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日要進補,燉一鍋烏雞湯來喝?這滋補效果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比起烏雞, 我更早認識烏雞白鳳丸。

在我還沒有吃過烏雞肉的時候, 早就在電視廣告上深刻認識了烏雞白鳳丸。

烏雞白鳳丸是用來給女性補氣養血的中藥補劑,

烏雞好像也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女性專用吃雞。 “有藥效”是烏雞的籌碼, 我們也默認為烏雞要比普通雞更加滋補。

可真的是這樣嗎?

烏雞為啥這麼黑?

烏雞最大的特點就是“烏”, 我們能看到它的喙, 眼睛, 雞爪子都是黑色的。

宰殺乾淨後, 也會看到烏雞的雞皮、雞肉、雞骨頭, 甚至是大部分內臟, 也是烏黑的。

中國人的一貫思維, 遇見不一樣的、特殊的, 就可能是好的。

所以看慣了白色的雞肉、白色的雞骨頭, 突然出現了這種黑到骨子裡的雞, 自然就特別看待, “骨頭這麼黑, 肯定不是尋常雞,

一定是很有營養吧……”

古人怎麼誇烏雞大補的, 我不敢全信, 畢竟那時的食品科學體系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更何況有些說法還是民間傳說。

如何看待烏雞, 我們可能需要一個更客觀的態度。

烏雞黑皮、黑肉、黑骨頭……這些黑都是烏雞體內的黑色素沉澱,

並非什麼特殊物質。 而且黑色素對我們人體來講, 也不是什麼需要的營養成分, 也沒有什麼保健功能。

如果你非要強行聯繫的話, 也是有一個思路的, “多吃烏雞補沖黑色素, 越吃皮膚越黑哦!”(我這樣講大概會被人當做神經病吧!)

烏雞的營養有多高?

網上關於有一些關於烏雞營養的介紹, 我粘貼過來一段給你們看哦~

“烏雞內含豐富的蛋白質, 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

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高,

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 ”

看起來是不是很厲害的樣子?“烏雞確實是很營養, 沒什麼問題啊?”不少人都會有這一種想法。 可關鍵是以上說的營養成分, 不僅僅是烏雞有, 其他雞也有, 而且含量差距也不大。

我們就以蛋白質的含量來進行對比, 畢竟蛋白質是雞肉的主要營養成分。

烏雞的蛋白質含量確實是高, 但並沒有高出太多, 每百克多1到2克而已。 這麼微小的差距, 並不足以支撐起“大滋補”的重任。

烏雞完勝其他雞肉, 全靠口感和味道

我們現在市場上的雞肉有一半以上的, 是速成雞,也叫白羽雞。白羽雞生產週期很長,全靠吃分段的飼料長大。

(白羽雞)

前10天提高體質,10到20天長骨頭,20天以後開始催肥長肉,這樣45天到50天就能出欄。速成雞吃起來沒有什麼滋味,也沒什麼口感可言。

而烏雞不是那種可以速成的品種,生長週期要長的多,肌肉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含量,要比普通的肉雞高一些,因此烏雞肉的韌性較好,吃起來口感比較好。

那為什麼說烏雞的味道更好呢,這也是得益于它的長生長週期,雞肉的鮮味主要來自於「呈味核苷酸」。

雞養得越久,體內累積的呈味核苷酸也就越多,這樣的肉質就會更鮮美,燉成雞湯就會鮮味也就更濃郁。所以烏雞湯好喝也是不無道理的。

味道和口感才是烏雞較於肉雞的優勢所在。

而且這種鮮美的味道跟“滋補、高營養”也沒什麼關係,喝烏雞湯、吃烏雞肉就是圖個好吃開心,要是奔著大補的目的吃烏雞,那只能說是一種自我欺騙了。

PPPPPS: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說烏雞沒有這麼神奇,烏雞白鳳丸怎麼補氣血啊?

這個事是這樣的啊,烏雞白鳳丸又不是純雞肉丸。(不然就可以下火鍋了)

烏雞白鳳丸之所以是藥,是因為它除了烏雞還有鹿角膠、鱉甲(制)、牡蠣(燔)、桑螵蛸、人參、黃芪、當歸、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黃、熟地黃、川芎、銀柴胡、丹參、山藥、芡實(炒)、鹿角霜……

想獲取更多美食趣聞,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推味(tui_wei)

是速成雞,也叫白羽雞。白羽雞生產週期很長,全靠吃分段的飼料長大。

(白羽雞)

前10天提高體質,10到20天長骨頭,20天以後開始催肥長肉,這樣45天到50天就能出欄。速成雞吃起來沒有什麼滋味,也沒什麼口感可言。

而烏雞不是那種可以速成的品種,生長週期要長的多,肌肉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含量,要比普通的肉雞高一些,因此烏雞肉的韌性較好,吃起來口感比較好。

那為什麼說烏雞的味道更好呢,這也是得益于它的長生長週期,雞肉的鮮味主要來自於「呈味核苷酸」。

雞養得越久,體內累積的呈味核苷酸也就越多,這樣的肉質就會更鮮美,燉成雞湯就會鮮味也就更濃郁。所以烏雞湯好喝也是不無道理的。

味道和口感才是烏雞較於肉雞的優勢所在。

而且這種鮮美的味道跟“滋補、高營養”也沒什麼關係,喝烏雞湯、吃烏雞肉就是圖個好吃開心,要是奔著大補的目的吃烏雞,那只能說是一種自我欺騙了。

PPPPPS: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說烏雞沒有這麼神奇,烏雞白鳳丸怎麼補氣血啊?

這個事是這樣的啊,烏雞白鳳丸又不是純雞肉丸。(不然就可以下火鍋了)

烏雞白鳳丸之所以是藥,是因為它除了烏雞還有鹿角膠、鱉甲(制)、牡蠣(燔)、桑螵蛸、人參、黃芪、當歸、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黃、熟地黃、川芎、銀柴胡、丹參、山藥、芡實(炒)、鹿角霜……

想獲取更多美食趣聞,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推味(tui_wei)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