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聞聚焦」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開建啦!海澱醫養結合又出新模式,這些熱點看過來!

點擊上方藍字“北京參考”一起玩耍

1月16日, 記者從大興區和海澱區兩會上獲悉, 圍繞市民關心的問題:機場那些事兒、養老怎麼創新, 各項舉措紛紛出臺!

大興: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起步區今年啟動建設

1月16日, 大興區兩會召開, 記者從會上獲悉, 2018年大興區將舉全區之力服務新機場、建設新國門, 全力做好新機場建設服務保障, 高水準建設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 持續做好紅線內水電供應、建設監管、道路、秩序維護等服務保障工作, 確保2019年順利通航。

大興區機場辦副主任趙建國介紹道, 新機場周邊將打造150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 其中北京地區50平方公里, 河北地區100平方公里。 共分為三部分, 包括新機場東北側80平方公里的航空物流區, 新機場正南側50平方公里的科技創新區, 和機場正西側面積20平方公里的服務保障區。 北京地區涉及的是航空物流區和服務保障區,

其中這兩個區域中的20平方公里起步區力爭今年啟動建設。

同時, 記者瞭解到, 2018年, 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內涉及的三條道路, 大禮路、永興北路、青禮路以及沿路管廊, 將全面啟動建設。 此外, 臨空經濟區雜訊治理工作今年也將啟動實施。 趙建國介紹說, 大興區將深化雜訊區治理工作, 扎實做好前期調研工作, 加快推進雜訊區治理方案編制, 多管道解決雜訊區治理資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對於當地村民關心的回遷房問題, 北京新航城公司總經理曹輝透露, 195萬平方米的新機場安置房主體工程已完成全部樓座封頂, 計畫今年9月前實現安置房一期竣工交房, 提供住房1.5萬套, 實現7000多戶搬遷居民的回遷。 回遷安置房分別位於大興區榆垡和禮賢兩個鎮,

將同步推進醫療、學校、郵局、金融機構、養老、社區辦公等配套項目建設, 確保與百姓回遷同步使用。

海澱:多模式醫養結合 助力“老有所依”

1月16日, 記者從海澱區兩會獲悉, 作為第一批的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 海澱區在“醫養結合”領域嘗試開展多種服務模式,

通過不同方式探索各類老人的醫養服務需求。

據海澱區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海澱區制定了《北京市海澱區開展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工作方案》, 並於2017年9月8日執行。 按照“對多數老年人, 要以居家和社區(村)養老為主, 通過把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家庭和社區(村), 來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健康養老服務;對亟須醫學治療支援和康復護理照護的高齡, 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 要以養老機構或家庭病床為依託, 做好醫療服務支援;對於一些個性化的、高端的服務需求, 可通過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健康養老機構, 與政府舉辦的相關機構協調發展。 ”的頂層設計, 構建海澱特色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同時, 統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佈局, 重點加強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建設, 支持利用率較低的醫療機構向老年康復護理醫院轉型。 此外, 海澱區積極構建老年醫療護理服務和養老服務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 通過整合現有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資源, 滿足居家、社區及機構集中養老等老年人群不同層面醫療護理服務需求。

該負責人介紹道, 未來, 海澱的醫養結合工作將通過多種途徑增加老年健康服務資源。 “十三五”時期, 海澱區會積極推進醫養結合與健康產業化發展。 其中, 包括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 加大醫療機構為老服務保障力度。 重點發展“持續健康照護社區”模式, 在甘家口和中關村地區重點打造智慧社區醫療養老綜合服務體試點,依託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資源,採用資訊技術對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支撐,實現社區居家老年群體健康服務全覆蓋。

同時,積極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引導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加快形成基本型、護養型、專業型等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格局。積極解決失能、失智等困難老年群體的健康服務需求,以健康服務需求為重點逐步建立持續的、全面的、專業的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

在甘家口和中關村地區重點打造智慧社區醫療養老綜合服務體試點,依託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資源,採用資訊技術對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支撐,實現社區居家老年群體健康服務全覆蓋。

同時,積極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引導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加快形成基本型、護養型、專業型等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格局。積極解決失能、失智等困難老年群體的健康服務需求,以健康服務需求為重點逐步建立持續的、全面的、專業的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