埠,而這種養成式孵化方式也讓主播對平臺更有粘性,自然用戶就自帶粘性。

主播為平臺維繫粉絲的留存,主播依靠平臺晉升成更具號召力的KOL,雙方已經發展成柔和的互相取得的關係。

除了平臺方,公會、經紀公司方面也大力投入到主播造星。其中一些公會坦言,隨著競爭愈發激烈,公司內主播的競爭力也在減弱。造星只是一個過程,最終目的還是提升主播的個人素質,增強變現能力。

資料上看起來,中等偏上的直播間觀看10W+好像是件不得了的事情,但這裡真正具備消費能力的、有消費意願的寥寥無幾。“公司造星,一方面能改善主播變現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將這些人發展路徑拓展到線下,增加變現管道。”一位公會負責人介紹。

同時,對於陌陌的造星計畫,小紅聽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活躍平臺資金流動。

“打一場年度多耗費財力,從YY這麼多年的年度比賽就能看出來,現在陌陌一年要辦4場年度,可想而知這之中所攪動的資金量有多大了。”每一場造星比賽都是一場年度,能帶動用戶參與就有用戶留存,單從這一點來講,這條路還有那麼點開花結果的意思。

(陌陌造星)

陌陌CFO張曉松就此介紹:“有才藝的主播在陌陌平臺上都可以存活。”他說,陌陌對主播不設限制,採取“放水養魚”方式,培養其創收能力,同時也在培養用戶的消費能力。

這也呼應了賈維此前說過的:“陌陌直播業務的營收占比也驗證了陌陌使用者在音樂和泛娛樂內容的認可及接受。”他表示,互聯網領域裡不乏才藝出眾的人才,陌陌定位於泛社交泛娛樂平臺,將致力於高品質網路內容的生產,為有潛力的網路人才打造一條上升通道。

(主播表演)

而另一方面,陌陌年度盛典則是打通播主、粉絲和平臺的一個重要橋樑,將優質互聯網內容從線上滲透到線下,為互聯網直播娛樂行業輸送優秀人才和內容,進一步擴大陌陌泛社交泛娛樂佈局。

陌陌直播造星,勢在必行。

造星和私密互撩如何兼得

“現在一提到陌陌,總有種很高端的感覺。”現場一位觀眾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因為它太賺錢了吧。

查閱財報可以看到,陌陌2016年第四季度淨營收為2.461億美元,直播服務營收1.948億美元。這個讓直播行業都歎為觀止的資料,是陌陌8110萬月活用戶創造出來的傳奇。

直播讓陌陌打了一場翻身仗,這話不假。2016年4月上線直播功能之後,財報的營收一直在飆升,甚至搶了許多直播大佬們的風頭。就去年而言,直播行業內營收破20億的,除了老牌視頻網站,就屬陌陌一家獨大了。

風尖浪口上,陌陌“陌生人社交”的標籤漸漸淡出視野,轉而被打上了“直播平臺”的烙印。

“但陌陌沒有改變初始的訴求,沒有進行平臺轉型,陌陌仍是社交平臺而非直播平臺。”張曉松強調。

他解釋說:“陌陌直播作為一項新業務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主要得益於開放式的社交平臺,既有的用戶,既有的流量,而且平臺用戶的心智與直播業務的吻合度很高,都是基於相對虛擬的社交關係。”

言下之意,陌陌仍舊堅持基於地理位置產生“陌生人社交”的調性。

話還熱乎著,這邊就快馬加鞭做“線上演唱會”,大玩直播造星,似乎是要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陌陌現場)

去年底,陌陌旗下獨立直播平臺哈你直播與太合音樂達成戰略合作,並啟動音樂合作專案,佈局跨界造星計畫。據悉此次將整合太合在唱片行業的資源和陌陌的網路資源,佈局音樂產業鏈。

在長期發展形成社交群落和使用者對泛娛樂內容的需求基礎之上,陌陌開始提網收線,展開泛娛樂佈局落實,季度盛典造型孵化走出了第一步。

“陌陌在互聯網優秀人才的培養上建立了長效機制,從點對點溝通到群組展示、再到內容沉澱,陌陌深度挖掘優秀人才,打造更多優質內容。”陌陌官方表示,平臺上的主播,尤其是才藝主播,擁有自己的粉絲群組,社交關係沉澱穩定,在造星方面很有優勢。

這一批人加以規劃和使用,能夠有效建立頭部短視頻內容生產機制,其極強的“造血能力”為短視頻貢獻高品質內容,從而提升社交效率。這和陌陌的視頻社交定位是一致的。

(陌陌視頻)

從陌陌方面的表述可以看出,直播也好,造星也好,都是在進一步加固其“社交”屬性。由此看來,陌生人社交的鐵飯碗不是說砸就能砸的。

另一大型平臺負責人對此表示:“表面上看,陌陌好像不那麼強調他的社交屬性了,但其實這是一件不需要強調的,已經是深入骨髓的東西了。社交是它的根本,更多內容的直播引入只不過是基於它社交的基礎上所做的內容拓展。”

舉個例子,不久前,中國最頂級民樂演出團體中央民族樂團在陌陌現場首度直播,形成了民族音樂網路直播熱潮。他認為,表面上看這是一場才藝展示的直播,往深了走還是一個群體的聚合手段。今天一場民族音樂直播聚集一群這個領域的愛好者,明天還會有搖滾樂、披頭士志同道合的社群產生……

造星熱背後

“直播造星”無疑是現階段行業內最為火熱的話題。

小紅和幾位資深直播行業從業者瞭解到,之所以大家都對造星一哄而上,各有各的如意小算盤。

對於陌陌一類的平臺方而言,造星有利於提升使用者留存率和內容沉澱程度。

我們看到,不管是映客的才藝頻道推出,還是熊貓的星顏直播上線,都透露著一個資訊:使用者對於主播,也就是內容輸出者的品質要求提升了。

“光是長得好看競爭力已經不大了,你會發現現在直播間的主播男男女女,除了顏值高還才藝好,有的甚至還具備內容創造能力。”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用戶需求已經不再滿足於無聊經濟下的直播內容。

所謂“造星”,製作明星只是一個狹義的說法,說是打造直播間的KOL更為準確,也就是明星級主播。

(直播現場)

當平臺有能力將一個草根主播打造成具有百萬級粉絲的大主播時,這種造型能力會源源不斷地為其製造出內容輸出埠,而這種養成式孵化方式也讓主播對平臺更有粘性,自然用戶就自帶粘性。

主播為平臺維繫粉絲的留存,主播依靠平臺晉升成更具號召力的KOL,雙方已經發展成柔和的互相取得的關係。

除了平臺方,公會、經紀公司方面也大力投入到主播造星。其中一些公會坦言,隨著競爭愈發激烈,公司內主播的競爭力也在減弱。造星只是一個過程,最終目的還是提升主播的個人素質,增強變現能力。

資料上看起來,中等偏上的直播間觀看10W+好像是件不得了的事情,但這裡真正具備消費能力的、有消費意願的寥寥無幾。“公司造星,一方面能改善主播變現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將這些人發展路徑拓展到線下,增加變現管道。”一位公會負責人介紹。

同時,對於陌陌的造星計畫,小紅聽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活躍平臺資金流動。

“打一場年度多耗費財力,從YY這麼多年的年度比賽就能看出來,現在陌陌一年要辦4場年度,可想而知這之中所攪動的資金量有多大了。”每一場造星比賽都是一場年度,能帶動用戶參與就有用戶留存,單從這一點來講,這條路還有那麼點開花結果的意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